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采用HPLC法检测柰李果实内源激素IAA、GA3、ABA、ZR,通过比较不同热激处理对柰李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初步探讨了各处理在冷藏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抗冷性的影响。通过对柰李贮藏冷害发生率(70d)和四种内源激素含量(0d)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这四种激素的含量与冷害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冷害发生率%(冷藏70d)=30.567-1.057IAA-116.08ABA-0.907ZR-0.1836GA3。一定的热处理能诱导柰李的抗冷性,可以推迟冷害的发生,减轻冷藏过程中柰李的冷害发生率。热处理温度为36℃,处理时间为4h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检测柰李果实内源激素IAA、GA3、ABA、ZR,通过比较不同热激处理对柰李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初步探讨了各处理在冷藏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抗冷性的影响。通过对柰李贮藏冷害发生率(70d)和四种内源激素含量(0d)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这四种激素的含量与冷害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冷害发生率%(冷藏70d)=30.567-1.057IAA-116.08ABA-0.907ZR-0.1836GA3。一定的热处理能诱导柰李的抗冷性,可以推迟冷害的发生,减轻冷藏过程中柰李的冷害发生率。热处理温度为36℃,处理时间为4h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7.
8.
为研究热空气处理对采后西葫芦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将西葫芦于35℃热空气处理40 min及45℃热空气处理20 min,以室温(20±2)℃下未经热空气处理的西葫芦为对照,然后置于4℃低温条件下进行贮藏,通过每3 d测定其品质与生理生化指标来反映热空气处理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热空气处理西葫芦的呼吸强度减轻且呼吸跃变时间推迟,果实的硬度、TSS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保持更好;热空气处理西葫芦的O2-含量、H2O2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激发提高,使得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减小,使得膜脂过氧化进程变慢,细胞膜得到保护,果实的冷害指数也降低,说明热空气处理西葫芦低温逆境下抵御能力增强,且45℃热空气处理20 min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泡沫箱包装抑制黄瓜在冷藏期间冷害的机理,分别设置无包装4℃贮藏组(对照组)、无包装模拟泡沫箱温湿度贮藏组(模拟组)、泡沫箱包装后4℃贮藏组(泡沫箱组)研究泡沫箱逐步降温和气体微环境对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模拟组及泡沫箱组通过逐步降温均能抑制黄瓜冷害指数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降低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硬度,同时提升了总酚及花青素含量并增强抗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黄瓜抗冷性,抑制冷害的产生。泡沫箱组的效果优于模拟组,说明泡沫箱在实现逐步降温的同时,还通过控制泡沫箱中的气体微环境起作用,结合冷害抑制效果来看,泡沫箱的逐步降温功能比其控制气体微环境功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热激处理诱导香蕉果实产生抗冷性的机理,利用热激处理(52℃热水浸泡3 min)香蕉果实,之后将香蕉果实置于7℃下贮藏。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香蕉果实的挥发物,测定香蕉果实冷害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H+7℃4 h处理组相比,7℃4 h处理组明显降低了丁酸乙酯、己二酮、2,3-丁二酮、甲基丙醛、羟基丙酮、3-甲基丁酸、芳樟醇等19种成分的含量,明显增加了乙醇、三乙胺、2-己醇、戊酮-2,3-二酮、苯乙醛、2-丁酮、3-甲基-3-丁烯-1-醇等30种成分的含量。与对照组和7℃4 h处理组相比,H+7℃4 h处理组明显增加了1-戊醇、糠醇、4-甲基苯酚、2-戊酮等13种组分的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H+7℃4 h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组分含量比较接近,而与7℃4 h处理组的组分含量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热激处理能明显减轻7℃冷藏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推测这13种成分含量的迅速增加可能在热处理诱导香蕉抗冷性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芳纶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和XPS分析观察芳纶经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结构及物化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表面产生刻蚀效应,碳—氧键增多;在保证单纤强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纤维的摩擦性和亲水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索采后热处理对黄瓜颜色的影响,以"津优10"黄瓜为试材,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温-时组合的热处理实验,测定了黄瓜在Hunter表色系统下亮度L、红绿度a、黄蓝度b、色泽角H°、饱和度C及色差△Eab变化,并对各颜色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黄瓜的最佳颜色评价指标是L或△Eab,热处理时间比热处理温度对两个颜色指标的影响更显著,黄瓜的失水率与L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Ea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处理黄瓜的L及△Eab在贮藏期间的变化分别符合一级与零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结论可为黄瓜采后热处理的工艺优化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棚新鲜草莓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2种热处理方式(40℃热空气,15min和40℃无菌水,15min)以及不同贮藏温度(常温20℃和低温4℃)对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明显有利于草莓的保鲜,其中热空气处理优于热水处理,低温贮藏优于常温贮藏。基于这一结论后,又以相同的新鲜草莓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温度(35、40、45℃)的热空气和不同时间(10、15、20min)处理对草莓色泽、气味、硬度、酸度、糖含量以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明显影响草莓贮藏期的生理和品质,热处理可保持草莓贮藏过程中的色泽、气味、硬度,降低其呼吸强度,减少草莓果实中糖和酸的损失,延缓草莓衰老。其中以45℃热空气处理10min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3):171-177
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 5℃,最佳热激时间24 min。黄瓜果实经热激处理后,在温度4℃、湿度85%冷库中贮藏5 d的电解质外渗率实测值为25. 13%,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 21%,较未处理黄瓜果实提高了34. 07%,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试验优化了热水处理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参数,建立的模型稳定可行,为黄瓜果实抗冷性的提高和冷敏型果蔬冷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