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菜籽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从菜籽脱臭馏出物中浓缩维生素E的方法。在对样品酯化方法、萃取压力、萃取分离温度、流量等参数进行初步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其优化参数为首先在15Mpa、萃取温度60℃、分离温度场60℃-60℃-60℃-60℃,流量15kg/hr下萃取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再升压至20Mpa、萃取温度40℃、分离温度场40℃-55℃-70℃-80℃、流量25.0kg/h的条件下直接从菜籽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浓度达到17%以上的维生素E。 相似文献
2.
3.
4.
超临界流体萃取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处理工艺是超临界萃取维生素E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尿素包合、酯化、醇解及脂肪酶处理等前处理工艺的介绍,让大家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双柱逆流萃馏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探讨了超临界CO2双柱逆流萃馏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萃馏产品进行了理化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萃取柱柱压采用20MPa,柱温40℃,CO2流量14L/h,进料位置为柱第3节;精馏柱柱压采用12MPa,柱温40℃-85℃,C02流量12L/h,进料位置为柱第3节。验证实验表明,精馏柱底可获得58.41%的天然维生素E浓缩物。通过萃馏产品的HPLC、原子吸收光谱、GC-MS以及黏度分析,并与分子蒸馏产品进行比较,表明超临界CO2双柱萃馏技术是替代现行浓缩天然维生素E技术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几种携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维生素E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目的:本文研究了甲醇、乙醇及混合醇(甲醇:乙醇=2:1)作为携带荆,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维生素E的影响从而确定维生素E提取的条件。实验方法:选用甲醇、乙醇及混合醇(甲醇:乙醇=2:1)作为携带剂,比较维生素E的含量、萃取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目标萃取物的质量。实验结果:4%的混合醇的萃取效果最好,可使VE的含量提高到50%~55%,提取时间减少了28.6%,其中所含VE的含量40%以上的目标萃取物的质量提高了31%,提取时间减少了33.3%,使VE含量40%以上的目标萃取物的质量提高31%,提取时间减少了28.6%,其中所含VE的质量提高了0.55倍。实验结果:此三种携带荆都缩短了提取时间,但对维生素E的含量、目标萃取物的质量及其中VE的质量的影响,却因所用携带剂的量不同,而有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9.
几种功能性植物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出的葵花籽油、南瓜籽油、山楂籽油和省沽油籽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进行分析。植物油的萃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然后用GC-MS方法分析,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同时测定四种植物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6.4%~10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测限在2.0~2.5 mg/L之间;四种植物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mg/g):0.30和1.22(葵花籽油),1.98和0.50(南瓜籽油),2.92和2.31(山楂籽油),65.23和27.60(省沽油籽油);其中省沽油籽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含量远远高于常用食用油。 相似文献
10.
不同萃取条件对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SFE—CO2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以小麦胚芽为试验材料,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麦胚中提取了天然维生素E。结果表明: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超临界CO2适宜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8 ̄35MPa、萃取温度40 ̄45℃,CO2流量2mL/min,萃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1.
12.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VE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 萃取小麦胚芽中天然V_E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萃取压 力、温度、时间、CO_2流量、小麦胚芽水分含量、粒度和V_E 的种类及结构特征等。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和 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天然V_E的萃取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 系,并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9~36MPa、温 度为38~40℃、时间为2~3h,CO_2流量16kg/h,小麦胚芽 水分含量5.0%,粒度20~30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沙葱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沙葱种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葱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4因素对沙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45℃、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35kg/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5.00%。利用GC-MS对沙葱籽油分析,发现沙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3.24%)和油酸(15.99%),占脂肪酸总量的86.65%;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93%)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13.35%。用常规方法对沙葱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沙葱籽油各项理化指标均良好,产物纯度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