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车工革新者们改进了多种用机动进给代替手动进给来钻孔的工具,如图是改进的一种使用尾架座的机动进给钻孔装置(乌拉尔工艺研究所设计)。这个装置是将尾架座与刀架溜板联接起来,在刀架溜板1上固定一个销2,在尾架座上装有零件4,当需要联结刀架溜板与尾架座进行机动进给时,可将销钉3拔起,将刀架溜板移的尾架座,使销2插入零件4的孔中,然後放下销钉3即可。 这种装置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切削阻力,故特别适用於在中重型机床上钻直径较大的孔。但其结构较复杂,需在刀架溜板和尾架座上钻孔和攻螺纹。车床钻孔工序的机械化@王玴礼…  相似文献   

2.
锥面长度在车床小刀架行程范围内,可扳动小刀架角度直接车削。锥面长度超过小刀架行程时,可采用调偏尾座和大拖板纵向进给车削,或者采用靠模(仿形)加工。伹是,在重型机床上,调偏尾座会使顶针与中心孔的接触情况变坏,加之工件较重,造成装夹刚度不够,引起车削振动,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因此,在有双向进给的重型车床上,一般宜采用双向进给法加工长锥面。一、加工方法及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3.
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往往要用到尾座,对于使用卧式刀架的数控车床来说,在钻削中心孔时,往往要让尾座远离工件,以防止与刀架相互干涉,等到中心孔钻完后再让尾座靠近工件,顶紧后继续加工,如果是人工来控制尾座的话,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延长了加工的时间,针对以上情形,笔者根据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编写了自动进退尾座的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工件的安装 1.主轴锥孔与尾架套筒锥孔在未擦拭干净前,不得插入任何工具。 2.在顶尖间加工细长轴类零件时应安装跟刀架。在精加工表面上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时,需用尼龙或夹布胶木等软性材料支承,防止碰伤拉毛。如果无专用装置时,不得在机床上校直工件。 3.在顶尖间加工精密轴类零件时,必须用试切实物来找出尾架与主轴的同心度,也可用检验棒测出。 4.用卡盘装夹工件,当悬臂长与直径比超过五倍时,另一端应顶住。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款车铣复合机床,既可以实现车削加工,也可以实现铣削加工。该机床由机身、底座、主轴、三爪、虎钳刀架台、尾座等组成。虎钳刀架台夹持方块料时,主轴进行铣削加工,实现铣床功能;三爪卡盘夹持棒料时,虎钳刀架台上的车刀进行车削加工,实现车床功能;尾座用于棒类零件的夹持和轴向钻孔。对机身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机床结构设计合理,满足使用要求。该机床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款智能数控机床,平床身结构,采用直线导轨,Z轴与尾台共轨设计,配备C轴、动力刀架和立式伺服刀架,采用改进的尾台设计,并介绍了其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运输车间制造的曲拐销削正机,是加工机车动轮上的曲拐销专用机床。 一、机床结构:由床身、刀架、尾架和动力减速装置四部分组成(图1)。 床身是由上床面(1)、中床面(2)、下床面(3)组成。上床面能在水平方向微量转动调节,中床面对下床面可作横向移劫,下床面下联有升降丝杆(11),可使床身部分和装在上面的刀架,尾架等上下升降. 刀架部分由刀架盘(20)与刀架座(15)组成。两杷刀具(21)分布在刀架盘圆周上;用两个螺钉压紧(见B部放大图)。转动螺钉(23),即可使刀具作径向移动,以调节吃刀量的大小。 尾架上的顶针(18),仅作…  相似文献   

8.
1.工作原理:在普通车床上装上迥转刀架以替代四方刀架和尾架,迥转刀架上装有四把刀排,刀排上可装占、扩、粗镗、精镗、浮动镗刀、割槽刀等刀具,实现工序集中,一次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9.
张铁成 《机械工程师》2014,(10):128-129
为了在产品开发早期就开展人机工程检验,提高维修时的舒适性、高效性及安全性,文中在分析维修过程中的主要人机要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数字人体模型在虚拟维修中进行人机分析的方法。最后以一款数控车床的虚拟维修仿真为例,在Creo中展示维修该机床的刀架及电气箱的可达性、维修刀架时的可视性、维修尾架时的安全性和维修主轴时的舒适性,达到在虚拟设计阶段即开展人机仿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C6136车床上大批量钻中心孔时,为了带动尾座进给时省力,可做如图1所示两个零件,并安装成图2所示。一孔套在刀架上刀杆压紧螺钉内,另一孔套在尾架上套筒压紧螺钉内,摇动大拖板手轮带动尾架前后移动就可以钻出中心孔。尾架不需固定。  相似文献   

11.
在轴类零件中,有大量的轴中间有孔需加工。轴孔最常见的加工方法为:在车床尾座上装夹钻头,手摇钻孔,然后在刀架上装镗刀,进行车镗加工。这种方法对较浅的油孔加工非常方便,加工精度也能保证。但对那些较深的轴孔,加工起来就很困难了。一方面手摇尾座钻孔时,尾座套筒行程很短,当手摇进给达到套路行程极限时,必须再摇回,将整个尾座前推,然后再于摇加工。M此反复进行,劳动强度极大,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当钻知后需精加工时,山于受到刀架尺寸的限制,钱刀门闩‘很细、若孔较深则鲜刀的刚度很差,加工精度就很差,甚土地个无法加…  相似文献   

