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我国市售冷冻肉糜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运用随机抽样原则,在具有代表性的流通和餐饮环节随机抽样采集冷冻肉糜制品样品共计3 905份,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结果在3 905份冷冻肉糜制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536份,三种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13.73%,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71%(223/3 905),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2%(325/3 905),沙门菌为0.72%(28/3 905)。不同种类样品中,猪肉肉糜沙门菌检出率最高。散装冷冻肉糜制品沙门菌检出率高于预包装制品。经过统计分析,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食品原材料污染;二是冷冻肉糜制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如加工步骤较多而质控不严格;三是冷冻肉糜制品运输过程污染,主要是难以保证冷链。结论我国市售冷冻肉糜制品存在致病菌污染,卫生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吉林省3121份水产品及其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样品共3121份,包括鲜活产品、生食产品、冷冻鱼糜制品和熟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3121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2.3%(72/3121)。检出率最高为生食产品(4.6%,25/540), 其次是冷冻鱼糜制品(2.5%,23/938)和鲜活产品(1.5%,24/1556)。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生食产品和鲜活产品,检出率分别8.9%(16/180)和6.0%(18/299)。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污染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8.6%(21/244)。熟制品致病菌检出率为0%。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很低,甚至为0%。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食品中的铝残留状况,评估人体铝的暴露风险。方法采集市售不同类型食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的铝含量。结果 452份样品铝检出率为95.1%,超标率为6.2%,以淀粉制品和油炸面制品超标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8.1%和7.1%,其次为面制品(4.4%)和糕点(1.8%),豆制品未出现超标现象;不同样品中的铝最高含量的超标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油炸面制品(油条)11.93淀粉制品(红薯粉条)11.3面制品5.96糕点3.61;淀粉制品的超标率为马铃薯淀粉制品(77.8%)红薯淀粉制品(13.7%)。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中,油炸面制品中的油条超标率最高达到了18.8%,其次为蒸制面食(馒头、花卷等)、生鲜面食、糕点,超标率分别为5.4%、3.2%、1.8%。红薯淀粉制品、油条样品的铝含量个体差异较大,淀粉制品铝安全风险较高。结论不同类型食品铝含量超标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安息香荧光衍生法测定面粉及其制品中硼砂根的含量。方法安息香与硼离子形成复合物,在甘氨酸做缓冲溶液条件下,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物中的硼,进而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硼砂含量的方法。结果在该条件下硼砂根为10-7~10-5 mol/L范围内回归系数达到0.9999。利用该条件建立的测定面制品中硼砂的含量回收率为83%~102%,其中面粉中的回收率在100%左右。结论本研究证明使用该方法测定面粉及其制品中的硼酸根较为准确、可靠,为方便快速地测定食品中的硼砂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掌握吉林省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学研究数据。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 4789.30-2010及《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及不同采样地点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监控。结果 2011-2015年在5093件11大类食品中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94株,总检出率为5.77%。九个监测地区中白山、长春及四平的食品污染高于其他地区。肉与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和动物性水产品的阳性检出率偏高,分别为12.43%、5.88%和5.43%。相对餐饮服务环节,流通环节污染率更高。散装与预包装食品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吉林省各地区市售食品存在单增李斯特菌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对存在高污染风险食物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餐饮服务多个环节加强监督监管。  相似文献   

6.
