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优势产区,研究其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有效路径,对于振兴我国国产大豆产业,推动供给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和海伦大豆产业优势进行分析,结合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导向,提出以海伦大豆为例,基于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黑龙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国产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推动粮食物流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粮食物流连接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维护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力求在“十三五”时期通道、线路布局和物流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突破总体规模大,集约化程度偏低、产销区之间运距长,粮食供需匹配难度大、粮食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大瓶颈,从提升系统化水平、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着力解决粮食物流的布局优化、互联互通、设施完善等关键问题,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模式,补短板,降成本,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智慧高效、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为新时期我国粮食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基于新时代发展特征、主要矛盾、社会需求与产业规律,研究了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构成,认为我国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以产业链现代化、供应链高效化、价值链高级化、储运加销各环节高效协同为主要特征,指出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目标是形成多要素、全链条、多层次、韧性可持续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在发展路径上,要从建设现代粮食储备体系、现代粮食加工体系、绿色低碳物流体系、现代科技支撑体系等四个方面着力。在此基础上,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统一的粮食流通大市场、提升产业政策稳定性系统性和推动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餐饮业是国民经济中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幸福产业之首。生态化发展是“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通过对中国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分析,遵循产业共生理念,梳理产业结构生态化、经营生态化、文化生态化、技术生态化和竞争力生态化的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索路径,建议从加强餐饮产业领域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动态监测,强化餐饮企业生态化发展主体地位,健全生态化发展市场机制,提升餐饮产业生态化技术含量和资源环境效益,深化餐饮产业供给侧改革五个层面加快推进中国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优化粮食流通布局的现实需求出发,以西南地区为主要切入对象,分析了我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粮食物流通道现状,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了跨区域粮食物流节点、物流通道、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建设重点,提出了中国—东盟跨区域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国家战略和互利共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黑龙江省高度重视以数字经济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数字赋能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加工、绿色食品包装、绿色食品销售和绿色食品监管等方面成效显著。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在数字赋能的推动下,给国家交上了一份优质的答卷。通过结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对数字赋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 860万t以上,“一核、六圈、七线、八节点”布局初步形成,“三链协同”趋势明显,“五优联动”势头良好,高原特色粮食产业成效彰显。但是,云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从人们对粮食品质、粮食品种、物流效率的需求角度出发,探讨“十四五”期间粮食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促进云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粮食产后管理,对提升我国粮食消费品质、降低粮食数量损耗有重要的意义。按照运营目标、运营手段、运营主体、运营流程等标准,将我国粮食产后管理模式总结为收入风险最小化、土地产出最大化、品质优化提升和“三链协同”发展四种模式。通过对这四种模式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运行机制的对比分析,为各地粮食产后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助力当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效粮食收储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我国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客观需要。通过对我国粮食收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新时期粮食收储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粮食储备新要求,以“环境要美好、资源要节约、管理要科学、技术要先进、库容库貌要美丽、效益要提升”为目标,提出粮食高效收储与管理模式,即“1+5”标准化收储模式,包括建立优质粮源基地、提供“五代”服务、提供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产后服务体系1个,打造功能合理的收储布局、全程散粮物流、环保高效出入库系统、绿色现代化储粮、标准化管理收储关键点5个,切实推进收储现代化,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收储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滨州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融合循环、惠民安全”的一种可学习、能复制、易推广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需求侧”结构改革为导向,推动粮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创新案例。目的在于塑造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一二三产结合,推动企业稳步发展,壮大加工转化能力,实现产品高端引领,完善粮食产品供应体系。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粮食经济园区为载体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支撑为助力创立粮食优质品牌”的经验做法,值得许多粮食主产区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受到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影响,其品质会随着储存年限的增加而改变,因此无论在收购粮食还是在储存过程中,进行新陈鉴定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粮食行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用于粮食新陈度的鉴别。总结用于粮食新陈度鉴别的常见检测方法,并展望今后研究探索的方向,以便为粮食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谷子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代表,在距今8 000年左右完成驯化并开始种植,在距今5 000年左右粟作栽培逐步占据粮食生产主导地位,距今2 000年左右达到史前时期的顶峰。