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等负荷法进行压下规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压下规程的等负荷分配设计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计算昨具体计算过程,对计算中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压下规程设计并和原设计进行比较。结果说明该方法对于降低轧制负荷,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和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七辊板带矫直机在各种不同压下规程下的矫直过程进行仿真,以期寻得一种使矫直后钢板形状好且残余应力小的压下规程。结果表明,钢板经矫直后其边部残余应力较大,对某组压下规程而言,仅改变其中某一个上辊的压下量,其长度方向上的纵向残余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上不变。该方法对研究矫直机各辊组合压下调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板带热连轧轧制变形规程的模糊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目前板带热连轧轧制变形规程设计方法及在该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并建立了以能耗最低、负荷分配最均衡及板形质量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模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板带热连轧轧制变形规程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最后以某六机架热连轧机为例,对常规轧制,各单目标优化轧制以及模糊多目标优化轧制的轧制变形规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Visual BASIC开发了无槽轧制规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系统可根据其规程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压下制度,获得较为满意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固体通量理论进行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水力负荷与固体负荷进行二沉池表面面积的计算,不仅计算公式简单,而且克服了利用传统负荷法进行二沉池设计计算的缺点,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进行二沉池设计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两部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中有关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并结合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对两部规程中的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结果,提出了工程应用时两部规程的选用原则及其适用范围.在两部规程没有按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进行修订之前,基于该统一标准对结构可靠度的要求,提出了现阶段使用两部规程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向六斜辊管材矫直机压扁压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能量法,给出压扁压下量的计算公式,并将几种管材的计算结果与现行压下规程比较,得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板带矫直机压下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对矫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辊式板带矫直机的结构特点,采用大变形法则确定了压下量,并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模拟矫直时带钢的变形曲线,确定了压下量与反弯挠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方便地预测压下规程的矫直效果。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日本和欧美等国外有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程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关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两部规程《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J130-2001)的编制背景和依据,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重点对两部规程中有关型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型钢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计算实例,对两部规程的应用方法、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可为两部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SAC305预成型焊片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SAC305的轧制生产工艺尚未成熟.论文系统论述了SAC305的轧制工艺,为SAC305预成型焊片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对SAC305合金的压下规程进行了设计,并在室温下按设计的压下规程进行10道次轧制,使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不同轧制道次下对SAC305合金的表面形貌和厚度的影响,并分析了轧制10道次时样品的焊接性能.结果表明轧制道次为10道次时,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变化在合理范围内,平均最大润湿力为3.41mN,以上指标均已达到SAC305预成型焊片的轧制带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大量的生产试验数据为基础,从中板控轧控冷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轧控冷工艺,大大地提高了钢板机械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冷轧板带规程设定的常见方法:经验系数法、单一负荷目标优化法、多目标负荷分配优化法、防止打滑的规程优化法及目标负荷分配法等,并依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适用范围。同时详细论述了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负荷分配法的核心内容,并介绍了窄带钢轧制时以防止打滑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规程设定方法,介绍了用于规程设定过程的数学优化方法。最后指出综合等负荷目标的人工智能寻优方法是将来制定优化的轧制规程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不稳定变载荷的(Miner)疲劳损伤累积法则为理论基础,把受不稳定变载荷滚动轴承的承载情况转化为等效平均当量动载荷和等效平均转速。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推导出滚动轴承寿命计算通用公式,并对非90%可靠度滚动轴承寿命修正系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万向接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结构复杂、工作时承受随机冲击扭矩等特点。在分析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轧机冲击扭矩载荷谱作为主传动万向接轴的疲劳设计载荷;计及低于疲劳极限的应力循环对裂纹发展的影响,采用修正后的材料p-S-N曲线并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万向接轴进行随机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提出的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方法同样适合于具有同类载荷特征机械零件或结构的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热连轧负荷分配优化普遍采用约束方法进行求解时求解步骤繁琐、不容易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惩罚函数算法.通过引入函数惩罚项,将多目标函数约束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求解问题.建立了带有惩罚项的轧制力、板形、功率和温度的单目标函数,进而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综合多目标函数.利用Nelder和Mead单纯形解法则进行求解,简化了求解的步骤,最终得到了兼顾轧制力平衡、板形最优及温度合理的负荷分配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与传统负荷分配方式相比,基于多目标优化得到的轧制规程更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三向联合受载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床等领域,其动态特性的求解是研究轴承设计方法和计算转子系统特性的基础。在分析已有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滚动体高速运转时几何参数和力能参数的变化特征,将复杂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方程组简化为两个首尾相连接的二力杆有限元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刚度矩阵的具体形式和通过设定初始3个方向的受力求解矩阵组的过程。该方法改善了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方程组参数耦合的复杂性。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可以替代传统的拟静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某厂3800mm单机架中厚板负荷分配制度,采用多层蚁群算法对其内外两层实现分配设定:外层对轧制道次数进行迭代求解,内层根据建立的兼顾负荷均衡和板形良好的目标函数进行智能负荷分配。结果表明,基于多层蚁群算法的分配制度优于基于经验法的负荷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精确地进行轴承动力学设计,优化高速轴承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采用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对滚动轴承进行参数化建模,给出滚动轴承参数化过程,同时建立了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参数化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对滚动轴承施加一定重载荷时,滚动体因受迫速度增大一些,滚动体与内外圈及保持架的接触力也会增大,但由于滚动体的直径减小,施加的载荷不足以使轴承的变形达到增加接触力效果,所以在对轴承模型施加1000N载荷后,参数化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要求相符合。提高了建模效率,方便了用户不用考虑模型内部之间的关联变动对模型进行快捷修改。该方法对研究滚动轴承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