2004-2007年肇庆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肇庆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工作手册,2004-2007年采集4个监测点的5大类食品(生肉、熟肉、水产品、生吃水产品和生吃蔬菜)共计325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4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25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7株(8.31%)。其中沙门菌16株(4.9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株(3.08%),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80份水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1.25%)。生肉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为11.35%,其次是熟肉,检出率为9.68%;水产品的检出率为5.45%,生食水产品的检出率为4.00%,生食蔬菜的检出率为2.56%。结论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肇庆市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生肉、熟肉的污染尤为严重,是重要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现状,发现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环节采集与嘉兴市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8类即食食品,开展常见致病微生物监测。结果采集的640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56株,检出率为8.75%(56/640),检出菌株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总检出数的69.64%(39/56);金黄色葡萄球菌居次位,占14.2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创伤弧菌占比依次为8.93%、5.36%和1.79%。三季度致病微生物检出率(16.92%)最高,农贸市场、散装食品、水产品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7.60%、13.30%和25.00%。结论嘉兴市即食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风险,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操作和提高人群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在全市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沙门菌等11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7.6%,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剩饭(25.0%)、生禽肉(21.7%)、生畜肉(19.0%)、水产品(14.4%)、餐饮即食食品(4.5%)和速冻熟制米面制品(1.7%)。其中,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禽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猪产品中的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0%,19.8%和11.6%,是本市食源性致病菌风险来源的主要食品品种和项目。熟食卤味、乳制品、鸡蛋、生食蔬菜、冷饮饮料、糕点、非发酵豆制品等食品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结论上海市部分市售食品,特别是部分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仍有一定的检出率,食品加工过程仍应采取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丽江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为开展丽江市食品安全评估和确定高风险食品种类和分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采集丽江市售食品344份, 对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6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344份食品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51株, 总检出率为14.82%。3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1.00%、15.13%和9.60%, 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4种食源性致病菌, 其中以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8.14%和3.49%; 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米米制品、学生餐(盒饭)和生肉类污染严重, 检出率分别为23.53%、18.18%和16.92%。结论 丽江市辖区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西市售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和特征,为减少污染和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7年从广西14个市采集14类市售食品共60 174份,其中生鲜类食品5 712份,即食食品54 462份,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沙门菌检验。结果 生鲜类食品中生肉及生肉制品、生水产品及其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鲜蛋类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10.3%(399/3 883)、6.2%(50/806)、0.5%(2/440)、0.0%(0/583),即食食品中熟肉制品、餐饮食品、生食蔬菜及其制品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6%(58/10 175)、0.3%(39/14 721)、1.0%(5/489),焙烤及油炸类食品、饮料、水果及其制品均为0.1%,熟蛋制品、豆制品、冷冻饮品、调味品均未检出。生肉及生肉制品共检出51种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16.2%,70/432),主要在生猪肉中检出。即食食品共检出32种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14.5%,11/76),主要在熟肉制品中检出。结论 生鲜类受沙门菌污染最严重的食品是生畜肉和生禽肉,即食食品受沙门菌污染较严重食品是凉拌类食品。应加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控,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武汉市面制品中铝污染现状, 并评估武汉居民的铝暴露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法采集武汉市面制食品共307件, 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其中铝的含量, 并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 评估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量。结果 307件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均值为235.4 mg/kg, 总检出率为55.7%, 总超标率为44.6%, 5类样品中铝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的平均膳食暴露量为 3.63 mg/(kg?bw), 面制食品铝暴露量的P90值为11.5 mg/(kg?bw), 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制定的铝每周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ted weekly intake, PTWI)。结论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该类食物中含铝添加剂滥用行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面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衍生物3-ADON、15-A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污染状况。方法对河北地区79份烘烤食品(饼干、面包)、87份生面制品和89份馒头样品进行调查分析。样品经乙腈:水(84:16, V:V)溶液超声离心提取后,通过多功能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255份样品中,3A-DON、15A-DON和ZEN检出率均不高;DON检出率较高,共检出阳性样品252份,检出率为98.8%,超标样品10份,超标率为3.9%。