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交换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物理隔离环境下数据交换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存储转发的数据交换的机制。该机制维持内外网在传导、辐射和存储上的物理隔断,利用定向采集、中间缓冲、数据扫描等技术,使两个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安全传输和资源共享。文中详细地讨论了实现这种机制的方法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理隔离的数据交换有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物理隔离环境下数据交换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存储转发的数据交换的机制。该机制维持内外网在传导、辐射和存储上的物理隔断,利用定向采集、中间缓冲、数据扫描等技术,使两个网络在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安全传输和资源共享。中详细地讨论了实现这种机制的方法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3.
资源共享和网络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对矛盾体.现有的技术和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只有保证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才是最好和最有效解决网络安全的办法.本文基于视频采集技术和RS232串口控制协议,提出一种异网资源共享的方法,使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保持原有网络之间物理隔离状态的基础上,达到系统集成和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工程》2016,(5):68-71
网间信息交换,是指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信息交互的基本方式。针对企业存在的多网物理隔离以及跨网应用的现状,基于批量处理的方法,对快捷安全的实现跨网信息交换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了一套用于实现网间信息快速交换的系统,大大方便了不同网络间的信息传递,大幅提高了交换效率。该系统已在企业得到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满足了企业快速、安全信息交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新余电视台用低成本的安全隔离和信息交换技术,采用USB端口实现制播系统内外网隔离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内外网存在的威胁、内外网隔离与数据安全交换,用USB端口实现内外网隔离的应用。新余电视台制播系统的内外网隔离是内外网主机使用专用的程序,把需要交换的数据信息通过USB端口进行传输,从而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它是制播系统与外网联系的枢纽,是台内网整体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物理隔离网络,即为了防止内部核心网络和核心数据免受外部的攻击。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现如今的物理隔离技术也在做相应的改变和进步,但还是不能完全保证内网信息的安全。基于物理隔离技术的物理隔离网闸实现外部网与内部网之间数据和信息传递,在现网闸“摆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摆渡”策略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来提高网络防护的性能,以实现对内部网络中数据和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网络隔离的技术分析与安全模型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震 《山东电子》2004,(1):36-38
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体制结构,本文分析了网络隔离的本质内涵和目的,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基于第二层物理隔离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内外网协作安全系统AnyInfo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物理隔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安全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网络物理隔离的内外网协作安全系统Anylnfo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网络隔离技术的实现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害的攻击和病毒对网络的侵入,在保证网络外部安全和安全网络内部信息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可以安全交换网络之间的数据。辽阳广播电视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建设了数据安全交互平台项目,本文对其系统设计进行了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台播出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大量采访音频、原始音乐素材需要由外部办公网络传输至制播系统内网进行后期制作.内外网隔离系统可在两个网络之间相互传递音频文件,同时阻隔外部网络中病毒木马等严重影响播出安全的因素传入内网.本文主要介绍我台内外网隔离系统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集团型发电企业如何面向互联网服务,同时确保电力生产管理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是电力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隔离和安全数据交换等技术设计了集团型发电企业双网体系结构.在保障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引入私有协议交互技术,满足发电企业日益强劲的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提出了逻辑强隔离的总体技术路线以及信息内外网构建、应用部署、典型应用场景信息交换的设计方案;此外,为了实现隔离后的集中监控和统一防护,提出了部署统一监测、统一防病毒、统一终端管理、统一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重构的内外网逻辑隔离新方法,通过重构现有公共通信协议,形成专有协议,实现内网专有用户与公共用户隔离。在内网中,公共用户能访问外网,而专有用户与外网“逻辑隔离”。相对于物理隔离方法,这种方法在保证内网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满足了内网用户对外信息的需求,提高了信息交流的灵活度;相对于传统协议隔离方法,这种方法投入小、技术风险低,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种类繁多的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已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的新需求,在此形势下,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生,主要是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隔离技术.尤其是网络隔离GAP技术,已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文中详尽分析了TCP/IP协议及分解,提出了流量控制模型,设计了专用协议,并利用Linux系统平台上的CAPI library实现了专用协议,不但提高了数据交换速度,而且改善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对GAP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隔离技术开辟了一条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全新之路。本文对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隔离技术进行研 究,针对特殊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协议和专用硬件的双机系统的专用网络隔离系统的总体构想,介绍了系统组 成,并对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安全性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网络靶场(CR)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研究网络攻防技术与网络架构脆弱性的有效途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试验场是一种面向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的网络靶场,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基于以5G发展为核心的网络空间新形势,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网络环境的试验场管理技术,设计了基于内生安全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试验场管理架构。同时提出了一种内生安全网络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采用中间层转发代理实现数据安全隔离,支持多种异构开源控制器。最后,基于一种试验场组网方案提出试验场场景重构与资源编排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态网络隔离技术构建新一代全台网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衡阳台全台网安全体系统设计思路,对其中采用的动态网络隔离技术,包括电视台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系统物理隔离等方式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网间安全隔离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胜召  赵辉  鲍忠贵 《通信技术》2010,43(5):100-1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政务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普遍使用,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引人关注,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已成为推进社会网络化的重点,网络隔离技术也成为了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一个关注点。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现有的网络隔离技术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网间安全隔离方案。与传统的方案相比,新方案不仅更加简洁、灵活,同时较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文华  陈志刚 《通信技术》2007,40(10):30-33
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种类繁多,并已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的新需求,因此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生,主要是PKI、入侵检测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尤其是入侵检测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已逐渐成为网络安全研究最活跃的领域,这预示着网络安全技术正在朝更安全、更智能化、更易集成管理和高度分布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顺利 《电子测试》2016,(13):85-86
基于防火墙策略路由的网络安全应用研究主要分析了内外部网络安全系统,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网络信息资源不断扩充,与此同时在网络资源中出现一些病毒与非法占用网络资源的不良插件,严重影响到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网络安全与网路应用的可靠性,对维持多出口网络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东蛟 《信息技术》2007,31(12):30-3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网络应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来保护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其它高安全级别需求网络的安全和信息的可靠交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