12.
刘安明 《机械制造》2000,38(4):55-55
在加工一批毛坯为45钢管的深孔工件时(见图1所示),由于没有合适的加工设备,要保证工件的内孔精度甚为困难。我们曾在普通车床上利用中心架支承工件,车刀装夹在刀架上进行加工。由于刀杆过长,刚性差,刀架稳定性和支承力度都不够,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振动和让刀现象,无法正常加工。考虑到车床尾座稳定性好和自身重量因素,并有足够的力支承刀杆,故决定扩大车床尾座的使用范围来加工深孔工件,效果很好。1工装准备①加工前调整好尾座与车床主轴的中。动线及尾座松紧程度;②制作一副联结大托板与尾座的联结卡,见图2,并在大托板和尾座…  相似文献   

13.
采用45°斜床身、全封闭防护,便于排屑、操作并彻底杜绝三漏且外观造型漂亮。 八工位刀架与尾座在各自的导轨上运动,避免了一般经济型数控车床刀架与尾座干涉的弊端并保证了尾座顶持轴类工件的刚性(尾座套筒不必伸出过长)。 采用树脂砂整体床座,机床刚性和抗振性好。可特订后出屑排屑器。 由于采用变频无级调速,直线滚动导轨,可实现高速切削和恒线速切削。  相似文献   

14.
两用车刀杆     
通常外螺纹加工可利用尾座或板牙架装置制螺纹。但当生产批量很大时,这种方法仍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我厂改进了工艺方法,采用“两用车刀杆”(见附图),较好地解决了问题,现作一介绍。采用两用车刀杆加工螺纹,先用刀架前部的车刀车外圆,后用刀架中部的板牙车螺纹。按车螺纹方法调整传动链,刀架无须旋转就可完成螺纹力工。使用本装置,关键在于车螺纹时对刀,即使板牙中心与工件中心重合。这时,在本机床上车一圆柱,其尺寸与刀架上装板牙的孔相同(取间隙配合)。随后,使板牙孔与圆柱结合。待二者  相似文献   

15.
这台机床(图1)是用来精车凡尔座圈用的,它由床身、主轴箱、转塔尾架、前刀架、后刀架和料斗等组成。零件的形状及刀具布置见图2。  相似文献   

16.
在车床上钻孔、铰孔、攻丝等,一般多采用在尾座上装钻夹头或钻头,利用尾座上的手轮人工进给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精度不易保证,工效低。现介绍一种高效省力的多用途车夹具,装夹在车床刀架上,利用中拖板驱动,既省力、省时,精度及效率又高,而且可以完成钻孔、铰孔、攻丝、镗孔、划线、插键槽等工序,除加工细长轴外,利用该夹具完全可以取代尾座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可以克服尾座底面磨损后中心高及左右偏移而带来的加工误差。一、夹具的安装如右图所示,夹具安装在车床刀架上,为调整中心方便,可在夹具上安装一莫氏4号顶尖,用垫片…  相似文献   

17.
本装置可用于普通车床刀架上,加工圆柱螺纹和锥形管螺纹(锥度一般在30°以内)。其结构见图,将刀排体1装夹于车床刀架上,导程板16用销轴17与导板15连结,再通过销轴13、螺母14与固定在尾架套筒上的支架25连结。进刀时,移动大拖板(手动、机动均可),使顶杆4沿着导程板16滑动,由于小  相似文献   

18.
我校实习工厂中常遇到抽油机机轴两端的螺纹孔的加工,工艺过程是在车床上先打孔再攻螺纹。 为了能在车床上进行钻孔,开始采用钻头装在尾座套筒内,用固定尾座,手动进给工。由于来回推拉尾座,又靠手动进给,因此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现我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钻头装在专门设计的尾座套筒内,套筒装在去掉丝杠的尾座内。加工时,大拖板挂自动,通过固定在刀架上的拨叉带动套筒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凸轮轴批量生产的需要,我厂用一台报废的C620车床改装成车削批量凸轮轮廓专用车床。可多刀同时切削、自动完成凸轮轴上4个凸轮轮廓的车削循环(手动上下料)。改装时,车床的床身、主轴箱、尾架不变,只新制一套专用刀架部件,并配上液压站和电气箱而成。 1.动作原理 机床加工零件时,主轴夹持工件作回转运动,4把车刀由油缸驱动刀架一起作纵向进给运动,同时在各自的靠模驱动下作横向仿形运动见图1。靠模轴通过1:1传动齿轮由车床主轴带动回转。靠模轴与齿轮之间用滑移花键联接,因此在整个刀架作纵向进给运动时仍能保持它们的传动关系。 横向…  相似文献   

20.
我厂车削半球体原采用成形刀具加工,用样板检测,质量差,效率低。为此我们制作了普通车床上使用的半圆球体辅具。辅具包括车刀夹具和尾座夹具两部分。加工时把工件夹紧在车床卡盘上,用钻头加工内孔,并留加工球R余量2~4mm,然后把车刀夹具3夹紧在刀架上,拆去尾座套筒及顶尖,装上尾座夹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