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德目前的居住情况西德目前的人口是6000多万,从1950~1980年新建住宅1600万户,旧房约800万户,因而,可供于居住的是2400万户。从1950年起平均每年建50万户左右,最多的1973年是71万多户。在1950年时,平均每1000人是202户,1978年是403户,1980年是405~407户左右。总的说来,现在出现了有些高级房子没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建材部石膏板工厂设计联络组最近赴西德考察石膏板的生产与应用情况。重点参观了克脑夫公司所属的几个化学石膏板和天然石膏板工厂。在此期间,也了解到西德住宅建筑事业的一些概况:西德的住宅建筑从1950年至1975年平均每年建造50多万户住宅,1975年共有2390万套住宅,平均每户一套有余。发展速度这样快的原因是,设有专业化的住宅建设机构,联邦政府内设有城建部;其次是积极发展新型和传统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广州市的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住宅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居住需要。直到1977~1983年,广州市的住宅建设才有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1983年),新建居住宅816.88万平方米,占解放以来所建住宅的59.85%,使人平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末的4.5平方米/人增加到983年4.9平方米/人。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亦不断提高,到2001年,湖南省城市数为29个,比1978年增加了19个;建制镇1087个,比1978年增加933个,城镇人口也由1978年的593.8万人增加到2031.5万人,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建设了大量住宅来解决居民住房紧缺问题。1950-1978年新增住宅建设面积约2313万平方米,1978-1988年新增住宅建设面积约4118.1万平方米,1988-1998年新增住宅建设面积约8027.4万平方米1(图1)。我国规定,住宅建筑的使用年限通常约为70年,未来必将面临大规模的住宅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改变了住房严重短缺状况,解决了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2008年全国城镇竣工住房面积达65812.9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近17倍。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20.7平方米,2008年达到28平方米以上。特别是1998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年均增加1.07平方米,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也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具有独立厨房、厕所的成套住宅占实有住宅比例超过80%。  相似文献   

7.
一、住宅问题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住宅建设有很大的发展,1978~1982四年中,全国城镇共计建成住宅3.1亿m~2,约合600多万套。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底的3.6m~2,回升到1983年底的4.6m~2。1983~1986年,城镇住宅又建成了3.5亿m~2,约合680万余套,这样城镇居民的人均居面积又提高到6.1m~2。住宅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正> 美国在1950至1970年间,住在大城市周围的人口(城市内不计)自3500万人增长到7600万人。其结果是在城市外围的住宅从占整个城市住宅总面积的23%升到37%。  相似文献   

9.
建国35年来,浙江省加兴市共建住宅65.18万平方米,投资额为5002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市委和政府非常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1979年至1983年五年中,全市新建住宅58.9万平方米,占解放来新建总面积的90%,使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底的3.16平方米/人,增加到1983年底的5.96平方米/人.  相似文献   

10.
住宅建筑就其量来说是所有建筑类型中最大的,我国从1978年以来城镇住宅每年以上亿平方米的建筑量逐年发展,平均每年占当年建筑总量的60%至70%。就其人在其中活动时间长短来说,人在住宅中的时间最长,一般人在  相似文献   

11.
一、住宅建筑的能量消费住宅建筑的能耗是很大的。我国1978年民用烧煤约一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37.8%。在全国能源总消费量中,民用能源比重占15~16%,只能满足照明、做饭和取暖的基本需要。美国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的能量消费占总消费量的36%,英国占38%,法国占33.6%,西德占40%,日本占19%。  相似文献   

12.
新城规划完成于60年代后期。慕尼黑市在50年代以后,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成为西德的第三大工业城市。在二次大战中,它的建筑物有48%被毁,在战后的最初年代里,似乎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城市。1950年至1966年间,城市人口增加了41.4万,达到124万人。预计至1990年将达到3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人口规划结构支持北京战略性引导与控制 人口增长趋势判断 1978~2001年,北京市总人口从872万人增加到138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1%,23年中北京市共增加51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2.2万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城镇住宅年竣工量由1978年的3752万平方米提高到近年3亿平方米左右;城镇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5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的8.8平方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村住宅每年的竣工面积基本保持在6亿平方米以上的水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约12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的226平方米。尤其是今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快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国…  相似文献   

15.
一、重视解决住房问题,住宅建设规模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德的城市住宅有百分之七、八十被摧毁,很多居民无家可归。战后,又有数百万人流入西德,缺少住宅约六百万套。为了医治战争创伤,解决“房荒”问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西德政府一直把住宅建设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在国家大量拨款的同时,还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私人和社会力量,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或者在市郊新建住宅区。一九四九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以来,至一九五九年,共新建住宅五百四十一万套,平均每年竣工四十九万套。至此,住房紧张状况基本解决。这个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城镇住房建筑面积由人均6.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人均20多平方米;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9%,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至655个;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2007年的19249个;2007年房地产贷款余额突破4.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8.4%,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5%。1980年至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由286.93亿元提高到50019亿元,从业人数由854万人增加到3085万人。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彩色路面连锁砌块是砌块与砌块侧面具有相互咬合形状的路面用混凝土砌块。这种砌块早在1950年初期首先由西德研制成功,并在欧洲迅速推广。现在西德每年使用约5400万米~2,荷兰约为1400万米~2,日本约为140万米~2。日本是在1973年从西德引进这项技术后逐步发展和开拓的,目前日本主要用彩色路面连锁砌块来美化人行道、公园、广场等环境,进而扩大到停车场和车道。  相似文献   

18.
笔者案头有一组沉重的数字:从1980年到2007年5月份,全国公安消防部队被授予烈士称号的共有176人,因公牺牲的队员是654人。这176人加上《新中国消防50周年》一书里提到的1950年到1979年的146人,可以算出,从1950年到2007年5月份,全国公安消防队伍的烈士为322人,平均每年约为5.55人。当然这还不包括其他消防队伍的牺牲人数。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内情况我国建筑业,1983年共有职工805.1万人,企事业单位56000多个,加上农村建筑队,建筑工人总数已超过1200万人。从1950年到1983年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5500多亿元,建成各类工业项目30多万个,新建职工住宅9.27亿平方米,兴建各类学校238多万所,医院、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站近10万座,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成文 《四川建筑》1994,14(3):35-36
一、农村小康住宅设计的思考80年代以来,我国村镇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全国共新建农民住宅62亿m2,约有一半的农户迁入了新居,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10多m2,增加到1988年的19.4m2。但出现的两种倾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是由于农民对建房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习惯性使已建好农民住宅普遍存在着千遍一律的“排工房”,祖辈相传的“一明两暗”和“四合院”等住宅;造型单一、呆板,平面布局不合理,人畜混杂,环境卫生差;新房子,老式样,农村住宅基本上是无建筑师的建筑物。近年来编制的“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