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硝酸铁为铁源,吐温40(T-40)为介孔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Fe2 O3-SiO2/T-40杂化干凝胶.对干凝胶进行温和炭化处理,焙烧后得到介孔Fe2 O3/SiO2催化剂.采用介孔Fe2 O3/SiO2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环己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考察了环己醇/乙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王珩  牛古丹 《化学与粘合》2007,29(4):265-268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通过对染料罗丹明B的超声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催化剂的组成、用量、酸度、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罗丹明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4gH,PW12O40的TiO2溶胶浸渍在11gSiO2上的催化效果最佳.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2g.初始罗丹明B溶液的pH为1时,反应速率最快.催化剂经活化处理后,重复使用6次,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达95.65%.相同条件下比较H3PW12O40-TiO2/SiO2和TiO2/SiO2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发现,H2PW12O40可显著提高TiO2超声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3.
油酸相转移催化氧化制备壬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河远  陈静  童进 《化学试剂》2005,27(2):65-67,108
以5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钨化合物为催化剂,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为相转移试剂的条件下,考察了油酸氧化制备壬二酸的催化反应活性。探讨了不同含钨催化剂、相转移试剂、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体系中N与W物质的量比与反应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油酸在磷钨酸/(50%H2O2)/TOMAC组成的催化体系作用下,控制磷钨酸用量为油酸投料质量的2.0%~3.0%,nN:nW=0.6:1,反应温度为95~100℃,反应时间为8h时,反应转化率为100%,对壬二酸的选择性达到91.5%。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步浸渍法制备硅胶负载磷钨酸铯(Cs2.5H0.5PW12O40)催化剂催化合成药物中间体2-乙酰噻吩.运用IR和XRD测试技术进了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表征,考察了Cs2.5H0.5PW12O40负载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2-乙酰噻吩合成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s2.5H0.5PW12O40和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保持H3PW12O40的Keggin结构不变,且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中Cs2.5H0.5PW12O40主要聚集在SiO2载体表面.优化合成2-乙酰噻吩的工艺条件为:30%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用量为3%(以总物料量计);噻吩与乙酐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75~80℃;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所选择的条件下,2-乙酰噻吩的收率达94.6%~96.8%,选择性达99.8%~99.9%.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介孔SiO2/Al2O3催化剂,用于g-戊内酯脱羰基制丁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丁烯生成的影响,并分析了g-戊内酯脱羰基制丁烯的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SiO2/Al2O3的平均吸附孔径为6.8768 nm, BET比表面积达398.4 m2/g,催化剂表面存在Lewis和Br?nsted酸位;在350℃、催化剂用量为g-戊内酯量的5%(w)、反应4 h的条件下,g-戊内酯的转化率在99%以上,丁烯产率最高达97%;反应机理为,在SiO2/Al2O3作用下,g-戊内酯先开环生成戊烯酸,戊烯酸发生a和b碳裂解生成丁烯和CO2.  相似文献   

6.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所形成的柱状胶束为模板,ZrOCl2·8H2O,SnCl4·5H2O为原料,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ZrO2/SnPO2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等温线等的测定,研究ZrO2/SnO2复合催化剂的孔结构.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复合催化剂具有介孔结构.用BET(Brunauer-Emmett-Teller)法计算得到的产物比表面积为190.2 m2/g.由BJH(Barret-Joyner-Halenda)法计算的介孔大小平均值为17.04nm.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H4SiW6Mo6O40/SiO2为催化剂。探讨H4SiW6Mo6O40/SiO2对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系统地研究了水杨酸和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SiO2是合成乙酰水杨酸的良好催化剂,固定水杨酸用量为0.015 mol,在n(水杨酸)∶n(乙酸酐)=1∶2.0,催化剂用量为0.3g,反应时间15min的最佳条件下,乙酰水杨酸的收率可达75.1%。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H4SiW6Mo6O40/SiO2为催化剂,乳酸和正戊醇为原料合成乳酸正戊醑.探讨H4Siw6Mo6O40/SiO2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SiO2是合成乳酸正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固定乳酸的物质量为0.1mol,n(乳酸)∶n(正戊醇)=1∶2.5,催化剂用量为0.6g,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5mL,反应时间40min的最佳条件下,乳酸正戊酯的收率可达75.2%.  相似文献   

9.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负载KNO3后经过煅烧,制得K2O/SBA-15固体碱催化剂.通过XRD和BET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K2O/SBA-15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K2O负载量为2%,n(醇)∶n(酸)2∶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0...  相似文献   