4种真菌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样品为饼干样品,其检出率和超标率明显高于其他面制品。结论在面制品中,主要的污染物为DON,污染最严重的样品类别为饼干样品,其污染状况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3-2014年辽宁省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山梨酸与苯甲酸的使用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持,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从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大型综合超市等58个报验单位抽取了152批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产品类型主要为:鱿鱼丝、烤鱼片及各类鱼干等,依据GB/T23495-2009《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苯甲酸及山梨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52批次产品中山梨酸检出率为28.9%,其中有一批超出限量320%;苯甲酸检出率为9.87%。结论 部分预包装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存在山梨酸超限量使用的情况,而散装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存在违规使用苯甲酸的情况,应加强对山梨酸及苯甲酸的使用量及使用范围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2018~2019年深圳市米面及其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导。方法 在深圳市10个区采集米面及其制品,按照国家标准GB 5009. 268-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对所采集的大米及米制品进行铅和镉的检测;对面及面制品进行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检测。结果 320份米面及其制品中,4份米制品镉超标,超标率1.25%,其他监测项目均无超标,但米及其制品中镉检出率61.88%;面及其制品中镉检出率98.13%,均高于50%。不同类别样品间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18年和2019年米及米制品的铅和镉检出率比较发现,铅、镉2两年检出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面及面制品2两年4个监测项目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深圳市米面及其制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等金属污染状况依然存在,其中镉污染情况较为普遍,具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超声萃取,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网络销售豆制品零食中硼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2%硫酸水溶液为提取剂,10%三氯乙酸为沉淀剂,超声提取样品中硼酸,外标法定量硼酸。结果 硼在249.678 nm波长下,0.01~1.00 mg/L范围内与信号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7,检出限(以硼酸计)为0.006 mg/kg。豆制品零食样品中3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5.7%~105%,RSD%为0.2%~1.8%。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140批次的网络销售豆制品零食中硼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含量范围为2.22~168 mg/kg,且82.1%的网络销售豆制品零食中的硼酸含量小于50 mg/kg。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可用于豆制品零食类样品中硼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使用氢化物发生-高分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谷类、蔬菜、饮品、水产品和乳制品5 类共22 种常见食品中汞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建立样品预处理和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67、0.088 μg/L,加标回收率为97.0%~104.2%和96.4%~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和3.5%~4.9%(n=6)。结果表明:全麦面、咖啡和4 种海鲜类样品中的汞含量较高;韭菜、带鱼、贝类和虾中的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 在广东省中选取粉丝粉条、河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为采样点, 随机抽取1570份样品按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检验和VITEK2鉴定。结果 1570份样品中5份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其中只有1份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检出率为0.06%(1/1570)。结论 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表明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为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食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状。方法 2006—2008年对广州市市售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粮食、蜜饯、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等进行食品污染物监测,同时进行部分非食用物质的监测。结果水产品、保鲜食品、豆制品中的甲醛检出率分别为21.21%、44.38%、1.14%,其中一份保鲜食品甲醛检出值最高达2 851.00 mg/kg;粮食、蜜饯、豆制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均未检出;蛋及蛋制品中的苏丹红I~IV均未检出;乳及乳制品、含乳饮料中的三聚氰胺检出率分别为17.65%、11.11%,其中乳及乳制品三聚氰胺最高检出值达328.00 mg/kg。结论目前广州市市售部分食品仍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种不含明矾、磷酸盐、酒石酸氢钾、硫酸钙等成分的新型米面食品膨松剂,采用:内酯、柠檬酸、酒石酸、碳酸氢钠等成分,开发出一种可适用于所有食品(包括速冻米面食品)的膨松剂,效果优于传统配方膨松剂.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云南省学生餐中细菌污染,同时比较不同食品类别的污染情况。方法 依托《2014年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14年云南省16个地州学生餐进行了卫生指标菌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用SPSS 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810份样品中卫生指标菌不合格率为22.96%(186/810),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7.53%(142/810),其中学生早餐阳性菌检出率(21.50%,63/293)和学生午餐阳性菌检出率(15.28%,7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8份样品检测蜡样芽胞杆菌,其检出率为15.47%(108/698),其中米面制品最高(20.48%,51/249),其次为盒饭(13.38%,57/426);沙门菌检出率为0.49%(4/810),其中盒饭最高(0.70%,3/430),其次为米面制品(0.40%,1/24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09%(25/810),其中蛋与蛋制品最高(4.55%,1/22),其次为米面制品(3.61%,9/249)、盒饭(3.49%,15/43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0.62%(5/810),其中米面制品最高(0.80%,2/249),其次为盒饭(0.70%,3/43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未检出。学生餐样品均为散装食品。从采样地点看,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个季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学生餐细菌性污染严重,考虑到食用人群的特殊性,食物的即食性,原料来源不可控,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相关食品的卫生监测及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