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拉尔基发电总厂甲、动侧阴阳离子交换器为无锡锅炉厂生产的顺流再生固定床设备,1981年投产。设备内部进水装置采用十字管,底部配水装置采用石英砂垫层加穹形多孔板。由于顺流更生酸、碱耗高,出水质量低于逆流再生,所以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在不增加多少资金的条件下,将顺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改造成逆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1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的区别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还原液和水流方向都是自上而下的流动。新鲜的还原液首先与上部树脂接触,使上部树脂再生得比较彻底,再生度也高,当还原液流到下部树脂层时再生液的浓度不仅低…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完成了28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细骨料取代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再生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要高。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阴阳离子交换器不同比耗的再生试验,确立了阴阳离子交换器充分再生和经济再生比耗。经过分析比较,认为在再生比耗,酸、碱耗,平均制水量,生产1000t除盐水自用除盐水量这几项经济指标上,经济再生比充分再生更经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根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再生混凝土抗弯梁的刚度符合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刚度特点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含量影响再生混凝土梁刚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2017,(6)
介绍了中国再生铅资源和回收现状,对比分析了再生铅的各种回收技术,提出了再生铅回收绿色冶金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陈凡  党志军 《陕西电力》2006,34(4):50-53
汽轮机油旁路再生新技术,可以成倍提高运行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再生汽轮机油主要有水分、酸值、破乳化度和颗粒度四项指数要求.旁路再生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的性能.极性硅铝吸附剂的吸酸量是小硅藻土的4.6倍,再生后油品破乳化度达到8 min.  相似文献   

7.
评价与修正再生工艺的新方法(再生曲线的绘制及其分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王忠谦1问题的提出离子交换器的再生效果,受再生液流速、浓度、再生剂量等参数共同制约,同一台交换器,随运行时间的增加,有的树脂由于被污染而板结,有的源水水质变化,有的温度变化,这些变...  相似文献   

8.
对活性炭的再生方法进行了分类,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再生、化学再生法中的氧化再生和物理再生法中的分解再生,这3类方法可有效去除各类有机污染物,因此通用性较好,较适用于水处理中煤基颗粒活性炭(CGAC)的再生。对相关再生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改进、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水中污染物种类的多样化以及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O3-BAC)的大规模使用,指出在未来进行CGAC的再生研究时,应结合不同再生方法的优点进行创新,同时进一步加强饱和BAC再生的研究工作;并以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热再生方法的技术与经济参数为参照,对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进行烟气脱硝,所用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有必要对使用过的旧催化剂进行再生。采用7种不同配方的再生液分别对典型的旧催化剂进行动态再生,对再生后的旧催化剂进行脱硝效率和SO2/SO3转化率试验,并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新催化剂及再生与否的旧催化剂试样进行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分析,以评价各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和分析催化剂催化效率下降的原因。研究表明,旧催化剂经最佳配方再生液再生后,脱硝效率可增至72.2%,较再生前提高10%,达到新催化剂脱硝效率的92.8%,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某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电厂1号、2号机组抗燃油相继出现颜色变深、泡沫特性指标超出DL/T 571—2007《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要求等问题。为此对抗燃油进行油质全分析试验及油泥析出试验,发现油质发生劣化。首先在试验室进行了小型的吸附再生试验,采用6%吸附剂对抗燃油进行再生处理,得到较好的效果;然后在现场采用再生脱水装置对抗燃油进行再生处理试验,处理后油质达到新油标准。1号、2号机组抗燃油经再生处理后已运行1 a,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电动车能量再生系统数学模型,研究并比较了四种能量再生控制策略的系统性能,对能量再生装置对系统的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总结3个逆流再生固定床技术改造的典型案例,对其工艺选型提出以下建议:直径大于2.2m的逆流再生单室固定床,应选用气顶压逆流再生工艺,相应地应采用大阻力中间排水布水装置;无顶压逆流再生工艺仅适用于原水含盐量较低,且设备直径小于2.2m的情况。双室阳床在水源中的碳酸盐硬度大于总阳离子含量的30%时运行效果良好;选用双室床时,当水源含盐量较低,可选用高流速双室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利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大量的混凝土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拆除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废弃混凝土再利用就成为全世界热点问题。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处理方式为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采用劈裂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抗拉破坏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裂纹的部位主要在2个部位:1)再生粗骨料和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2)再生粗骨料的自身薄弱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受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与粗骨料母体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替代率减少、母体混凝土强度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性能表现良好。文中的研究成果可指导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油旁路再生新技术,可以成倍提高运行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再生汽轮机油主要有水分、酸值、破乳化度和颗粒度四项指数要求。旁路再生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的性能。极性硅铝吸附剂的吸酸量是小硅藻土的4.6倍,再生后油品破乳化度达到8min。  相似文献   

