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等网络信誉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网格、对等网络的流行,信誉机制被作为一种新颖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研究,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本文主要介绍面向对等网络的信誉机制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个基本框架模型,对信誉系统设计做了初步探讨,并分析了当前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比较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概述性归纳了目前对等网络的信誉机制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等网络信誉系统的工作流程,简要归纳了目前对等网络信誉系统的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对信誉系统的设计要素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虽然考虑了节点在不同方面的信誉度不同,但是没有考虑在内容方面的差异。本文在现有信任模型TBRM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引入二维矩阵细化信任因素,并利用惩罚因子加大近期表现持续低靡的节点的惩罚力度。另外,信誉链的建立可以快速找到高质量的节点。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已广泛应用的P2P网络中,由于缺乏信任机制,存在着许多欺诈等恶意行为,节点的资源共享处于自愿,可能随时退出,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难以保证。由于P2P网络节点的匿名性和贡献资源的自愿性,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积极性,从而引发了P2P网络中的搭便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可有效解决一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等网络信任和信誉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等网中的信任和信誉机制所涉及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对等网络的中信任和信誉机制研究中涉及的问题,并针对该系统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的信誉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因特网上网络资源共享中存在的恶意节点行为,提出并描述了一种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的信誉管理机制.该机制使用非集中式的策略,根据节点与应用的需求计算节点的信誉度,具有独立性,不需要其它节点的参入与辅助.把加入对等网络的节点行为划分为恶意行为与友好行为,既可以统计节点对系统的贡献,也可以根据恶意行为而减少节点的信誉度.描述了信誉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各种节点行为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誉管理机制是对等网络中一种真实的,高效的、信誉机制良好的资源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安全结构化对等网络的节点信誉管理机制。使用全局储存方式保存信誉度信息,将文件信誉与节点信誉相结合,避免恶意节点通过修改标识符伪装友好节点的行为。对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基本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在各种节点行为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信誉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因特网上提高空闲网络资源利用率的需求,提出并描述了结构化对等网络中一种面向信誉机制的资源共享平台NRSP。NRSP系统可以把因特网上用户提交的各种作业高效地映射到平台中合适的网络资源上运行,充分共享空闲处理器的周期。该系统具有非集中性、可移植性、统计性与公平性的优点,使用分布式哈希表的Pastry网络来组织节点。同时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信誉机制,支持资源的消费者与提供者之间交换信誉信息,完成信誉信息的统计。最后实现了NRSP的原型系统,通过对各种作业场景下的应用进行测试,性能分析表明NRSP采用公平的信誉机制可以更快、更多地共享其他节点的处理器周期。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不能很好地处理P2P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不诚实推荐、协同作弊与复杂的策略性欺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的分布式P2P信任管理模型(RATrust),以量化和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在信任模型中使用时间区间标示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使用节点信任度、近期信任与长期信任来精细描述节点的最终信任水平,通过引入信任偏差值与信任滥用值来更精确地刻画节点的各种信任度量.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RA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和不诚实反馈对系统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在诸如文件共享等无中心的Peer to peer环境中,资源共享是用户自愿的行为.在这类系统中,由于用户不为自身的行为担负责任,因而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很难通过传统的信任机制建立.现有模型在计算信任度时往往采用迭代方法,计算复杂,同时缺乏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的信任模型,它结合自己的交易历史、熟悉节点的推荐及陌生节点的推荐三部分来综合评价目标节点的信任度,同时考虑了时间因素对信任度的影响.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评估节点的信任度,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不能很好地处理P2P网络环境中恶意节点提供虚假服务的欺作行为,及不积极提供诚实推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励相容的P2P信誉模型(简称ICRM)。该模型使用时间区间的概念来标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利用直接信任度、推荐信任度及推荐可信度等机制来精确描述节点的实际信任等级,并引入参与层次来度量节点提供推荐的积极程度,从而有效地识别与抑制不同类型的恶意节点,激励节点积极提供诚实推荐。仿真实验表明,ICRM能够有效地抑制恶意节点的欺作行为及不诚实反馈行为,并能有效解决节点推荐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安全的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Peer-Peer网络架构得到迅速发展,针对这种架构提出了与传统“客户-服务器”架构不同的一种安全信任模型,它能够根据网络的“建议”值建立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更好地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避免恶意攻击,同时给出了求解信任值的数学模型和具体算法,并对信任模型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理论评测。 相似文献
13.
声誉是一种新型的信任建立机制,在P2P网络中,利用基于声誉的信任机制可以孤立劣质节点,选择更为可信的节点进行交互,以规避和减少风险。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与网络结构藕合过紧、防止联合欺作和声誉时效性处理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声誉的信任模型RepTrust。模型采用与获取路径甚至评价者rater无关的声誉信息计算信任度,利用基于大多数原则的算法过滤不实声誉,利用衰减因子处理声誉的动态性。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在信任度计算、对付欺作和动态声誉处理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了提高单片机测控网络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测控网络的成本,解决传统通迅网络中主机负担过重的问题,提出了对等式单片机测控网络新结构。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特殊设计,取消主机并采用令牌环总线的通信方式,使节点间实现对等通信成为可能,并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经过实验室构建实际系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突破了传统的主从式通讯模式,克服了现在一般数据采集站中从站间通信困难的缺点;具有数据吞吐量大、节点与节点间通信渠道宽、主机的功能被彻底地取代等优点,对于构建低成本分布式测控网络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点,使得P2P系统对节点缺乏约束机制,节点间缺乏信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系统信任模型,该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和系统中其它节点的推荐计算节点的信任度,节点根据计算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交易。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评估节点的信任度,隔离恶意节点,提高下载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