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实现关宝山浮选尾矿的回收利用,采用MLA系统对试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磁(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的含量分别为23.27%、7.04%和2.14%,为主要含铁矿物,其中铁分布率分别为79.13%、14.12%和5.91%,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含量为66.53%;3种铁矿物的粒度分布极细,脉石矿物的粒度较细;试样中的铁矿物和脉石矿物均存在相当数量的单体,但更多的是连生体,且连生关系密切。该研究结果可作为该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矿物自动检测仪MLA、电子探针等分析技术,结合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分布,对内蒙古某稀土矿床尾矿的矿物组成、载钪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解离度,以及钪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稀土矿床尾矿中钪含量高达311×10-6。载钪矿物主要为镁钠铁闪石、霓石—霓辉石,次为铌铁金红石、铌铁矿等,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载钪矿物中,仅含极微量的钪独立矿物钪钇石。镁钠铁闪石与霓石—霓辉石的主要粒度范围在0.01~0.16 mm,且解离度达80%,有利于分选;铌铁金红石与铌铁矿粒度较细,主要在0.005~0.08 mm范围,且解离度仅为20%~30%左右,对分选极为不利。镁钠铁闪石和霓石—霓辉石中钪的理论品位为704×10-6,理论回收率81%左右;铌矿物中钪的理论品位可达5 008×10-6,理论回收率约10%。通过磁选初步富集尾矿中的霓石—霓辉石、镁钠铁闪石和铌矿物,进而采取酸浸—焙烧—浸出萃取湿法冶金手段从粗精矿中提取钪元素可综合回收尾矿中绝大部分钪。   相似文献   

3.
罗仙平  邱廷省  胡玖林  郝志伟  成先雄 《矿冶》2002,11(Z1):247-249
四川省拉拉铜矿选矿厂选铜尾矿中含P2O5、Re2O3分别为0.78%、0.136%.对该选铜尾矿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嵌布于磷的矿物中.尾矿中的磷矿物主要是磷灰石与独居石,这两类矿物嵌布粒度微细,难以解离,嵌连关系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针对试样的性质及磷灰石与独居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提出采用先浮后磁即先用浮选法将易浮的磷矿石与其它矿物进行分离,再用磁选将磷灰石与独居石进行分离的工艺流程来回收试样中的磷矿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ZP-02作磷矿物的捕收剂,Na2CO3作pH调整剂,Na2SiO3作抑制剂浮选拉拉铜矿尾矿中的磷矿物可获得P2O3品位25.32%、回收率69.87%的磷精矿指标.采用磁选处理浮选精矿可获得含P2O5为30.23%的磷灰石精矿及含P2O5为20.71%的独居石精矿.  相似文献   

4.
通过河南省渑池地区含锂铝土矿(岩)层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铝土矿的物质组成、嵌布特征、伴生锂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为矿产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该铝土矿Al2O3含量为54.8%,铝硅比值(A/S)为2.6,铝土矿层和粘土岩层中Li2O含量均高于伴生锂边界品位,粘土岩中锂更为富集;矿物组成除一水硬铝石之外,主要是以集合体形态产出的粘土矿物。采用稀酸解析、选矿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锂的赋存状态,查明矿石中锂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形式赋存在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中;选矿富锂尾矿中Li2O可富集到0.57%左右,是锂综合回收利用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刘益萍 《中国矿业》2012,21(9):84-87,90
本文通过对多个云锡尾矿区的物质组成分析,以及尾矿中锡矿石的组成、锡的赋存状态、锡石的晶体形态、锡石结晶粒度、锡石空间分布状态的综合分析,得出了老尾矿中锡石具有品位低、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泥化程度大等锡的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大型偏光显微镜鉴定等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缅甸某铜矿进 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嵌布关系及赋存状 态等特征,根据矿石中铜的硫化物、铜的氧化物及铜矿床氧化带中的次生矿物的含量关系,该矿石应 为氧化铜矿石,为选矿工艺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攀西钒钛磁铁矿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4大矿区和选厂的矿样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研究,查明了硫族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钴、镍、铜等可综合利用的黄铜矿、镍黄铁矿、方钴矿等矿物平均粒度小于0.074mm,嵌布粒度微细,但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关系密切,大部分赋存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等矿物中,与钛磁铁矿紧密镶嵌的黄铁矿次之,仅少部份以微细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铁相和硅酸盐相矿物中;在选矿过程中进入铁精矿的硫化物也以磁黄铁矿为主。结合硫族元素的利用现状和对矿石中硫族元素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资料,认为在目前的选矿工艺中,以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为选别目标,进一步提高以硫精矿为载体的钴、镍、铜元素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形成可利用含钴镍铜较高品位的硫精矿是可能的,也是符合生产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福建峰岩型铅锌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峰岩型铅锌尾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获取尾矿中具有回收和利用价值等有价成分的相关信息。文中对尾矿的化学成分、解离度、组成以及主要有价矿物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尾矿中可以综合回收的主要有用矿物为磁黄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和闪锌矿,同时可以分离尾矿中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研究滇西北某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分选流程。  相似文献   

