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恒界面池法以P204-HCl-H3AOH萃取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Pr (Ⅲ),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面积、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配合剂柠檬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经理论验证确定P204-HCl-H3AOH萃取Pr(Ⅲ)的过程属于扩散控制机理,并得出萃取正向反应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盐酸法钛白工艺中钛的有效萃取,在磷酸三丁酯-正癸醇对盐酸溶液中钛的反胶团萃取研究基础上,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磷酸三丁酯-正癸醇反胶团萃取盐酸溶液中钛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温度、两相界面面积、反应物浓度对钛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中钛离子萃取速率随水相搅拌速度、两相界面积、反应温度、萃取剂浓度、钛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萃取反应活化能为31.73 k J·mol-1,萃取过程为水相扩散-反应混合控制过程。并得到了磷酸三丁酯-正癸醇对盐酸溶液中钛离子的萃取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丁酸乙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考察界面面积、丁酸乙酯浓度、水相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萃取锂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界面区域.增加丁酸乙酯浓度可增大正向反应动力,提高萃取速率.萃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72 kJ/mol,该萃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反胶团萃取磷酸溶液中镁的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煤油-磷酸体系萃取镁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和传质界面积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中镁离子的萃取速率在200 r·min~(-1)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坪区",此时萃取速率正比于两相接触面积,说明萃取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在动力学"坪区",镁离子萃取速率正比于萃取剂浓度和水相镁离子浓度,随着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增加;萃取反应活化能为70.01 kJ·mol~(-1),并得到了DNNSA萃取磷酸中镁离子的萃取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从硫酸介质中萃取In3+和Fe3+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界面面积、温度、萃取剂浓度、氢离子活度及硫酸根浓度对In3+,Fe3+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5℃、搅拌转速70~240 r/min条件下,In3+以三价离子形式被萃取,萃取活化能为17.54 k J/mol,萃取过程为扩散控制;Fe3+以Fe SO4+形式被萃取,萃取活化能为52.87 k J/mol,萃取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增加D2EHPA浓度可增大正向反应动力,提高萃取速率.萃取过程为阳离子交换,氢离子活度增加会导致萃取速率降低,硫酸根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会降低萃取速率.通过动力学研究得到In3+萃取的正向速率方程为-d CIn3+/dt=10-0.378[In3+](aq)[H+](aq)-0.376[H2A2](org)0.158,Fe3+萃取的正向速率方程为-d CFe3+/dt=10-2.413[Fe3+](aq)[H+](aq)-1.526[H2A2](org)0.600.  相似文献   

6.
朱政斌  苗家兵  周涛  唐课文 《广州化工》2010,38(5):91-93,101
为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类萃取剂萃取芳香酸对映体的动力学行为,以苯基琥珀酸对映体(PSA)为分离溶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萃取剂,采用恒界面池法考察了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萃取剂和溶质浓度等操作参数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萃取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P-β-CD萃取PSA为准一级反应萃取过程;且萃取发生在相界面,萃取速率随PSA的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XDA-200大孔树脂对盐水中二苯基甲烷二胺(MDA)的吸附过程。通过静态吸附平衡实验,得到了吸附等温线,并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进行拟合,表明吸附过程属优惠吸附,得到了吸附动力学总方程,表观吸附活化能为13 249 J.mol-1,表观吸附级数为0.4728。探讨了搅拌速度、温度、树脂粒径和MDA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速率随搅拌速度的加快而增大、随MDA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树脂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为工业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谢煜  王玉军 《化工学报》2021,72(12):6254-6261
哌拉西林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它是利用氨苄西林水溶液和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氯(EDPC)的二氯甲烷溶液在油水界面处反应得到的。利用恒界面池研究界面表观合成反应动力学,确定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详细讨论了搅拌速率、比界面积、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率大于250 r/min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控制“坪区”,在“坪区”下,反应速率常数随比界面积、pH、温度增大而增大。通过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得到反应的动力学数据与热力学数据,并通过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推导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萃取法对湘潭电化的锰液(锰泥)的萃取与反萃取行为及实验效果的研究。室温下,采用P204的煤油皂化液为萃取剂,pH 3.5~4.0,皂液比为1∶2.0~2.5。经GB/T5750.6-2006方法分析,萃取率达98.2%。同时对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Mn2+的萃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回收锰,精处理的废液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季胺萃取锌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恒界面池法研究了氯化物介质中季胺萃锌的动力学。考查了搅拌转速、传质界面积和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判定季爱萃锌为界面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模式。进一步研究了季胺萃取剂浓度和水相Zn^2+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得到了与理论推断相吻合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1.
刘兰  陈炳稔 《当代化工》2007,36(2):218-222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跟踪观察了 NKA-Ⅱ 树脂吸附间氯苯胺的行为.利用固-液界面吸附的动力学方程,求取表观吸附速率常数 (k),测定了平衡吸附量(Qe),分析计算出了吸附质的亲和能(Ua)及吸附势(E).实验结果表明,NKA-Ⅱ树脂吸附间氯苯胺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间氯苯胺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温度一定时,溶质的吸附量随原始浓度(C0)的增加而增加,吸附势则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小;吸附质对吸附剂的亲和能也是随着吸附质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考察了搅拌速度、料液相pH值、体系温度、载体浓度对镍(Ⅱ)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镍(Ⅱ)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镍(Ⅱ)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迁移条件为搅拌速度300~350r/min、料液相pH值5.3~5.8、载体浓度5.5%~7.5%、温度293~310K时,镍(Ⅱ)即可快速并完全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三烷基胺萃取丙酸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胺类萃取剂萃取有机酸的动力学行为 ,以丙酸稀溶液为分离溶质 ,三烷基胺 ( 730 1)为萃取剂 ,正辛醇和煤油的混合物为稀释剂 ,采用恒界面池法考察了萃取剂和溶质浓度、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温度等操作参数对丙酸萃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730 1萃取丙酸为准一级反应萃取过程 ;且萃取发生在相界面 ,即界面反应萃取机制 ;表观活化能为 2 8.5kJ/mol,萃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 ;经计算 ,在一般的萃取塔操作条件下 ,该体系的萃取过程为反应和传质过程的混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仲辛基苯氧乙酸萃取Zn(II)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新型萃取剂仲辛基苯氧乙酸(CA–12)的皂化以及从盐酸介质中萃取Zn(II)的性能. 考察了萃取温度、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 氨水皂化CA–12的最佳条件是使用含有1.0 mol/L NaCl的稀氨水制皂、皂化率为80%;分配比随平衡水相酸度的增加而减小,且lgD与pH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约为2;分配比随萃取剂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酸度pH=6.0~6.5、萃取剂初始浓度CHA>0.10 mol/L时,水相中0.01 mol/L Zn(II)几乎被定量萃取. 计算得到了CA–12从盐酸介质中萃取Zn(II)的过程热效应DH=3.28 kJ/mol.  相似文献   

