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贺诗的美学特征,首在强烈的主体投射性,次在形式的陌生化,次在通感。虚荒诞幻是其外表,绝望苦闷为其内核。李贺诗歌是苦闷愁郁之象征。  相似文献   

2.
通感对诗歌创作与欣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古今中外优秀诗作为例,论述通感的内蕴、生成、种类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广泛运用与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3.
付芮 《南昌水专学报》2014,(2):70-72,89
李贺以其秾丽幽峭的诗风在百家争艳的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在他现存的200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这些女性形象有仙气飘飘的神女,有阴森温婉的冥女,有对爱情怀有无限憧憬的凡女。同时,女性形象的出现又有着深厚的意义,既得到了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又有以女子的形象表现自己内心求而不得的情感需要,更有借助诗歌所营造的女性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之苦,身世之悲,世事之变幻无常。  相似文献   

4.
前人对李贺诗歌的章法结构颇有微词,殊不如此乃贺诗歌独特的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的结构方式,这即与其先有意象,诗句,再组织成篇的写作方法有关,也与其在结构上的着意变革,创新相联系,其主要表现为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意象叠加等。  相似文献   

5.
色彩描写在诗歌中的运用相当频繁,中唐著名诗人李贺诗歌在色彩的把握、色彩的配置技巧以及色彩运用上的独创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特色,从一个新的视角发掘了诗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感往往是诗人们创作诗歌的一种技巧。本从欣赏通感这一审美现象入手,对通感的定义、类型、产生背景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认为审美艺术上的通感是形象思维的必然现象,这种形象思维散发出巨大的艺术张力,能使读在反复体味中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诗歌以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抒情性的特点是比较突出的。文章阐述了诗歌以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征,分析了诗歌的三种形象的含义和特点,论述了诗歌怎样用形象表达思想,即必须将真诚的情感渗入形象当中。  相似文献   

8.
诗人李贺出身宗室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诗人把自己的高贵、执着和受挫寓于大量的赋马之作中,人马相映,产生了一种悲壮而又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贺的“苏小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是中唐时期优秀的诗人,他的诗以善写鬼、魂灵著称。作为有文学价值的妓女形象,苏小小对后世文人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有一个苏小小情结存在,李贺也不例外。苏小小在其诗中共出现两次,这种出现不是偶然,而是诗人找寻异代知己的认同感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以古代及现当代诗歌作为语料来源,借助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分别从通感、夸张、移就等变异修辞的角度,阐述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策略.诗歌语言陌生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体验,升华了审美情感,获得了非比寻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人李贺的生卒年,自明末清初以来有多种说法。唐代杜牧《李贺集序》中关于李贺享世年岁等有关年月的记载,是目前考证李贺生卒年的最主要的、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文字依据。作者曾考索杜牧《樊川文集》中所有记载年月的数目字及其表达年数的涵义。在上述考索的基础上,探讨了杜牧用数词表达年岁的习惯用法——即虚年计数法,藉以考得李贺生于公元791年,卒于公元817年。  相似文献   

12.
中唐诗人李贺人生道路坎坷,生活中充满了诸多禁忌.在严苛的现实境遇中,他的想象却是绮靡而放纵的.他在潦倒的生活和落寞的心情中追求着精神的极大自由.他驰骋于时空之处的奇异想象,有其生理和情感上的动因.这种自由的创作心态是他寻求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从意象变化看李清照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一生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尽在其词中表现。就李清照词的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分析其心路历程。从李清照对意象的遣用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的摄谱目的,详细讨论了如何充分利用底片并合理安排摄谱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含Li2O玻璃输液瓶配方的设计、应用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南黎族织锦艺术非常发达,在中国织锦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就黎族织锦的图案,蛙纹的美学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创作的大量绝句是在模仿李白、王昌龄等盛唐名家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文试图从艺术手法方面考察盛唐时期绝句的风格与特点,探讨其对李梦阳绝句体裁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李梦阳以盛唐诗歌作为模仿对象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有其历史和时代的特色:第一,他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第二、李大钊确立了跨文化传播的标准;第三、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受众的广泛性;第四、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风格的独特性;第五、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的强大性。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运用CALPHAD方法和第一原理计算研究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王建川1, 常可可2, 杜勇1, 张帆1, 刘树红1, 李一为1

(1.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2.亚琛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系,亚琛,德国)

创新点说明:

随着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成为开发新材料所需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作者已有的工作及同行研究,综述了计算模拟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以正极材料Li–O, Li–Co–O和 Li–Ni–O,以及负极材料Li–Sb和Li–Sn为示范,回顾了宏观的相图计算方法和微观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在锂离子电池体系相关材料中的运用。

研究目的:

回顾计算相图法与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相结合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运用。

研究方法:

计算相图法CALPHAD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第一原理计算。

结果:

计算相图法与第一原理计算相结合可以准确地预测Li-Co-Ni-O和Li-Sn-Sb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相平衡关系和电池的开路电压等;这些精确的二元系和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可为构造多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热力学数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结论:

计算相图法与第一原理计算结合,是设计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一个重要方法;相图计算不仅能计算相平衡关系,还能预测锂电池的开路电压。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计算相图法;电池电压;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