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氰菊酯[α-氰基一苯氧基苄基(R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又名Cypermethrin,Cymbush,代号为NR-DC149,是近年发展的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据报导,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二氯苯醚菊酯。1979年我们开展了氯氰菊酯在早稻上残留试验,获得了初步的结果,现整理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地点在杭州华家池本校农场。每试验小区面积为0.1亩。农药用量按推荐使用浓度以有效成分计,为每亩5克。施药二次,即在抽穗前和抽穗后各施一次,以及抽穗后施两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气相色谱测定技术,研究了二氯苯醚菊酯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它在田间自然环境下的稻株上很稳定,不易降解,半衰期约为3.5天。尤其在抽穗后施药,造成对谷壳及稻草的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离稻谷收割间隔天数密切有关。但药剂对作物组织穿透能力很弱,在糙米中的残留量是甚微的。使用有效成分7.5克/亩,施药不超过4次,糙米中残留量低于0.1ppm,谷壳中高达12.5ppm,稻草中4.5ppm。药剂对谷壳及糙米污染差异可相差19~185倍。降雨对药剂的残留有一定影响,但不突出,在多雨季节施药仍有较高的残留量。二氯苯醚菊酯[(3-苯氧基苄基)甲基-顺式,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又名除虫精,苄氯菊酯,Permethrin,Pounce,Exmin,Matadan,代号有NRDC143,FMC33297,S-315等,是近代发展的高效低毒广谱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据报导,对稻蓟马、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达到安全用药,在1976、1977、1979年进行了残留试验。本文综述三年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3年出现第一个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氯菊酯以来,相继合成和生产了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随着这类新农药的开发、运用,国内外陆续研究、报道了他们在动植物和水土中的代谢与积累、残留与降解及转移与归趋的动态。总结和评述这类农药在环境中的非生物消解过程,将有助于预测他们在环境中的降解和消失速度及归趋状态,分析和评述其对环境的危险性,也有助于指导农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溴氰菊酯在烟叶上残留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礼章  潘桐 《农药》1989,(4):32-33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溴氰菊酯在烟叶上的残留,仪器为Perkin-Elmer F-17型,检测器为~(63)Ni ECD,色谱柱为3%OV-101/Chromosorb W AW DMCS (80~100目)。测定结果,其平均半衰期6.1天,其残留量与施药量、施药次数、取样间隔期、降雨量等有关,最后提出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电热蚊香液加热时间与芯棒中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关系。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仪测试不同加热时段的芯棒中残留的拟除虫菊酯量并计算芯棒的孔隙率。结果电热蚊香液在加热后期芯棒中的拟除虫菊酯残留量增加400%,孔隙率降低45%。结论随着电热蚊香液加热时间增加,芯棒中拟除虫菊酯残留量增加,孔隙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本文的主题是综述一些较稳定的合成拟除虫菊酯,这些化合物是在天然除虫菊素和早期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它们在性质和活性上与后者有显著的差别,因而形成了一类新的杀虫剂。 1935年用天然除虫菊素的重石蜡油溶液有效地防治了仓库害虫,从而第一次表明了接触杀虫剂的残留膜在害虫防治上的使用价值;但由于配方中的活性成分——天然除虫菊素  相似文献   

8.
使用除虫菊花中的杀虫有效成分天然除虫菊素,防治家庭、畜舍、仓贮等害虫,已经有150年的历史。由于它对多种昆虫高效,击倒怍用快,对哺乳动物低毒,和在空气与阳光中能迅速分解为无害产物,不致在动物体内造成  相似文献   

9.
三、拟除虫菊酯的应用1.概述:随着用途的不同对杀虫剂的性质要求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二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在室内应用(如:家庭、旅社、面包烘房、面粉厂、食品加工厂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工业用房。)以及建筑木材、织物、温室、牲畜害虫和某些人类病媒害虫的控制等等。这些用途中对哺乳动物毒性低是特别重要的,而化合物的光稳定性相对讲关系并不很大。另一种情  相似文献   

