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对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有益补充 ,适应了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旨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推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是紧紧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建立的,内容包括对招生、教学过程、能力培养、论文(设计)等的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把握指导性、客观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等特点,处理好统一标准与不同要求之间、管理主体与培养主体之间、评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凸显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在分析和借鉴美、法、日等教育强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和研究如何规范和完善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工科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立了学科比较齐全、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科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些研究生绝大部分被充实到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提高工科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学历层次,缓解人才断层的矛盾,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主要定位在为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人才,较少考虑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而呈现…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6,(5):106-109
职业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显著区别。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结构较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未来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学生评价方式,以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质量保证措施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作者结合多年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的经验和实践,就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逐渐进入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然而,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管理模式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之间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要素与要素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联系的复杂系统模式,由培养系统、管理系统等诸多子系统构成。加快研究生教育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整体、协同、动态、开放等原则,系统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2010年全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新增领域的申报工作中,我校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领域经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初评通过,于2010年3月4日获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新增为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此次获批,使得我校水利电力学院和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平台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种类的多样化,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了与招生规模不相适应的情况。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探讨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例,探讨土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从生源选拔、培养方案优化、师资优化、完善奖助贷体系等方面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式.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院接国务院学位办[1999]69号文件《关于批准部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2000年工程硕士招生工作的通知》,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这将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办学形式,促进学院上台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授予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它与工学硕士学位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  相似文献   

1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双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使双导师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国家有望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在创新中起根本作用。然而就我国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现状而言,现状堪忧。为此,研究建构高职专科教育与技术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立交桥"的方案,有利于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打破高职、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落实"高-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应理顺高职、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互间的衔接与贯通机制,以实现"高-本-硕"贯通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真正满足毕业生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工业工程(IE)专业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原有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课程模块化分析角度出发,对部分课程进行增减,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对培养高素质的IE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反映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程硕士教育进入大型国企,既可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效应,又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持续提升和高技术员工队伍的巩固和完善。基于双赢的理念,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确立了以培训中心为平台,依托石油、地质类高等学校工程硕士教育资源,建立工程硕士培养与企业“三高、三低”等工程技术课题的科研攻关密切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高端智库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持,基于高端智库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基于高端智库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智库办学模式、创新"学校-智库"合作方式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已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虽然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培养迎合了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但还存在经费不足、企业实践环节落后、企业与高校职能不协调等缺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完善的企业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培养的优缺点,对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培养效果评价体系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也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建立和运用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管理机制的职能,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地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逐步展开,工程硕士培养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