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与燃烧过程计算机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包钢带钢厂加热炉具体情况,对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加热炉数学模型数据库为基础,开发与研制出了包钢带钢厂加热炉燃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构造炉温控制模块与空燃比优化控制模块,实现加热炉的优化燃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包钢带钢厂加热炉实际情况,以计算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由数据采集与处理、燃烧控制、钢坯优化加热、压力调节、事故报警与自动保护、驱动执行机构、人-机对话等控制模块子系统构成,采用工控组态软件(MCGS)开发人机接口可视化界面,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运行可靠、便于升级扩充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实现了加热三维数学模型的在线控制,开发和研制的加热炉优化烧钢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包头钢铁公司带钢厂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框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开发了三维非定常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包钢多旋流平焰烧嘴步进式加热炉内的冷态流动场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并与无旋流烧嘴加热炉内场进行了比较,发现多旋流烧嘴加热炉内的流场分布更加合理,且与生产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对生产实际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热炉是热连轧生产线重要设备,近年来基于现场总线分布式测控系统在连续轧钢生产线中应用越来越多,郑州热轧带钢厂加热炉采用现代蓄热燃烧技术的蓄热式加热炉,本文介绍其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分布式测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功能,重点讨论加热炉回路控制方案和故障连锁分析应用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围绕生产线上辊底式加热炉的功能,对结构设计中炉长确定、燃烧系统控制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国产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加热炉的生产特点建立了一个加热炉内钢坯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得到了工业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其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并分析了加热炉各操作参数对钢坯加热过程的影响,为开发加热炉控制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在加热炉优化烧钢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保证生产的安全而开发的压力调节,事故报警与处理模块,为克服实际生产过程中执行机构的不良工作状态,保证计算机控制过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而开发的驱动执行自校正模块;同时还介绍了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数据输入与输出模块。  相似文献   

9.
结合马钢2250热轧加热炉生产以及维护中积累的经验,本文讲述了加热炉均热段控制方式调整、加热炉的出钢方式改进,以消除脉冲控制给加热炉带来的副作用,使之更好地为轧机提供合格板坯。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加热炉优化烧钢计算机控制系统中 ,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而开发的压力调节、事故报警与处理模块 ;为克服实际生产过程中执行机构的不良工作状态 ,保证计算机控制过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而开发的驱动执行自校正模块 ;同时还介绍了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数据输入与输出模块  相似文献   

11.
型钢加热炉上料系统包括上料台架(横移小车、电动推头、液压推头)、输送辊道、测长、定位和入炉控制等,上料系统是加热炉控制环节的重要设备,上料系统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加热炉的生产节奏和生产效率。上料系统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满足自动上料,自动检测坯料的重量、长度、定位和传送坯料,系统根据加热炉的实际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坯料的装炉。结合加热炉的工作特点,采用旋转编码器和光栅检测器对坯料进行在线测长、定位,使得加热炉坯料控制精度控制方式更加合理,大大地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效率,从而有效地满足后续生产工艺的需求,加快生产过程的节奏。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度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大面积热管采暖系统可行性简介专利号:89220009·X91103204·5一、技术特征与用途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采暖设备,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将采暖系统加热炉和散热器组成一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形式,然后在系统中充灌一种化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当前连续退火钢卷调度问题生产与能源耦合的现状,针对考虑能耗的连续退火钢卷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最小化能源和生产切换费用之和为目标,同时决策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和钢卷的调度方案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与传统的两阶段决策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和钢卷的调度方案进行比较,验证了生产与能源协调调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板坯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现场拖偶实验确定了板坯加热的边界条件,并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板坯加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热炉预热段炉温、板坯入炉温度有利于缩短板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提高加热炉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换热式分离式热管供暖系统专利申请号:94107287·8一、技术特征和用途为使分离式热管采暖系统,用于集中供暖,发明人设计研制了换热式分离式热管供暖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将直热式分离式热管采暖系统的加热炉用一种热管换热器代替,将热管散热器分置于各个房间中...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原镁砂加热炉体积、热效率、耗能及环境等各项指标,采用等强度对流和二次燃烧原理,对镁涛加热炉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造。使新型镁砂加热炉比旧炉横截面积减小4.4倍,高度减小2.6倍,产量提高3-5倍。节煤33-50%,生产环境大大改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新型镁砂加热炉在耐火材料生产、建筑行业砂石料加热及其他颗粒的物料干燥加热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田采油井口立式圆筒形管式加热炉存在的多方面缺陷,改为炉型水套炉间接加热,克服了原来采油井口生产中加热炉存在的问题。可使热效率高,节能环保,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本文对比分析了采油井口新式炉型水套炉与原来立式圆筒形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石油化工炼油厂常减压装置换热器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换热器泄漏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减少因常减压装置换热器泄漏引起的装置停工和安全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PLS方法的软测量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神经网络(neurals network, NN)逼近策略,由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方法拓展得到非线性的PLS-NN方法,构造了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神经网络权值矩阵学习规则.以具有3个质量变量、26个过程变量的轧钢加热炉中钢坯温度分布的检测为例,利用两组实际的运行操作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求解和验证.与线性PLS及机理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PLS-NN模型的估计误差最小(比例大约为1∶1.7∶2.8).运用PLS-NN模型进行了轧钢加热炉生产操作条件的模型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热炉各燃烧段的燃气流量的变化对加热炉生产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微型换热器的设计与工业生产有关,具体针对离心机的冷却换热系统提出三种核算万案,并重新设计微型换热器,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