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低盐固态发酵取代无盐发酵后,适用于无盐发酵的水浴保温发酵池即转而为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服务,至今已经历了约30年。在此期间由于水浴发酵池的缺点不断暴露、因而出现了许多取代水浴保温池的酿造酱油发酵设备。我们在外省市协助改建、新建酱油酿造车间时,对现有各种发酵设备作了较  相似文献   

3.
浅谈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酿造工艺规程张国春(青岛调味食品厂266001)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酱油,颜色深而鲜艳,浓度大,成本低,价格低廉,是众多消费者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进入九十年代,城市居民生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认识到酱油色素对人体是无益的;再...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发酵酿造酱油,是集固态、低盐、厚层发酵、原池浸出法于一体的发酵方法,也是由天然晒露法、保温速酿法、固稀状态发酵法、有盐无盐状态发酵法,以及浅层与厚层、移醅淋油和原池浸出法发展而来,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装备相结合的一种酿造方法.多功能发酵法,一般市销酱油发酵  相似文献   

5.
缪立 《中国酿造》1996,(2):39-40
前言香菇属食用真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风味鲜香独特,药效显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用途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近年来还大量用于医药制取各种制剂。人们用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发酵及环境科学为主”要理论依据来指导香菇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人类增添了很多鲜美、营养、保健的香菇食品,如何把香菇应用于酿造酱油,使酱油集营养、风味、药效于一体,本文就有关内容进行一些综合性探讨。1香宠的营养成分香菇含碳水化合物高,营养丰富,药效显著。在10Og干香菇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49,蛋白质13g,灰分4.gg,粗…  相似文献   

6.
孢子发芽期:曲料未热前最初4—5小时左右,就是米曲霉孢子发芽阶段。此期间曲霉的最适发芽温度为30—32℃。因为温度低于25℃以下,霉菌发芽缓慢;温度在37℃以上,不适应霉菌发芽,而适应细菌的发育繁殖,污染杂菌,影响制曲。菌丝生长期:孢子发芽后,生长菌丝,温度上升,证明菌丝开始生长,需要间歇通风,调节品温,调换新鲜空气,以利米曲霉生长,保持品温34—35℃,培养12小时,曲料饼结并发白时,进行第一次翻曲。菌丝繁殖期:第一次翻曲后,菌丝发育更为旺盛,品温上升极为迅速,严格控制品温32—35℃,连续通…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不同种类酵母菌、霉菌对菜籽饼中硫代葡萄苷的降解脱毒效果及采用米曲霉菌对菜籽饼发酵脱毒一次性发酵酿制酱油的可行性及实际应用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根据台湾投资者提供的台湾乌豆酱油酿造及品质要求,指导乌豆酱油的的投产工作。认为台湾乌豆酱油的酿造工艺,以陶缸为制醪发酵容器,按不同的原料重量和不同比例的食盐量分层下料,人为地塑造了一个有利于分解发酵的制醪系统。既保证了制醪发酵过程的安全;也有利于分解产物的溶解,有效成份的渗出,自然地形成一个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制醪体系。从而,使传统的“前致油”工艺更趋合理完善。它的成功对我们在考虑;日工艺的改革和完善工艺措施方面都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上述,本文就台湾岛豆酱油工艺流程、制醒管理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9.
多菌种酿造酱油的特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多菌种酿造酱油是我国酿造调味品行业的一项先进技术。早在1980年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就应用沪酿3.042米曲霉和As3.350黑曲霉进行多菌种酿制酱油的试验,效果十分显著,故于1981年上半年陆续向全国同行业推广,受到不少单位的重视。十多年来酿造调味品刊物经常刊登多菌种应用于酿造产品生产的文章,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厂于1996年下半年开始应用多菌种进行酿造酱油的试验,参考同行业的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沪酿3.042米曲霉As3.350黑曲霉和As3.324甘薯曲霉三菌种混合制曲,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试…  相似文献   

