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峰 《广东电子》2010,(24):13-13
新出版的212期《IT时代周刊》以《360PK腾讯互联网史上最激烈对决》为题报道了360与腾讯之间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2.
工信部在2010年10月21日做了一番无关痛痒的批评后,至今不能给"3Q大战"做个了结,此后,奇虎360和腾讯间的嫌隙不减反增,一年半后的今天,两家公司对簿公堂。这起索赔1.5亿元的互联网大案,已然成为一场谁都输不起的官司。如果360获得法官支持,腾讯将背负沉重的垄断十字架,旗下诸多业务难逃调整之虞;如果腾讯被判无碍公平竞争,360则要担心失去黄金般珍贵的发展机会。当然,该案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最让各方关注的是,中国司法界给出最终判决的依据,将对网络竞争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此案更将因它对互联网垄断的法律解释,成为科技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高弋坤 《通信世界》2010,(42):15-15
在持续了一个月之后,腾讯与360之战成为史无前例的互联网业界争端,对监管部门而言,如何在鼓励互联网企业创新与有序监管之间寻找平衡则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论坛热帖     
《IT时代周刊》2012,(18):18-18
王小川透露政府部门已介入“3B大战” 搜狗CEO王小川近期通过微博透露,政府主管部¨已经介入3B搜索大战。两年前,360和腾讯的3Q大战中以工信部的介入而终止。王小川表示,9月2日下午,政府主管部门向搜狗征询对搜索大战的态度,他向政府部门回复称:“欢迎360做搜索,行业更加开放,给网民更多选择。而robots_lxt是行业的律例,应该遵守,除非政府另有规定。”  相似文献   

5.
视点     
业内有句笑谈:四大门户(新浪、搜孤、网易、腾讯为主)说我们是互联网的代表!BAT+3就笑了……所谓BAT就是Baidu百度、Alibaba阿里巴巴、Tencent腾讯单词大写字母的缩写,当然还有时常搅局的360。如今传统门户日渐势微,BAT作为未来互联网的新生势力已经初见端倪。随着今年腾讯云平台的全面开放,阿里、百度和腾讯3家互联网大佬在云端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方受未正式宣战,却已经在战略布局和新产品方面"擦枪走火"。本刊记者通过对3家企业进行深入采访和了解,发现虽然表面上看是BAT在云平台上的"三国杀",但是真正的"赛点"却不约而同聚焦在了云安全层面上。毕竟安全才是云服务的基础,也是云平台被企业和个人用户所信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克定 《广东电子》2010,(24):12-12
奇虎360与腾讯QQ之间的争夺战爆发,在互联网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见212期《IT时代周刊》封面文章((360PK腾讯》)。针对此事,工信部近日对外发布了《关于批评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通报》,对两家互联网公司均作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奇虎360与腾讯限时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处理好用户事宜。  相似文献   

7.
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拥有丰富的用户数,目前每个涉足互联网的网民基本都会有一个腾讯QQ的账号,然而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却欠缺了太多老大的风范。腾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最看重的是如何增加腾讯的市值,然其手段却遭千夫所指。  相似文献   

8.
编辑推荐     
腾讯依托用户资源挟持对手遭360与网易夹击IT商业新闻网记者/苏格日前,360和腾讯在广东互诉,并且都提出了过亿元的赔偿要求。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告诉IT商业新闻网记者,这是当年3Q大战的延续,两个案件都比较复杂,并且网络取证困难,因此,对于双方诉讼的前景,很难去判断。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国内互联网市场的两个重量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360与腾讯的“火拼”,造成了中国网络市场的动荡,让人们看到的是企业对用户利益的漠视和市场竞争的混乱,引发的是对国内网络服务市场的秩序的思考。本文就此次事件谈谈关于引导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中国商业互联网市场仍处于处于发展之初,市场还没有形成应有的监管体系。最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关于规范信息产业方面的法律很贫乏,没有有效地法律制约,将直接导致市场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25日闭幕,本次大会规模空前,引人瞩目。经过十年发展,目前互联网已在国民经济发展、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和资本的涌动,涌现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人人网等众多成功企业,  相似文献   

11.
罗军 《IT时代周刊》2012,(11):12-12
奇虎360和腾讯QQ,对网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家都喜欢,都割舍不了,乐见他们都铸造辉煌。  相似文献   

12.
来信点评:《IT时代周刊》总第249期封面故事《失控的腾讯开始自救》读者观点:患有"大企业"病的腾讯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不仅是让腾讯重塑企业的创新本质,更浅显的道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变,不一定会成功;不变,一定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3.
《通信世界》2007,(17):31
说到"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这个主题,就不能不提腾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网民的行列中.而作为一家以即时通讯起家的企业,腾讯无论是在QQ还是QQ.COM上都拥有着最为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可以说腾讯的业务导向和理念会直接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对此,腾讯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所以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互联网健康上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14.
自“3Q大战”之后,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善,赤裸裸的抄袭少了一些。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付出不菲的代价,去收购自己想要的企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现象。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2010年互联网界最热闹的是3Q大战的话,2011年最抢眼的莫过于开放了,业内涌现出腾讯、奇虎360、百度等多个开放平台。在开放的大旗下,平台间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起诉     
《移动信息》2012,(9):9-10
“3Q”反垄断大战重新开幕 “这是匪夷所思,完全违背客观事实和职业伦理”。9月18日,面对腾讯1.2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索赔,奇虎360表示不可理喻。  相似文献   

17.
业内有句笑谈:四大门户(新浪、搜孤、网易、腾讯为主)说我们是互联网的代表!BAT+3就笑了……所谓BAT就是Baidu百度、Alibaba阿里巴巴、Tencent腾讯单词大写字母的缩写,当然还有时常搅局的360.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互联网公司之间就“流量劫持”问题吵个不停.先是今日头条、美团点评、360、腾讯、微博、小米等6家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表了一份《六公司关于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的联合声明》,呼吁联合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并表态不排除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那么到底“谁劫持了谁的流量”,谁才是背后的“真凶”? “流量劫持”的三种方法 所谓“流量劫持”就是在网民访问A网页的时候却被跳转至B网页,导致网民无法访问目标网页.  相似文献   

19.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10,(42):16-16
腾讯和360的冲突,暴露出了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和软件业的监管尚存在一些空白之处。  相似文献   

20.
"盛大做游戏,百度做搜索,腾讯做即时通讯,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现在,如果你依然这样来描述中国互联网一线企业的业务,显然是落伍了。实际上,互联网巨头们的平台化转型之路正让它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也让网民们颇感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