10.
纳米H_3PW_(12)O_(40)/SiO_2复合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正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烈  谭丽泉 《应用化工》2011,(12):2179-2181,2192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负载磷钨酸,以冰乙酸、正己醇为原料,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催化剂循环使用的情况。实验表明,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是合成乙酸正己酯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优合成条件为: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用量约为反应酸醇配料总质量的2.5%,酸醇配比为1∶1.4,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130℃,产率达89.72%。  相似文献   

11.
针对磷钨酸比表面积小和不易回收利用等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磷钨酸负载量的H3PW12O40/SiO2固体酸催化剂,用XRD和N2-吸附对H3PW12O40/SiO2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苯甲醛和甘油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磷钨酸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H3PW12O40/SiO2固体酸是平均颗粒在(20.9~26.4)nm的无定形催化剂,在苯甲醛甘油缩醛的合成中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最佳条件:焙烧温度500℃,H3PW12O40负载质量分数10%,催化剂用量0.5 g,n(苯甲醛)∶n(甘油)=1∶1.1、甲苯15 mL,反应时间2.0 h。最佳条件下,苯甲醛转化率达99.2%。H3PW12O40/SiO2固体酸催化剂独特的Keggin阴离子结构和表面酸中心、高比表面积和准液相在苯甲醛和甘油的缩合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二水合钨酸钠与不同配体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相转移剂作用下,用30%的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探讨了反应装置、催化剂用量、配体用量、相转移剂用量、反应时间、冷却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即磷酸为配体,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220 mmol 30%H2O2氧化50 mmol环己烯,且n(Na2WO4...  相似文献   

13.
秦磊  刘少文  程娟  陈文 《工业催化》2014,22(4):316-322
对钒铌氧化物催化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进行研究,考察V2O5、Nb2O5及其混合物和工艺条件如乙二醛浓度、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NO3+NaNO2+Nb2O5体系中,在乙二醛质量分数20%、催化剂用量1 g、反应温度318 K和反应时间2 h条件下,乙二醛转化率为82%,乙醛酸选择性为79%。以SiO2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b2O5/SiO2催化剂,采用N2等温吸附-脱附和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Nb2O5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2O5能提高硝酸催化氧化乙二醛体系中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选择性,Nb2O5/SiO2比纯Nb2O5的催化效果更好。HNO3+NaNO2+Nb2O5/SiO2体系中,在催化剂用量5 g、活性组分Nb2O5负载质量分数18%和反应时间2 h条件下,乙二醛转化率为85%,乙醛酸选择性为87%,Nb2O5/SiO2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Ni-Zn/γ-Al2O3催化剂,用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废水,研究废水初始pH、二氧化氯加入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H酸废水TOC去除率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pH为中性偏碱性范围,V(二氧化氯)∶V(废水)=0.20,Ni-Zn/γ-Al2O3催化剂的加入量为20 g·L-1,反应时间60 min,Ni-Zn/γ-Al2O3催化剂能连续使用7次而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对H酸废水的TOC去除率为75.94%,与单独化学氧化效果相比,TOC去除率提高了191%。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WO3-SnO2用于催化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适宜制备条件为n(WO3)∶n(SnO2)=1∶2,500℃焙烧3h,采用IR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30%H2O2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己二酸适宜合成条件为:环己酮100mmol,催化剂1.25g,30%H2O250mL,回流反应5h,己二酸收率达82.5%。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WO3-SnO2的催化活性高于WO3。此外,若将WO3-SnO2进行镧改性后,催化活性虽不及WO3-SnO2,但可有效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以环己酮和30%H_2O2为反应物,钨酸钠为催化剂,采用对甲苯磺酸为配体催化合成了己二酸。考察了反应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配体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n(环己酮):n(H2O2):n(钨酸钠):n(对甲苯磺酸)=1:4.45:0.02:0.025,反应6h,己二酸收率达71.2%。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廉价硅酸钠与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复合模板剂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并利用吸附相反应技术合成了WO3/SiO2复合催化剂。用XRD,T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油酸的催化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锡掺杂钨基催化剂SnO2/WO3,用于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30%H2O2用量、反应时间、酸性配体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己二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为n(W)∶n(Sn)=1.8∶1,500℃焙烧4 h。当反应条件为:100 mmol环己酮,1.0 g催化剂SnO2/WO3,50 mL 30%H2O2,反应5 h,己二酸收率78.4%。SnO2/WO3催化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具有较为理想的催化活性及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9.
金烈  谭丽泉 《陕西化工》2011,(12):2179-2181,2192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负载磷钨酸,以冰乙酸、正己醇为原料,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催化剂循环使用的情况。实验表明,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是合成乙酸正己酯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优合成条件为: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用量约为反应酸醇配料总质量的2.5%,酸醇配比为1:1.4,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30℃,产率达8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