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巍  宁欣 《中州建设》2004,(4):76-76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是以城墙为标志还是以市的形成为标志.众说不一。秦的咸阳城和西汉长安城确是由多组宫殿苑林组合而成的一座宫殿城池.市区和工商业者的生活区往往是在城墙周围或被包括在借助自然地势的外郭城内。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回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九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城市大都依山傍水,分布在江河湖泊附近。水是城市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临河建市、沿河设城是古代城市择址的基本准则。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活、因水生辉。古代城市水利的主要内容有:供水(引水,打井等)、排水、防洪、航运(漕运)、消防、园林和防卫等。现代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尤其重视对水文化的保护和多方面利用、开发,在维持古城风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选取四大古代都城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一定漫长的历史进程及发展阶段的产物,古代都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缩影,城市权力空间、产业空间、居民生存空间相互之间有着不断的消长、更新、交汇与变化过程。古代城市无论从萌芽到成熟,在选址、布局、等级、形制等各方面,始终遵循着敬畏自然和制度等级的理智法则。现试以断代史的归纳法对我国古代城市中"产业"的发展变化作一总结,对我国都城产业空间格局特点和影响机制进行探究,涉及古代经济史、历史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维度内容。发现在古代城市中产业空间由自然原始形态逐步制度权力化,在较为稳定的过程中逐步迈向市场化、等级化、开放化。  相似文献   

4.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 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 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 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 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 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 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 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 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 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 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 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 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 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 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 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 “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 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5.
日本古代都城的条坊制效仿自中国古代的里坊制。在由藤原京向平城京、长冈京和平安京三次迁都的过程中,条坊制度既有历史继承性,也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方法优化案例。本文从城市街坊和道路规划方法、条坊尺度.命名法、坊内分割方式以及宅地分配制度等方面,对于日本古代都城条坊制度的继承与革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红岭 《华中建筑》2007,25(12):1-3
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礼"与"贵和尚中"的思想对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影响最为显著、强烈.从都城规模、方位布局与分区规划到礼制建筑的形制、宫殿建筑的群体布局、传统民居的空间序列等方面,无不浸透着"礼"之规制.儒家"贵和尚中"的基本特征,则在较大程度上赋予了中国古代都城和谐、严整、方正、秩序的理性美基调.  相似文献   

7.
日本古代都城的条坊制效仿自中国古代的里坊制.在由藤原京向平城京、长冈京和平安京三次迁都的过程中,条坊制度既有历史继承性,也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方法优化案例.本文从城市街坊和道路规划方法、条坊尺度、命名法、坊内分割方式以及宅地分配制度等方面,对于日本古代都城条坊制度的继承与革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四象”观念的涵义及其起源,论述了“四象”观念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影响层面,并以东晋建康城、唐长安城和明清紫禁城为典例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阐发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意匠和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9.
卢涛  李先逵 《城市规划》2002,26(1):85-89
数在中国古代具有哲学含义和象征意义。社会秩序与政治统治的要求 ,数理又被赋予礼制的秩序。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将数理哲学和礼制含义用于城市布局、空间组织、纪念建筑物设计之中 ,显现出整体美、秩序美、和谐美、中和美、寓义美、礼乐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苏静 《华中建筑》2020,38(2):15-20
秦族、秦史、秦文化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秦都城作为该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其研究应基于系统科学观视角,孤立地看待都城对象,既无法认知其生成的路由,也无法全面阐发其历史价值。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城市体系理论视角,从整体把握秦都城体系的生成机制与演化过程,明晰其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获得对秦都城体系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古代文化变迁与空间秩序建构需求为背景,简述了隋代以前都城宗庙设置的方式及其与朝寝布局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李婧  郭海鞍 《建筑知识》2006,26(1):15-18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城市形态的浅析,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试图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历史悠久的京畿区域之规划体制、影响深远的经济分区之管治思想、层次分明的等级规模之城镇结构、自然朴素的城乡和谐之发展理念等四个方面,探析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活动中的区域观念,以期为当前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郑琦 《规划师》2009,25(6):91-95
除了丽江、日喀则等部分民族地区外,中国古代城市都曾经有过城墙(城池),有一些城市甚至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同时并存双重(多重)城墙或两座(多座)城池,这种现象在规划史、建筑史中至今没有一个特定的专用名词。董鉴泓先生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中称之为“双重城”;张驭寰教授称之为“分城埘;陈桥驿先生在介绍大同城垣时称城外之城为“附城”;顾朝林博士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基础上提出“主、辅城池”之说;此外,还有“套城”“围城”“关城”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从洛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洛阳大遗址首批保护展示工程之一、华夏民族商代第一个都城——偃师商城西城墙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即将“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城墙包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砖是中国古代城墙的主要筑城方式之一,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普遍性,是城墙军事防御功能的重要表现。本文在史籍和考古资料的支持下,通过考察,试图就包砖的作用及方法的特点进行理顺和归纳,找出其演化过程。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古代城墙的保护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商代晚期,面对日益严重的外部挑战,为了加强京畿地区的防御,开始强调大邑(庞大都城)的制作,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营造了大殷墟、朝歌主导的多极并举的“聚合型”都城.几乎与其同时,周人通过采用“春出冬入”的城邑农户管理制度,创造了军事协同能力更强的以“三十里地夹一河”为构成特征的丰镐并举的新型都城.此后,为了更好地应对“天子独尊”的景象要求,秦人在“三十里地夹一河”的基础上营建了渭南宗庙区主导的,渭北宫殿区夹水配合的,阿房宫西南辅助的新型都城.西汉统筹周、秦的都城建设实践,制作了以长安为核心的、长陵邑隔河三十里支持的、多个陵邑为翼辅的“聚合型”都城.在特定条件下,为了支持庞大都城的存在,强有力的对外交通系统成为必须.动员了全国之力的都城对外交通系统的营建,在中国大一统的空间格局形成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洛阳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出中国传统营城中自然和人文协调共生的生态智慧,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不断适应人类的发展、迁徙,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智慧的结晶。通过历史文献和图像解译即舆图、历史地图、考古报告和遥感影像的信息叠合,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响应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结果显示:洛阳古代都城选址不仅需要考虑都城因水而兴,社会文明因水而就的原则,更需要考虑洛水泛滥的威胁;伊洛河交汇位置、洛河泥沙含量、土地肥力及气候的变化对都城选址的影响均体现了古人善于利用自然地势防御、调适气候及交通组织等的生态智慧。对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如何响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不仅可以为今天古都的合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更可以为未来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将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同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演进结合起来,探讨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意识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官武姜玉艳  王正明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94-A0095
中国古代城市的封闭线性结构对生活世界的调适激发文化的连续积淀,其意象的整合将给现代城市建设以极大启示,该文以古北京城的历史演进为主要参照,探讨传统意象的再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