10.
某铜矿山老尾矿中铜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铜矿山老尾矿含铜0.46%,为了查明铜的赋存状态,通过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矿物自动分析仪(MLA)等,查明该尾矿中铜的赋存状态十分复杂,其中42.22%的铜以黄铜矿、辉铜矿等硫化铜形式存在,26.67%的铜以孔雀石、赤铜矿等氧化铜形式存在,还有31.11%的铜以吸附状态或微粒包裹体形式赋存于褐铁矿、硬锰矿及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中,研究结果给铜回收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某选铜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某选铜尾矿的综合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了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查明了某地铜尾矿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粒度特征和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尾矿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铁和钼且其品位分别为0.086%、3.25%和0.011%,对应的回收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辉钼矿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17%、0.8%和0.02%。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对该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某云母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云母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微观形貌、粒度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云母主要以白云母和黑云母为主,少量以绢云母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石榴子石、赤铁矿和纤铁矿.云母矿物互层生长且嵌布关系复杂,脉石矿物呈中细粒均匀嵌布,且与云母存在共生现象,属于易解理难选型矿石.该研究结果可作为此云母矿合理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提铜降砷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工艺矿物学所研究的手段,根据选矿中不易排除或降低砷的难度,从矿石的物质组成,铜、砷、硫、铁、锡元素的赋存状态,晶体形态,结晶粒度,元素在空间分布状态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影响该矿体有害杂质元素砷难以排除或降低的工艺矿物学因素,从中帮助选矿工作者找到排除或降低砷的最佳选矿工艺流程,最大限度来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产出高品质铜精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疆某金矿进行了详细地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矿石中金的品位为1.20 g/t,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另有少量亮碲金矿、针碲金矿和碲金矿,微量碲金银矿。考虑到金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均小于30μm,金矿物与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嵌布关系不密切,并且金主要以裂隙金和粒间金的形式产出,因此建议该矿石采用氰化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15.
The discipline of process mineralogy developed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that metallurgical flowsheets could be optimised by thorough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precursor ore mineralogy, mineral associations, grain size and textures. In a procedure analogous to process mineralogy it is shown here that effective characterisation of mine wastes for Acid Rock Drainage and Metal(loid) Leaching (ARDML) potential must follow a similar set of robust practices which include: (i)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ii) static/screening level geochemical tests and qualitative mineralogical assessment; (iii) longer-term kinetic geochemical tests and quantitative mineralogical assessment; and (iv) quantitative numerical modelling to assess source term chemistry associated with the mine facilities and thereby determine potential impacts to receptors. This process is dependent on a sufficiently robust drill core database and a detailed mine plan through which an assessment of mine wastes is possible. Such detailed characterisation may be limited by insufficient budgets, however omission of a thorough mineralogical investigation may lead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mary geochemical controls on mine waste behaviour. In turn, this can lead to over- or under-engineering of mine facilities, which can have financial and/o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Several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how mineralogy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problems in ARDML prediction and mitigation, specifically within waste roc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某地金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的选别工艺流程,通过化学分析、扫描电镜以及工艺矿物学自动定量分析系统(MLA)等测试方法对金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矿石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金矿物的形态和粒度分布特征、主要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产出特征等,并且对原矿进行了浮选试验和重浮联合工艺试验。 结果表明,该金矿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金,其含量为3.74g/t。 该金矿的原矿矿物主要由黄铁矿、石英、白云母和碳酸盐矿物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方铅矿、黄铜矿、绿泥石和黑云母, 还含有微量磁铁矿和锐钛矿等。 原矿中自然金多以单独的自然金颗粒形式存在,金主要嵌布在黄铁矿中,而黄铁矿多以自形-半自形粒状及粒状集合体产出,呈浸染和团块状分布在脉石中。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可获得指标良好的重选精矿和浮选精矿,重选精矿中Au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4.75g/t、78.10%;浮选精矿中Au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45g/t、19.78%,金矿总回收率为97.88%。该研究为该地区矿产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云南某多金属硫化矿中含锡1.22%、铜0.94%、砷2.80%、铁37.53%、硫24.56%,通过采用XRD、EDS、MLA、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和手段,对锡、铜、砷、铁、硫的赋存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为综合回收提供了矿物学依据,对选矿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秋虎  解志锋 《矿冶》2017,26(1):83-86
为了查明矿石性质,制定合理的选矿方案。采用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先进测试手段对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与构造、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主要以硫化铜形态存在,金、银作为伴生元素回收,硫也可以顺便回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位于赞比亚铜矿带卢安夏盆地北部资源接替区,氧化物型铜(钴)矿石是矿山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物相分析等方法手段对本区矿石进行了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本区矿石属高结合型氧化铜伴生钴矿石,Cu、AsCu和Co含量分别为 1.95%、0.73%和0.22%。Cu在矿石中主要以硅孔雀石、假孔雀石、黑铜矿等独立矿物形式存在,Co独立矿物主要为水钴矿;黑云母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中可检测到不均匀散布的Cu和Co。矿石中氧化铜矿物嵌布特征复杂,开发利用需充分考虑矿物共生组合、粒度和脉石矿物的易磨易碎性等可能影响选别回收效果的因素,建议应用分级分选流程以最大化回收Cu和Co,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