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GDZ24A高精度地震仪是一种小型的24位地震仪器,广泛应用于浅层地震勘探,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系统稳定等优点。该仪器在野外使用中遇到了一些常见故障,结合在实际检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对这些故障现象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对策和解决方法,有助于操作人员更好的使用该仪器进行生产施工,并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渊  杨恒辉  张良 《石油仪器》2004,18(1):38-41
在工程勘查领域,利用反射波法进行浅地层勘查,以解决浅地层的构造问题、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造成的灾害问题等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GDZ24A 24位高分辨率浅层地震采集系统及配套的ESPSY 1.0版浅层地震反射波处理系统,其整体系统的实时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实际工程地震勘查在各个阶段可能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GDZ-48A浅层地震仪是一种轻便型、性价比较高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GDZ-48A浅层地震仪在微测井施工中的几项应用技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勘探中所使用的R24、NX-24浅层地震仪均配备了3.5英寸软盘驱动器,因计算机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3.5英寸的软盘目前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为了延长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寿命,我们对R24、NX-24浅层地震仪的软驱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设备可将数据通过USB接口输出到U盘,便于表层调查原始数据的拷贝输出.本方法对开发老型仪器的功能,发掘其应用潜力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朝辉 《物探装备》2005,15(4):283-286
通过对R24仪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并经过现场实验说明,两台R24浅层地震仪联机进行采集可以获得理想的采集资料,从而为浅层折射仪器的采集道能力的扩展提供了更广阔的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R24系列浅层地震仪电源电路主要是由电源模块组成。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5V电源模块的剖析,阐述其工作原理,对电路及其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G D Z24高精度数字地震仪具有精度高、便携、操作简单等特点,是目前应用于地震小折射的专用仪器。上述特点为其应用于V SP测井提供了可能。经过大量的试验和改进,该仪器已成为V SP测井的专用首选地面仪器。  相似文献   

8.
DDZ 24低速带地震仪是由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于1990年研制的最新产品。 DDZ 24低速带地震仪是一种采用微机技术开发的新型勘探仪器。可广泛用于石油、煤田地质、水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部门勘探浅层构造。具有信号增强、预检放炮,噪音监视、延迟选择、放炮参数的存储/调出、数据的输入/输出、故障、操作状态提示等功能。该仪器采用了16位80186 CPU和VLSI,使整机集成度高、功能强、功耗小、质量轻、  相似文献   

9.
GEO-X SYSTEM LTD是加拿大一家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施工和设备制造的公司。1971年成立以来曾经推出北美反映较好的ARAM8数字遥测地震仪。1993年底,该公司采用流行的24位Δ-∑ A/D模数转换器,集数据采集和现场质量控制与处理为一体,推出了新一代的ARAM24数字遥测地震仪。  相似文献   

10.
地震仪 9000系列12、24或48道信号处理地震仪可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打印地震数据。其主要特点包括: ·取得专利权的数字瞬时浮点放大器;  相似文献   

11.
李兆源 《石油仪器》2001,15(5):8-11
目前低速带初至时间的拾取多以人工拾取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经过对CDZ24地震仪记录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模型。并用TurboC编程,实现了CDZ24地震记录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解决了人工拾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勘探低速带静校正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目前三维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低速带静校正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低速带静校正处理情况,研制了出一种计算三维地震勘探低速带的静校正系统,简述了这种处理系统的原理,并对吉林油田某三维地震工区的低速带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实用性强,对改善地震剖面质量和提高信噪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目前三维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低速带静校正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低速带静校正处理情况,研制出一种计算三维地震勘探低速带的静校正系统,简述了这种处理系统的原理,并对吉林油田某三维地震工区的低速带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实用性强,对改善地震剖面质量和提高信噪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水网区基于小折射资料的激发分区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折射进行表层结构调查,依据解释的低,降速带速度和厚度进行激发井深分区设计是常用的方法,在水网区勘探常遇到潜水面以下的低速淤泥夹层,利用现有的小折射资料解释方法不能解释出这种夹层,使得这类地区小折射调查很难达到正确分区的要求,通过对小折射记录和地震记录的定量分析和对比,探讨了小折射资料属性,地震采集资料品质与表层结构的相关性,提出了综合利用小折射续至波资料进行表层结构调查的方法,并依据这些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最小静校正误差浮动基准面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准面是静校正计算中的一个最重要参数。静校正计算时一般假设射线在近地表附近为垂直传播,这种假设往往与射线实际传播的路径不符。如果选择不同的基准面,相应的速度分析和叠加结果也会不同。本文分析了静校正误差与基准面位置、低速带结构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和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浮动基准面对速度分析结果和静校正计算误差的影响,提出了最小静校正误差浮动基准面的确定方法。在此浮动基准面上求取的叠加速度仅取决于低速带底板下伏介质的速度,而与地形、低速带无关。利用此法做静校正,所获得的叠加速度可以直接用于时深转换;动校正后的时间均方差较小,有利于实现同相叠加。  相似文献   

16.
夏盐南三维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夏盐南三维工区地表条件复杂,低、降速带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为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分别用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和表层模型静校正方法提供了2套静校正量。由于该区折射层变化频繁,折射波难以追踪,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没能得到好的应用效果;表层模型法将微测井和小折射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静校正量的计算,加上控制点较多,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瑞雷面波调查表层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能量强、衰减慢,可利用时频分析理论来描述其频散分量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石油勘探中,所关注的地表结构可简化为低速带、降速带和高速基岩三层模型,面波的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基阶模态中,形成的频散特征相对简单。因此,利用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来调查表层结构是可行的,它具有中等尺度的探测能力。但石油勘探从激发到接收,都采取各种方式来压制面波,因而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①结合面波、折射初至波和微测井信息的联合反演;②地震记录中适合面波分析的炮检距范围、道间距与表层分辨率的关系;③排列横向地形起伏变化对面波传播规律的影响;④高保真提纯面波信号的方法;⑤运用时频分析提取频散曲线的方法;⑥针对三层结构的面波正反演方法。总之,充分利用地震记录中的面波信息调查表层结构将会为静校正量的计算和地震精确成像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型增粘剂GFZ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胍尔豆胶和植物淀粉的改性产品为原料,研制出了增粘剂GFZ。考察了剪切速率、GFZ含量、温度、体系pH值对GFZ溶液粘度的影响,并与其他增粘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量低的GFZ溶液属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GFZ含量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缓慢下降,具有很强的耐酸碱性,GFZ是一种高效低廉的新型增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