15.
变压器油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温度、电场、气化等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后,化学性能逐渐劣化,散热性能和介质强度逐渐降低,一般运行八至十年即需再生,以恢复其原有性能。目前再生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油加热至90~110℃,用硫酸处理,用白土精制;一是静电再生。这除需要25kv的直流静电没备外,仍需将油加热至65℃,而且还离不开硫酸、白土。我段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大胆试验,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一种常温再生的办法,为废变压器油再生开创了一条新路。现将常温再生的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燃油在线再生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兆宣  李烨峰 《热力发电》2003,32(10):86-89,94
再生抗燃油有酸值、水分、电阻率和颗粒度4项指标要求,对抗燃油在线再生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的性能。极性硅铝吸附剂的吸酸量是小粒硅藻土的4.6倍,用其再生后油的电阻率比用小粒硅藻土提高约6倍。采用抗燃油在线再生新技术——极性吸附再生脱水装置,可以成倍提高运行抗燃油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广东沙角C电厂3号机组上应用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基于醇胺类溶液的化学吸收分离燃煤电厂烟气CO2技术能耗高的问题,对新型混合胺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进行研究,以期大幅度降低再生能耗。文中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作为再生装置。混合胺吸收剂是以乙醇胺(MEA)为基础,添加羟乙基乙二胺(AEEA)、三乙烯四胺(TETA)、二乙烯三胺(DETA)、2-氨基-2-甲基丙醇(AMP)、哌嗪(PZ)、N-甲基二乙醇胺(MDEA),按30%质量分数配比而成。实验研究了不同吹扫蒸汽流量,不同再生温度对于混合胺吸收剂再生特性的影响,并将混合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能耗与传统热再生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在80℃再生温度条件下,15%MEA+15%MDEA混合吸收剂再生程度最高,为45.9%;20%MEA+10%AMP混合吸收剂的再生传质速率为1.34 mol/(m2h),相比30%MEA提高了63.4%。再生能耗方面,70℃再生温度并且不考虑吹扫蒸汽作用下,20%MEA+10%AMP的再生过程电耗最低,仅为732.6 kJe/kg(CO2)。综合再生程度,再生传质速率以及再生能耗表现,可以看出MEA+AMP系列混合吸收剂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飞  丁卫红 《热电技术》2002,(4):49-49,51
通过国祯太平洋公司离子交换器运行期间,出水水质,再生酸,碱耗的变化,分析了影响无顶压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出水水质差,酸、碱耗大的原因,及改善出水水质,降低酸、碱耗所采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树脂逆流再生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  叶春松  范圣平  钱勤 《中国电力》2003,36(12):21-24
利用正交设计,通过工业试验,对影响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工艺的进酸浓度、再生液流速、停止进酸时的中排废酸浓度进行优化组合,确定了阳床树脂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设计了一种通过控制中排再生废液浓度以确定再生进酸碱量的可操作性方案,以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并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数学分析,建立了确定最佳中排再生废液浓度的数学模型,实践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国债资金垂青有色金属再生行业──江苏拟建10万t再生铅生产线@马永刚$江苏春兴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