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数值仿真分析了利用高非线性光纤(HNLF)的交叉相位调制(XPM)效应实现归零(RZ)码到非归零(NRZ)码的转换,并讨论了RZ信号占空比、光纤色散对转换后NRZ信号Q因子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转换后NRZ码的Q值受输入RZ信号占空比的影响;而且RZ信号与连续的探测光之间的色散差也严重影响转换后NRZ信号的Q因子值.  相似文献   

2.
偏振模色散所致光纤链路传输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辉 《激光技术》2009,33(4):397-399
为了研究偏振模色散所致光纤链路传输损伤,采用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法数值分析了1阶和2阶偏振模色散对光纤链路中非归零码、归零码及啁啾归零码脉冲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造成光纤链路性能的严重恶化,成为限制其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工作速度的提高,高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更大;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其中啁啾归零码略优于归零码,而归零码优于非归零码。  相似文献   

3.
CS-RZ码在高速系统中传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介绍了栽波抑制归零码(CS-RZ)的产生机制及其优良的传输性能,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比较了CS-RZ、非归零(NRZ)和归零(RZ),这三种码在40Gbit/s速率下的传输性能.CS-RZ码抗自相位调制(SPM)比较好,而且有高的色散容限.从色散容限和SPM容限的角度来说,CS-RZ码是一种最好的调制格式.  相似文献   

4.
40Gb/s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同码型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码型的选择是决定系统传输质量和光谱效率的主要因素。码型的选择和信道速率、信道波长间隔、光放大器的选择、光放大器放置间隔、光纤的类型、色散管理策略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分析了非归零码(NRZ)、归零码(RZ)和载波抑制归零码(CSRZ)码型的产生方式及特点。采用单信道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方式对三种码型进行了40Gb/s的100kmG.652光纤通信传输实验。比较了三种码型的系统传输持性、最佳入纤功率和不同入纤功率下的功率代价:载波抑制归零码最佳入纤功率为9dBm,功率代价小于非归零码和归零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色散补偿条件下,载波抑制归零码比归零码和非归零码有更优的非线性容忍度。  相似文献   

5.
对传输容量为16×40Gbit/s、传输距离为500~2 000km的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调制方式(CSRZ(载波抑制归零)码、DRZ(双二进制归零)码和MDRZ(改进的双二进制归零)码)、不同色散补偿方案(前置、后置和中间色散补偿)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超过1 500km后,MDRZ码能够很好地抑制FWM(四波混频)效应,提高系统性能;中间色散补偿方案比前置色散补偿和后置色散补偿有更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种级联差分相位调制码的100 Gbit/s传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级联相位调制的100 Gbit/s光信号传输系统中,对差分相移键控非归零码(NRZ-DPSK)、差分相移键控归零码(RZ-DPSK)、差分四相相移键控非归零码(NRZ-DQPSK)和差分四相相移键控归零码(RZ-DQPSK)进行了比较研究.当四种信号通过90 km的标准单模光纤(SMF)和16 km的色散补偿光纤(DCF)传输后,在满足相同入纤功率的条件下,NRZ-DQPSK信号具有最高的色散容限;如果仪仪考虑一阶偏振模色散(PMD),RZ-DQPSK信号具有最优的抗偏振模色散特性;当入纤功率在O~10 dBm的范围内凋节时,RZ-DPSK信号具有最好的非线性容忍度;最后比较了四种相位调制码型传输后通过不同带宽的三阶高斯滤波器后的接收性能,得出滤波器带宽值大于125 GHz后,NRZ-DPSK信号的接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NRZ码和CSRZ码在40 Gbit/s单通道系统中传输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仿真了非归零码(NRZ)和载波抑制归零码(CSRZ)在40 Gbit/s单通道系统中G.652光纤上传输6×80 km的性能.比较了两种码型对接收端光滤波器和电滤波器带宽的要求、不同的入纤功率下功率代价以及残余色散对比.结果表明,在高速传输系统中,CSRZ码的传输性能明显优于NRZ码.  相似文献   

8.
PSNRZ码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相位整形不归零(PSNRZ)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马赫-曾德(MZ)调制器对信号相位进行预调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方便有效地控制信号初始啁啾的形式和大小.文章指出调制深度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PSNRZ码的啁啾大小,并推导了调制深度与啁啾系数及链路残余色散之间的关系.最后,在40 Gbit/s通信系统中对P...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上下行数据流分别使用差分相移键控(DPSK)和开关键控(OOK)不同的混合调制方式,通过比较下行采用不同调制码型,在没有色散补偿的情况下,实现了20 km、上下行10 Gbit/s对称速率的传输.结果表明,使用反向归零 (IRZ) 码的混合调制方式可以使下行数据流具有较高的消光比,上行数据流具有较好的色散容限,从而提高了传输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
归零码和非归零码传输系统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信道40Gbit/s归零码(RZ)和非归零码(NRZ)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际模拟。考虑了光纤损耗,二阶群速率色散、三阶群速度色散、偏振模色散及放大器噪声对系统影响,采用Q值判别法计算了系统可传输的最大距离,给出了系统眼图。计算结果表明,RZ的最大传输距离大于NRZ码,RZ系统传输性能优于NRZ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