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莱州湾凹陷中央构造带油气藏分布具有"纵向上分层,平面上分带"的特征。为研究同一构造带上油气藏分布差异性,利用前人对断层封闭性评价的方法对莱州湾凹陷中央构造带上控藏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并采用了地球化学手段和盆地模拟手段将构造演化史与其油气成藏史相结合,厘清了莱州湾凹陷中央构造带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活动史与油气充注过程相匹配是莱州湾凹陷中央构造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早期活跃的断层活动有利于油气的向上运移聚集成藏,晚期活动较弱的断层相对利于油气的保存;不同断层封闭性的差异导致了油气藏平面上分布的差异性,同一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不同控制了油气纵向的分层性。在勘探过程中应结合断层的封堵性来确定勘探目的层位,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齐全且厚度较大,油气多源多期成藏,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基础,但一直未获得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研究认为,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其良好的静态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改造或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成为关乎该区海相油气勘探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要素。为此,从构造运动与烃源岩条件、盖层特征、岩浆活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对该盆地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多期构造事件造就了该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2个主要阶段(中—古生代海相盆地稳定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构造变格与成盆阶段)控制了区域烃源岩的发育及演化,呈现出差异性油气保存的特点;(2)相对较弱的构造改造及品质较好的厚层烃源岩发育、纵向上良好的盖层封盖性能、较弱的岩浆活动、相对封闭性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有利区需要同时具备的前提条件。结论认为:该盆地中部的崂山隆起构造稳定、断裂活动及岩浆活动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为优越,发育多个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且生储盖组合完整的大型构造圈闭,是该区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最为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3.
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油气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叠置于新生代盆地之下,其成盆背景复杂、后期改造强烈,且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聚散、破坏、再聚集成藏过程,故烃源岩生烃潜力和储层、圈闭保存条件,是决定该中生代残留盆地油气能否成藏、是否具有油气资源前景的关键,因此,对于中生代残留盆地的油气地质研究思路及油气勘探技术方法,应不同于新生代盆地的传统方法,应采用多种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来恢复残留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地层剥蚀厚度,建立地层沉积充填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排烃史,借助接近地质条件下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手段,分析确定中生界烃源岩产烃率、生烃量及生烃强度,评价生烃潜力,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条件,对其油气资源前景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方可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已往的以构造划分为基础的盆地、区带、圈闭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动力学的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圈闭评价体系,在一个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基于动力学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采用3种方法构造盆地数字模型(人工井,构造剖面、平面构造图),通过恢复盆地的地史,热史,成熟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可以完成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的全系列模拟评价,也可以单独进行某一单元的模拟评价,将该系统应用于松辽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法从盆地构造发育史和沉积演化特征入手,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油气藏动态分析的方法,对条3井稠油的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目的分析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的形成条件,为盆地今后的油气勘探指明方向。结果三塘湖盆地条3井稠油来自盆地东部的二叠系烃源岩;区域不整合面和逆冲断裂系统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早期及同期形成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晚期较弱的构造活动为油气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结论三塘湖盆地目前勘探的方向,一是衣盆地东部二叠系烃源岩沉积中心与条3井间的运移通道附近;二是在盆地南部与条3井北断层相当的逆冲(掩)断层下盘。  相似文献   

6.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盆地内经山前带至盆地边缘,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增强,山前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普遍在1 200~3 000 m;根据方解石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推测该区存在两期古流体活动,分别对应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大气水下渗影响较弱,海相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烃类的保存;喜马拉雅山期海相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保存条件变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江陵凹陷盆地模拟的最新成果,以传统的石油地质研究方法对控制油气形成的油源、储层、构造、保存、成油配套史五项基础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风险评价,最后利用计算机对五项地质信息进行叠合处理,从而得到一张江陵凹陷油气富集及勘探风险平面变化图。近期勘探实践证明:该图的油气富集带预测、勘探风险评价准确度高,可信度大,对今后该区域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应用、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油气保存单元的概念与评价原理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油气保存单元"是一个盆地内部三度空间上封闭流体的含油气地质单元。根据其空间结构特点与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可以将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为继承型、改造型与重建型等3种基本类型。通过对封盖层和断层的封闭性能与封闭时间的匹配分析,以及对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与水文地质作用等关键事件的研究,可以划分油气保存单元。结合盆地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以深入剖析油气保存单元内部的成藏要素与成藏作用,从而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楚雄盆地为例,通过对7个油气保存单元的分析与评价,优选出东山、中和-大姚与永仁等3个有利的油气保存单元。  相似文献   