10.
溴氰菊酯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菜田害虫防治,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对于这种农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一些作物上的残留动态已有报道,但尚未见到在蔬菜上的残留动态的文章。为了解该农药在黄瓜上的残留特性,1986~1987我们在泰安市进行了残留动态试验。试验方法一、田间试验在泰安市城东勃家店菜园进行。按不同施药浓度和次数设5个处理,残留动态的每处理有三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6平方米,约20  相似文献   

11.
光活性拟除虫菊酯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鸣华  蒋木庚  杨春龙 《化学世界》2001,42(12):666-668,640
某些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具有优越的生物活性 ,在拟除虫菊酯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工作 ,对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做了系统的总结 ,并介绍了光学异构体的分析方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3年第一个光稳定性的合成拟除虫菊酯——二氯苯醚菊酯问世以来,目前用于农业害虫包括害螨防治的拟除虫菊酯已有几十个品种。由于这一类杀虫剂具有杀虫(某些品种可兼治螨类)、广谱、高效、用药量少、毒性和残留量低、对作物、人畜及环境相对安全等优点,已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包括水稻在内的50多种作物上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到1988年使用量(以防治面积计),已超过整个杀虫剂用量的25%。而且从发展的角度看,它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害虫的化学防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3.
林茂发 《广州化工》2011,39(10):125-126,129
建立同时检测啤酒中17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过正己烷提取,采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GC-ECD法同时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回收率为80.1%~115.5%,RSD为2.10%~6.95%,方法检测限为:0.0003~0.0031 mg/kg。  相似文献   

14.
15.
兼具杀螨性能的新拟除虫菊酯纷纷出现七十年代出现的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速灭菊酯四种农用拟除虫菊酯,从1976年起先后在中美洲一些国家的棉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试用,至今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几十种农作物上推广应用,1979年的农田喷洒面积已达1,800万公倾,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6.
德国拜耳公司研究拟除虫菊酯以前,已在从事杀虫剂研究,自1892年推出用二硝酚防治舞毒蛾以来杀虫剂研究已延续100多年。20世纪30年代,拜耳公司成功开拓有机磷酸酯领域,其开发的产品占全部商品的40%。50年代初期和70年代初期相继投入氨基甲酸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新品种的开发。有机氯是国际杀虫剂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而拜耳公司却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生物同排性在拟除虫菊酯分子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生物同排体取代可以找到生物性质大体相近的基团和分子,并有可能改变活性、选择性、活性持效性、生物利用率、减少毒性,这在拟除虫菊酯的分子改进中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沙鸿飞 《农药》1993,32(6):16-18
前言 微胶囊化技术应用于农药加工业是七十年代的事。1974年美国Renawalt公司最先将甲基对硫磷制成微胶囊剂(Pencap M),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接着又推出对硫磷微胶囊剂(Pencap E)。  相似文献   

19.
氰戊菊酯[(R·S)—α—氰基—3—笨氧基苄基(R·s)—2—(4—氯苯基)—3—甲基丁酸酯]又名Fenvalerate,Sumicidin,代号:S—5602;多虫畏[α—(对氯苯基)—3—甲基丁酸—问苯氧基苄酯],代号S—5439,均是近年来发展的高效低毒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为确保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安全性,我们开展了戊氰菊酯和多虫畏在卷心菜上残留试验。本试验以苯为提取液,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经试验证明本方法也适用于青菜、豇豆中氰戊菊酯、多虫畏残留测定。现将获得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稻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参试的4种药剂中,以氯氟氰菊酯效果最佳。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 mL/667m2对稻螟蛉的防治效果达97.8%,比甲胺磷提高43%以上;15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达95.9%,与甲胺磷相当;25 mL/667m2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71.2%,比甲胺磷提高23.5%,与打虫灵相当;用40 mL/667m2对三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4.1%,比甲胺磷提高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