10.
关于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致癌物质,研究发现,不仅酒类饮料中含有氨基甲酸乙酯,而且在大豆发酵制品等不含酒精的食品中同样不同程度的含有此类物质。该文论述了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存在的事实和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其可能的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11.
酿造酱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酱油文化与茶文化一样,自唐朝传至日本。在中国、日本、东南亚乃至西欧各国酿造酱油享有悠久的信誉。烹调中国菜离不开酿造酱油。目前我国年出口的酿造酱油约2万多吨。世界各国也纷纷建设起酿造酱油厂。所以酿造酱油已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东方文化。但  相似文献   

12.
对酱油酿造的高盐,稀发酵工艺要认真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油酿造在相当长的年代中,我国采用的一般是晒酱、晒油的酱香型(或称酯香型)工艺;日本采用的是稀态发酵的醇香型工艺。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几经改革,多数企业现采用固态低盐发酵及其衍生,的先固后稀,先低后高盐等多种形式的“多菌种发酵工艺”。近年来,国内有的单位和科技人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而提倡推广日本的高盐、低温、长周期、稀发酵工艺,甚  相似文献   

13.
固体发酵生产香菇菌丝体应用于香菇酱油酿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酱油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调味品酱油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营养丰富,别具风味,集调味保健于一体。对此,我们研制了高营养香菇酱油的生产工艺。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菌丝体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与子实体相似,于是食用菌的开发利用逐渐由于实体转向其菌丝体。目前对菌丝体培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液体发酵方面。尽管液体发酵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产品风味差,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易被杂菌污染等缺点;而固体发酵则投资少,成…  相似文献   

14.
酱油酿造中发酵温度与水分对全氮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永增 《中国酿造》1994,(1):23-25,35
本文阐述了酱油发酵过程中温度、水份的变化对全氮利用率的影响,与发酵过程中温度水份采取的最佳方案。并又重点剖析了水分增加后采取的最新工艺,使得湿淋顺利,做到了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5.
高盐稀态自然发酵酿造酱油的工艺是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文章详细阐述了以黄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曲、发酵、浸出、加热和配兑、澄清等工序进行高盐稀态自然发酵酿造酱油的产业化技术要点,其中对制曲和发酵工序中的精细化操作进行了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16.
17.
酱油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发酵调味品,在餐饮和食品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酱油起源于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代表。该研究通过对酱油(主要为豆酱油)的历史、技术和产品形式的发展进行介绍,分析出自北魏以来酱油一直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它是酱油独特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说明酱油“美味来自原料”的特性。此外,对酿造酱油和配置酱油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引出原酿造酱油的定义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原酿造酱油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微生物选育、混菌发酵以及新型酶制剂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我国酱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酱油传统酿造工艺与提高产品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透过酱油传统酿造工艺天然制曲发酵的现象,指出传统酿造工艺的本质是"多菌种常温混合发酵".它符合自然生化变化的规律,是酿造优质酱油的客观需要.中日两国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证明,要提高酱油质量,必须继承和发展"多菌种混合发酵".  相似文献   

19.
徐志钧 《上海调味品》1994,(1):12-16,20
我国的酿造起源很早,但是三千年来都是以手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土灶蒸豆、竹匾制曲、露天晒酱、木榨压滤、生产不离缸缸甏甏,运输离不开扁担杠棒,操作笨重,体力消耗特别强。不过行业尽管如此落后,产品质量却一贯较好,为民间所乐于食用,且是开门七件事中占了重要位置的日常必需品。但是  相似文献   

20.
传统酱油都是选用优质大豆做原料,以后几经变革,逐步改用豆饼、豆粕而代之。随着生产的发展,酱油原料供应已发生了变化,即由国家平价供应转变为市场调节。据调查,全国绝大数厂家,酱油原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而酱油销售价格没有得到合理的调整。因此,酱油原料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当务之急。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