9.
焉耆盆地油田水与油气聚集保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焉耆盆地油田水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变化规律研究,阐述了油田水中元素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相关的一些特征,并依据油田水无机组份、化学系数以及总矿化度等因素,将焉耆盆地划分为四个水文地质区带。其中宝中、宝北三工河组为阻滞带,地层封闭性强,油气藏保存条件好;本布图构造带、种马场构造带、宝南区块为缓慢交替带,油气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中,要系统地研究储层流体系列(天然气、原油、沥青及水中有机质)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演化与氧化、破坏与保存等储多方面信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赋存特征。当将它们与形成上述特征的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史、埋藏史、沉积成岩史、孔隙发育史、油气史)动态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发现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有效性,并进而可以获得盆地油气有效成藏期及有效成藏组合的有用信息,从而为现实的油气勘探服务。  相似文献   

11.
延吉盆地断裂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延吉盆地的断裂特征和成盆历史,结合区域构造特点,研究了断层的形成及演化历史;利用对接概率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断层两盘侧向封闭特征,根据断面压力计算了断层垂向封闭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地延吉盆地各断层进行了半定量封闭性 评价。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巴楚凸起是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巴楚凸起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其中海西和喜马拉雅运动对其油气藏形成十分重要。通过对其构造发育史、构造单元和断裂体系的详细研究,认为,巴楚凸起油气分布以复式油气藏为主体,其形成与断裂、储集岩体、不整合面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配合有关;断裂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运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二连盆地群由51个相互独立、具有相似构造演化史的小断陷湖盆(凹陷)组成。根据这些凹陷的沉积发育特征及凹陷的内部结构特点,将它们划分为4种结构类型:单断断槽式,单断断超式,双断地堑式,双断地垒式。凹陷结构与油气分布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建立了4种类型凹陷结构的成藏模式:单断断槽式以断槽为中心,油气近似环状分布;单断断超式油气主要向缓坡运移,形成比较单一的斜坡复式油气聚集带;双断地堑式主要在滑塌背斜近生油洼槽的一侧聚集,在最靠近主生油洼槽的断隆带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双断地垒式凹陷中,发育由大型构造地层及小断块圈闭油气藏组成的中央地垒复式油气聚集带。图5参2(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历史分析等新方法,从动态和演化的角度研究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规律;从构造运动(主要包括剥蚀作用、断裂-破碎作用),大气水下渗作用等对油气藏破坏的时期、程度、方式和油气的再运移、聚集、散失的机理等入手,分析了盆地演化过程中油气保存条件演变的地下流体化学-动力学的行为响应特征,总结了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破坏因素的主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对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及上覆盖层的影响,应用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保存体系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构造演化与隆升剥蚀、断裂构造作用、岩浆活动、水文地质条件、盖层的有效性等,对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1)下扬子区上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点;(2)下扬子区油气保存条件分为3类:句容—黄桥地区、海安凹陷中北部为Ⅰ类(有利)保存区;苏北盆地(东台—大丰地区、射阳地区、宝应—金湖南地区、姜堰—海安地区)、苏皖南地区(无为地区、望江—潜山地区、句容—常州地区)为Ⅱ类(较有利)保存区;下扬子其他地区为Ⅲ类(差)保存区。  相似文献   

16.
汤原断陷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分析构造格架出发,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根据断裂分布、活动特征、形成机理和控制作用,总结出七种成因类型的断裂,建立了八种断裂发育模式,识别出五个级别的断裂。认为本区断裂发育具有继承性、阶段性和差异性三个基本特征,最后总结出断裂控制油气运聚成藏的6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封闭断层的试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不完全‘镜像’反映”新方法.应用该方法解决了非封闭断层的试井解释问题.该方法不仅能够确定测试井到断层的距离,同时能够确定断层的导流能力.本文还定义了断层有效连通厚度和断层连通度的新概念.研究结果对油气藏描述、油气藏数值模拟以及油气田开发工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ϲ㴹�����������о���������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断层面除受上覆地层重力的作用外还要受到区域主压应力的作用。在考虑断层面所受上覆沉俄和和区域主压应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断层面压力和断移地层性质)的深入分析,根据泥质岩塑性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利用断层面压力大小,探讨了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汪家屯气田W1、W2、W3、W4断层和长春岭背斜带三站气田S1、S2、S3、S4断层的垂向研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不同部位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不同时期输导油气能力及其配置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伴生裂缝发育部位和评价其输导油气能力,确定断裂伴生裂缝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较强部位;通过确定断裂凸面脊和评价其输导油气能力,确定断裂凸面脊输导油气能力较强部位,二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断裂不同时期输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