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套自设的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H2O2)做氧化剂,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可达95%,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是影响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重要因素,随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的增加,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增加,pH值对去除率也有影响,但不大.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20~70℃之间,用浊点法测定了磷酸三丁酯在水、盐酸和硫酸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水在TBP-煤油有机相中的溶解度D(H2O)是TBP在水中溶解度δ的60倍;随着温度升高纯TBP和煤油稀释的TBP在水相中的溶解度δ都增加,符合Apelblat溶解度模型,即纯TBP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lgδ=3.509 4-1 328.31/T;用煤油稀释TBP可以降低TBP在水相中的溶解度δ;随着盐酸和硫酸的浓度的增加,纯TBP在酸液中的溶解度也增加,盐酸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超临界区,水 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氢键、密度、粘度、热导率、扩散系数、介电常数和溶解度等)相比常温、常压下有很大的变化。同时超临界水的这些性质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而连续地改变。超临界水能与非极性物质完全互溶,也能与空气、O2、CO2、N2等完全互溶,但无机物特别是无机盐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苯胺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超临界水氧化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利用一套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含苯胺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和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苯胺,降解率可达97.21%;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是影响苯胺降解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的增加,苯胺的降解率增加,但苯胺的初始浓度对苯胺降解率影响很小。苯胺降解合适的反应温度为500~550℃,反应压力为30~35 MPa,反应时间应大于240 s。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动法,在温度为353.2~393.2K,压力为15~30MPa的范围内,测定了分散黄119和分散红343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两种染料的溶解度范围分别为10^-8~10^-7,10^-9~10^-6.染料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但受温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在低压阶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高压阶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与染料分子结构有关,当压力小于20MPa时,分散黄119的溶解度大于分散红343;压力大于20MPa时,分散红343的溶解度大于分散黄119.并用Chrastil方程关联了分散黄119的实验数据,得出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方程,平均相对误差为14.71%.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方法对染料、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水中活性染料雅格素藏青-R-150%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水中雅格素藏青-R-150%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含染料废水的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OD(或TOC),在380℃,25 MPa,停留时间3.2min的条件下处理活性染料雅格素藏青-R-150%时,其COD去除率可达98.06%,本超临界氧化反应级数为1,频率因子为1.6×108,表观活化能为96.36kJ.mol-1.  相似文献   

7.
用零价纳米铁(Fe@SiO2)对水质中的金属锌离子进行了回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和络合滴定法对吸附率进行检测.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溶液pH和控制金属离子的浓度,探索了二氧化硅包被纳米铁对水中金属锌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在pH值为6,金属Zn离子的浓度为200 mg/L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加,90℃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用电渗析法对模拟电厂水膜除尘器后循环水中SOx2-等有害物进行处理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水中的SOx2-做减量处理,能减少二次污染及管道的腐蚀,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用此方法对电厂废水进行处理,可以浓缩污水,把浓度较大的废水提取出来再利用,而较淡的水就可以再循环利用.此装置简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电化学反应器对去除NO废气进行了实验研究.反应器由5对网状电极叠加组成,极板间距为50 mm.吸收液为氯化钠溶液,模拟NO废气由标准质量浓度混合气提供.实验考察了电流密度、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对NO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NO通过反应器后能够被有效地氧化和吸收,NO的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电流密度为0.08 A/cm2和气体流量为2 000 mL/min时,对质量浓度为674 mg/m3NO废气的去除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0.