15.
李春晖  何辉  何明键  张萌  高杨  矫彩山 《化工学报》2022,73(4):1606-1614
通过恒界面池法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4mimNTf2)萃取硝酸溶液中四价铈的动力学,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C4mimNTf2在萃取相界面附近的分布及结构特征。萃取动力学实验通过考察搅拌速率、相界面面积、温度以及两相不同组分浓度对Ce(Ⅳ)萃取速率的影响,表明萃取过程为水相扩散-界面反应控制模式,且磷酸三丁酯(TBP)和C4mimNTf2间存在动力学的反协同萃取效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不同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规律,结果验证了C4mimNT2在相界面处存在明显吸附现象。研究表明界面过程对离子液体萃取体系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以为离子液体萃取体系的萃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投料方式模拟半水法湿法磷酸生产工艺,研究了料浆液固比、搅拌速度、过量硫酸含量、液相P2O5浓度及反应温度对P2O5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料浆液固比、反应温度的增大,P2O5回收率逐渐增大,随着搅拌速度、过量硫酸含量、液相P2O5浓度的增大,P2O5回收率先增大后减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1、搅拌速度165 r/min、过量硫酸含量12%、液相P2O5浓度46%、反应温度95℃,此时P2O5回收率可达98.16%。  相似文献   

17.
采用恒界面池搅拌法测定了正辛基 -对叔丁基苯基亚砜萃取钯 (Ⅱ )的萃取反应速率常数 (kf)。用半经验ZINDO/ 1方法对 4种二取代亚砜类萃取剂及其钯 (Ⅱ )配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初步探讨了亚砜类萃取剂结构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反胶团萃取磷酸溶液中的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萃取剂二壬基萘磺酸(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Ⅱ)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P2O5浓度、萃取剂浓度、初始镁离子浓度、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mol·L-1时,混合40min后,萃取率E基本保持不变,可视为萃取过程达到平衡;该萃取过程为阳离子交换反应,磷酸浓度越高萃取越难,该法适用于低浓度磷酸的净化;萃取反应为吸热反应,计算得到了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Ⅱ)的过程热效应(△H1)为37.04KJ·mol-1;萃取分配比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萃取的镁离子不是简单地增溶入DNNSA的反胶团,而是与反胶团发生了化学反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MgD2·6HD,萃取的表观平衡常数(K)为59.60.  相似文献   

19.
KOH亚熔盐法分解钛铁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KOH亚熔盐为反应介质,研究了KOH浓度、反应温度与时间、搅拌速率和碱/矿比等因素对钛铁矿在KOH亚熔盐体系中分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KOH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反应温度及KOH浓度均有利于钛铁矿在KOH亚熔盐中的分解,但当反应温度超过260℃时,钛铁矿的分解率又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KOH浓度80%(w)、搅拌速度700 r/min、反应温度260℃、碱/矿质量比5、反应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钛铁矿在KOH亚熔盐中的分解率超过95%. 此外,钛铁矿在KOH亚熔盐中的分解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浓度、无机盐种类和浓度、温度、盐酸浓度、L-亮氨酸质量浓度以及萃取时间对AOT/异辛烷/H2O反胶团体系萃取分离L-亮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AOT反胶团对L-亮氨酸的萃取在30 min左右即达到平衡,且其萃取率随油相中AOT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随水相中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水相盐酸浓度、L-亮氨酸浓度过高均不利于其萃取分离;温度对其萃取反应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