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电磁屏蔽是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电子仪器中的一些敏感元器件或敏感电路,必须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进行保护,以提高元器件的抗干扰性和整机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中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磁屏蔽的机理,着重介绍在电子仪器中对敏感元器件进行有效屏蔽的措施,对屏蔽效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举例说明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最后提出进行此类屏蔽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设备的结构特点,依据某型(ATR)加固机箱结构设计的电磁兼容性原理和电磁兼容要求,阐述了缝隙、孔、洞在机箱上对电磁屏蔽效果的影响。提出在结构工艺上保证机箱的电磁屏蔽和抑制电磁干扰的具体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机箱的电磁兼容超标问题。并由此对机箱电磁兼容特性进行了结果的验证,证明了采用屏蔽措施后对机箱屏蔽效果有了较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缝隙处的电磁泄漏直接影响着屏蔽体的电磁屏蔽效果,而对于需要经常拆卸、打开的屏蔽体而言,缝隙是必然的。本文简单分析了缝隙处的电磁泄漏及电磁兼容衬垫的屏蔽机理和屏蔽特性,着重介绍了电磁屏蔽衬垫的种类、特点、屏蔽效果、适用场合和安装方式,特别对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使用电磁兼容衬垫及电磁兼容衬垫应满足的使用条件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电和磁是互相关联的。每一台电子设备都不可避免电磁兼容问题。因此,为了使电子设备可靠运行,必须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电磁兼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屏蔽机理和屏蔽设计。  相似文献   

5.
石越  胡杨  董姝  吕翼  唐盘良  黄莹 《压电与声光》2015,37(6):1009-1011
采用屏蔽腔的方法解决L波段混频组件的电磁兼容问题,通过HFSS软件计算分析优化屏蔽腔的连接结构,对连接结构的分析找到一种适用于L波段的电磁屏蔽腔外壳设计。最终根据此设计加工出用于L波段混频组件的带电磁屏蔽腔的组件外壳,经过电路的装配与封装测试达到了解决组件电磁兼容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石越  胡杨  董姝  吕翼  唐盘良  黄莹 《压电与声光》2016,38(6):1009-1011
采用屏蔽腔的方法解决L波段混频组件的电磁兼容问题,通过HFSS软件计算分析优化屏蔽腔的连接结构,对连接结构的分析找到一种适用于L波段的电磁屏蔽腔外壳设计。最终根据此设计加工出用于L波段混频组件的带电磁屏蔽腔的组件外壳,经过电路的装配与封装测试达到了解决组件电磁兼容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磁屏蔽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磁环境污染的加重,对其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技术-屏蔽技术的研究也就越显得重要了.从电磁屏蔽技术原理出发,讨论了屏蔽体结构、屏蔽技术分类、屏蔽材料的选择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在电子设备实施具体的电磁屏蔽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用电磁屏蔽视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电磁兼容中的实际问题,在EMC设计中广泛采用电磁屏蔽技术,屏蔽材料的正确选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电磁屏蔽视窗作为一种阻挡电磁波、防电磁辐射、防信息泄露、抗电磁干扰的窗口透光屏蔽器件,品种十分丰富,用户须根据具体技术要求、设备结构特点、应用环境等合理选用,以解决窗口屏蔽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电磁噪声和电磁干扰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电磁兼容测量和实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强电磁兼容技术方面的研究.早期的电磁兼容辐射发射和敏感度测量在开阔场进行,但是随着环境电磁噪声的不断增强,很难找到符合标准的开阔地,近年来,屏蔽测量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讨论了电磁兼容测量中屏蔽测量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屏蔽测量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随着各国对电磁环境重视程度的增加,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化,电子元器件对电磁兼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线电缆的电磁屏蔽效果,减小电磁干扰也越来越受到电线电缆行业的关注。为此主要对电磁波、电磁干扰、屏蔽机理、屏蔽设计、屏蔽材料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