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糊血液相容度法在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作人工心脏瓣膜所采用的生物碳素梯度涂层材料,分析了材料表面与血液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体外动态凝血时间、溶血率和血小板消耗率对所制备材料进行了血液相容性单因素评价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提出了模糊血液相容度(FHCD)的概念并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梯度涂层材料综合血液相容性(FHCD为0.70—0.80)优于碳/氮离子注入的钛合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碳及碳化钻和氮化钻涂层等对比材料,接近公认血液相容性优良的低温各向同性碳(FHCD为0.72—0.82)。  相似文献   

2.
用溶液共混浇铸法将胆甾型液晶(胆甾醇油烯基碳酸酯)和向列型液晶(4-乙氧基苄叉-4’-正庚基苯胺和4-正戊基-4’-氰基联苯)分散到甲壳糖溶液中制成三个系列的甲壳糖/液晶复合膜.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表面的结构形态,研究了材料中液晶含量和成膜条件对复合膜表面结构形态的影响,用动态凝血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改性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做了评价.结果发现,只有当复合膜中的液晶含量超过30%时,复合膜表面呈现微相分离结构并表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且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复合膜表面吸附的血小板数量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6种血液净化膜材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PES-SO3Na-Ⅰ、PES-SO3Na-Ⅱ)、聚醚砜(PES)、聚砜(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醋酸纤维素(CA)在体外静态接触血浆时对凝血十二因子(FXII)的接触活化程度进行了研究,并据此评价这些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先将膜材与血浆在37 ℃孵育一定时间,然后测定材料结合FXII的活化产物α-FXIIa的促凝活性和被孵育血浆中未活化FXII的促凝活性. 这些材料活化FXII的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PMMA>CA>PS>PES>PES-SO3Na-I>PES-SO3Na-II.PES有着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并且通过磺化可进一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脉冲多弧离子镀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多弧离子镀技术在硅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喇曼光谱和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类金刚石薄膜是无定形结构;利用扫描电镜发现:类金刚石薄膜表面不光滑,石墨颗粒的大小和密度随厚度增加而增加,但薄膜致密.  相似文献   

5.
类金刚石膜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低、耐腐性强、稳定性高等优良性质,是提高镁合金耐腐性的理想材料。但镁合金与类金刚石膜之间结合力差,本研究通过制备Si/SixNy过渡层成功解决了镁合金与类金刚石膜之间结合力差的问题。将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相结合,通过改变膜沉积偏压在镁合金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膜。拉曼光谱测试表明,所制备的碳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划痕法测试表明,膜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大。最后通过失重实验分析了类金刚石膜对镁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类金刚石膜是由sp2键合的石墨与sp3键合的金刚石组成的一类碳膜,具备石墨的润滑特性和金刚石的高硬度,在降低摩擦因数、耐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薄膜较大的残余应力以及膜基结合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其在机械、电子、医学等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国内外研究表明,掺杂元素、生成过渡层、设计多层膜成为有效改善类金刚石薄膜膜基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血小板粘附的实验,研究了纯镍、镍钛合金、医用316L不锈钢以及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四种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粘附、变形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含镍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聚集,而无镍不锈钢表面上的血小板形态变化较小.当在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血小板粘附实验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镍离子时,材料表面上明显出现血小板的变形和聚集,该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镍元素在医用金属材料中存在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制膜.。一方面,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弥补其用于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时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以这种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药物载体,将阿司匹林加入到聚氨酯膜中,来提高聚氨酯膜的抗炎症性能,开发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以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组,PTFE材料为阳性对照组,采用体内埋植实验来评价新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差,丝素/聚氨酯共混膜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共混膜中加入阿司匹林后,其炎性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9.
类金刚石膜具有硬度高、 摩擦系数低、 耐腐性强、 稳定性高等优点, 是提高铜耐腐性的理想材料, 但铜 与类金刚石膜之间的结合力差。通过制备T i xC y 过渡层, 采用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与化学气相沉积法, 通过改变 过渡层碳靶功率成功在铜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膜。并对金刚石膜进行拉曼光谱测试、 划痕实验和电化学实验分析。 结果表明, 所制备碳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 膜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大, 过渡层碳靶溅射功率为2 0 0W 时所 制备的类金刚石膜对铜基体的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生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刚度、粗糙度、亲疏水性等)对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对材料进行图案化设计也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软光刻的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印章,通过调节压力,获得图案较为规整的氧化石墨烯(GO)阵列。在优化的压力条件下,成功将GO阵列转移至硅、类金刚石膜、氧化铟锡玻璃三种刚性基底表面。利用基底材料与GO材料性能的差异,实现了对神经细胞(PC12)选择性粘附的有效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与刚性基底相比,硬度较小且亲水的GO表面更能有效促进PC12细胞的选择性粘附和增殖。GO阵列表面越大,其表面粘附的细胞密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May 26,2014,BeijingScience is a human enterprise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at occurred in the 17th Century initiated the advances of modern science.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 created by human beings,the tremendous productivity brought about by science,and the spirit,methodologies and norms formulated in scientific practice since the 17~(th)Century have long become essential elements of  相似文献   

14.
15.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6.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揭示了 CVD(化学气相沉积)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在磨损和破损状态下的不同的失效机理,并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于切削条件的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从并行工程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的并行 CAPP 系统.在特征建模的基础上,系统能够推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产生零件的特征向量图;利用加工知识库,通过动态规则匹配,系统可以确定特征的加工方法、加工参数及其加工顺序;通过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