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各项通信业务的发展和长途传输干线的不断延伸,中国联通公司的本地传输网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分析了中国联通公司各项业务的对本地传输网的要求以及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近期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的建设思路,对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德阳市各县近年来的通信发展的C3本地网建设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德阳市C3本地网的网络结构,支撑网建设规划,并对C3本地网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对下一代网络基本特征及我国本地电信网络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地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基本策略,同时对网络演进初期软交换技术在本地电信网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GSM本地移动网几种组网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武汉市GSM本地移动网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5.
简述德阳市各县(市)近年来的通信发展为C3本地网建设奠定了基础,介绍德阳市C3本地网的网络结构、支撑网建设规划,并对C3本地网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ed)  相似文献   

6.
个绍了泰州移动本地传输网的建设方案,分析了本地传输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本地传输网优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地传输网现状分析,介绍了本地传输网优化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从而做到真正的网络安全,使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本地数字数据网的建设出发,分析了本地数字数据网的网络结构,网路组织,网路同步和网路管理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SRTelecomInc.的无线本地环路系列产品,并对无线本地环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鑫 《通讯世界》2016,(16):67-67
本地传输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电信市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本文从对于本地传输网络技术进行简析入手,对于针对分组业务的本地传输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移动软交换系统是搭建在IP网上的,IP网络接入设备的不断增加将引入不稳定因素,将会对软交换核心设备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与质量。通过对现有网络拓扑的优化改造,实现软交换核心设备与网管、计费进行三网分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软交换Mc接口组网中IP承载网单平面丢包问题,分析其在主备接入方式、负荷分担接入方式下对软交换业务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负荷分担接入方式下的相关优化思路,提出了具体的组网优化建议,对移动软交换组网优化及网络安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璐璐  雒江涛 《通信技术》2007,(5):34-35,45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是NGN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通过软件来实现原来交换机的控制和业务处理等功能。文中从软交换的定义出发,对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体系总体结构,分层模型,协议和标准以及软交换所具有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软交换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软交换设备的异地容灾是提高网络安全性和提供可靠服务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系统在某个软交换节点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双归属(Dual Homing)是一个网络拓扑,设备以独立接入点的方式连接到网络。一个接入点是主连接,备用连接在其主连接失败的情况下被激活。主要探讨双归属1+1互助方式容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对故障检测,数据同步倒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特别针对24V电池输入条件下的低电压、大电流特性,设计了一种新颖的PWM软开关DC-DC前向式功率变换器模型。在局部运行区域,利用了ZCS PWM DC-DC前向式功率变换器的附加控制模式来实现软开关。这种新型功率变换器在低负载条件下可支持PWM-PDM双模控制方式,研究结果证实,在ZCS和有功电压钳位开关条件下,基于PWM-PDM双模控制的软开关前向式功率变换器可在较大的负载范围内改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组合软开关功率变换器的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孔剑虹  胡磊  邓焰  何湘宁 《电子学报》2001,29(11):1571-1574
在吸收技术和谐振式软开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软开关功率变换器的理论,并将此理论应用到各种变换器,获得了四种组合软开关功率拓扑.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一实用的单相全桥组合软开关逆变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李建仁  章治国  吴限  王强 《微电子学》2012,42(1):115-120,125
近几十年来,随着功率密度的提高,DC/DC变换器软开关技术取得了很多成就。从谐振变换器、软开关-PWM变换器以及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三个方面对直流软开关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各种软开关技术的优缺点;对进一步提高软开关变换器效率的改进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在硬开关与软开关的对比分析中提出软开关技术,介绍了移相全桥零电压PWM软开关电路的组成及其优点,对选定的拓扑结构主电路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详细地阐述了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超前臂、滞后臂的不同工作状态,及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谐振过程。在对软开关逆变器工作过程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aber软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逆变系统的软、硬开关的研究和设计参数的验证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NGN核心网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软交换作为“第一代”核心网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固定移动融合的发展,IMS成为标准组织、运营商、设备商NGN发展的首选,目前处于试验阶段。运营商级以太网崭露头角,正在逐渐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0.
Han  B. Moon  S. 《Electronics letters》2001,37(22):1319-1321
A new soft-switching boost chopper, which can be utilised for diode-brid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s presented. The soft-switching cell is composed of two switch-diode pairs linked by an inductor and a capacitor in parallel The soft-switching scheme is verified by means of PSPICE simulation and prototyp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