二氢杨梅素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重要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溶析称重法测定了溶解度的变化,采用紫外一可见光谱扫描法研究其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溶液易发生氧化,稳定性较差,在不超过100℃,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以及酸性和中性条件可保持其化学结构稳定,而过渡态金属离子Al^3 ,Fe^3 ,Cu^2 等对二氢杨梅素的氧化则起到诱导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反应堆堆芯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特性复杂,为优化其传热特性,针对反应堆堆芯矩形强化通道的超临界水传热特性进行数值研究,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研究了25 MPa超临界压力下,单根燃料棒在无肋、带长条肋和等距短肋布置的三种矩形流道内的流动传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堆芯矩形通道内设置肋片可强化传热,不同肋片布置方式的传热强化效果显著不同;强化通道内角部超临界水温度比无肋流道内角部温度高,强化流道径向截面内不同位置温差小;无肋流道最窄处超临界水存在流动死区,且死区随轴向高度变化较小,带长条肋布置流道最窄处超临界水流动死区范围减小,在近肋片区域出现流动死区,等距短肋流道内无明显流动死区;三种流道中,带等距短肋布置的流道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水作为反应介质,彻底破坏有机物质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的基本原理和反应器装置,综述了超临界水氧化的动力学、反应机理、工程问题、有毒有机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反应堆堆芯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特性复杂,对堆芯强化通道的研究较少.针对反应堆堆芯矩形强化通道的超临界水传热特性进行数值研究,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研究了25 MPa超临界压力下,单根燃料棒在无肋、带长条肋布置和等距短肋布置的3种矩形流道内的流动传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堆芯矩形通道内设置肋片可强化传热,不同肋片布置方式的传热强化效果显著不同;强化通道内角部超临界水温度比无肋流道内角部温度高,强化流道径向截面内不同位置温差小;无肋流道最窄处超临界水存在流动死区,且死区随轴向高度变化较小,带长条肋布置流道最窄处超临界水流动死区范围减小,在近肋片区域出现流动死区,等距短肋流道内无明显流动死区;3种流道中,带等距短肋布置的流道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4.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的生成及其自燃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品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自燃被认为是引起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H2S气体溶解在水中生成的氢硫酸与储罐内壁铁发生化学反应是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生成方式之一。在25,50,75℃温度下,将H2S气体连续6 h通入含有8 g铁粉的水中制备硫铁化合物试样,将沉淀物过滤和干燥。化学分析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硫化产物中的硫铁化合物为FeS。在空气流速为300 mL/min的条件下,分别对干燥和潮湿的硫化产物试样进行再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硫化产物均具有很高的自燃性,而且硫化反应速率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加,其自燃性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水解生物质纤维素制取还原糖的实验条件,采用DNS法分别在超/亚临界状态下对目标产物(葡萄糖)的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葡萄糖剩余率较高的反应条件,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纤维素水解方法.研究表明,在超临界条件下甲酸对葡萄糖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在亚临界条件下甲酸对葡萄糖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在超临界下葡萄糖剩余率较高的实验条件为温度400℃,固液比1.5∶70,反应时间3 min;在亚临界下剩余率较高的实验条件为温度280℃,固液比1.5∶70,反应时间3 min,甲酸浓度3%.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评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酶催化反应、多相催化反应、金属有机反应、均相催化反应、高分子聚合反应、超临界水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CO2地质储存是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重要途径,但礁灰岩会因超临界CO2环境而发生溶解,导致孔隙度扩大,影响其储层的CO2储量.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奥陶系礁灰岩为例,在温度40℃~120℃、CO2分压8~20 MPa条件下,对礁灰岩储层进行CO2地质储存的模拟试验,观察岩样在试验前后宏观、微观的表象变化,分析其溶解度和孔隙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礁灰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CO2分压的增加而增大,且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在相同的CO2分压以及温度较低和原孔隙度较大的条件下,超临界CO2对礁灰岩的溶蚀作用较强,孔隙度的增幅较大,但由于温度和CO2分压的双重作用,礁灰岩整体的孔隙度变化可忽略不计;在超临界CO2的注入过程中,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储层内的溶蚀程度有局部差异;入口处的单位体积储层内,若1 000倍单位体积孔隙水的超临界CO2流体通过时,礁灰岩的孔隙度可扩大约1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 ,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方式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使用静态管段反应器进行实验,选取3种常用管材,研究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时,管材对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过程中亚氯酸盐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联合消毒方式,各种情况下均在PVC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最高,而在金属管材中较低.不同之处在于:混合投加氯和二氧化氯过程中,随着混合消毒剂中二氧化氯所占比例的缩小,氯所占比例的增加,铸铁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逐渐增加.而先加氯再加二氧化氯的情况是亚氯酸盐生成量始终是铸铁高于不锈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