夏商周是粟作原始生产技术向传统农业技术过渡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出现以及精耕细作栽培技术使春秋战国时期粟作栽培取得突破进展,秦汉时期粟种植区域继续扩大,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也达到了繁盛阶段。进入隋唐时期,稻、麦地位逐步上升,逐步取代粟的传统地位,但在传统的黄河流域,谷子仍然占据主粮地位。元宋时期,小麦继续向南方传播,粮食生产地位逐步超过谷子。明清时期,为满足急剧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但谷子仍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建国以后我国谷子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经历了主粮时期、主粮向杂粮过渡时期和杂粮时期三个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单产提升较慢、栽培繁琐、消费需求减少和政策缺失。新时期,谷子具有的营养、生态以及文化属性给谷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未来,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升,优质食用、营养保健、加工专用等特色品种需求成为趋势,加工产品类型将更加丰富,谷子产业逐步向功能化、品牌化、精品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媛  胡宇橙 《酿酒科技》2023,(4):126-131
葡萄酒旅游产业作为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产业,葡萄酒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烟台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随着葡萄酒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专业人才短缺、旅游项目单调、政府治理模式单一和缺乏品牌营销等问题逐步凸显。本研究以烟台为例,在梳理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葡萄酒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粮食物流节点是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采用合理方法确定粮食物流节点城市的层次,是科学布局粮食物流节点的关键。随着“北粮南运”和“外粮内运”粮食流通格局的形成,优化沿海通道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粮食物流节点布局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物流需求、服务能力、运输设施、粮食产业经济和物流节点重要性五方面内容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得到粮食物流节点指标权重,并计算沿海通道粮食物流节点发展指数,从而对粮食物流通道布局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新时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影响因素并设计了问卷,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市场与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贯穿于可持发展的全过程,政府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作用明显,市场在“成熟阶段”作用更为突出。并相应给出如下建议:一是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以政府为主导,规范品牌管理,划好产权界限;挖掘品质内涵,做好宣传推广。二是在“成熟阶段”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企业经营和区域资源优势。三是所处任何阶段,发展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均需注重产品品质,夯实品牌基础;组建产业联盟,助力区域品牌;强化标准引领,规范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动粮食优质优价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政策性粮食的管理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政策性粮食出入库为时间周期,以政策性粮食质量和价格变化规律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政策性粮食出库拍卖价格的主要因素,将质量因素分解为粮食质量、粮食品质、粮食卫生、粮情等四类变量。同时,提出一种可以量化质量指标与价格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用途导向的政策性粮食质价分析框架和预测模型,以促进政策性粮食质量和价格形成紧密联系,并推动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经济逐渐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林业产业必然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根据林业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旅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地域特色鲜明,生态资源丰富,多元文化繁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舞台十分广阔。为使文旅产业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文旅资源丰富的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为个案研究,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着文旅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开发力度不够,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单一,文旅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对此,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协同开发,整合文旅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科技赋能文旅,培育文旅人才,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史官清  郭旭  彭聪 《中国酿造》2023,(4):267-272
品牌经济是企业追求独特价值诉求及产品溢价与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共振,是市场经济的高阶形态。贵州白酒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已在消费者中树立了高品质、高价值的品牌形象。但存在品牌内涵不清晰、规划不系统、要素不完备、香型过于集中、梯队不完备、存在市场乱象、公地悲剧、行业协会引领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该文以品牌经济为研究视角,提出单个企业、整体市场、区域三个层面的贵州白酒品牌体系的构建对策,以期为贵州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6省120个农业经营主体的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2020年我国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省份的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为56.95%,高于我国农产品的总体初加工机械化水平(2019年为37.58%);在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中,水稻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最高约为68.55%,小麦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次之约为57.40%、玉米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最低约为49.35%;在初加工的三大作业环节之中,粮食脱出处理环节机械化水平最高已达96.61%,脱出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清选处理机械化水平略低为36.06%、粮食保质处理机械化水平最低为35.06%;各品种和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品种角度来看短板在玉米,从环节角度来看短板在机械保质处理。研究为分析和判断我国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和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