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介绍一种在PC机上实现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用Coons曲面模拟平面交叉口,实现交叉口数字化.因Coons曲面为自由曲面,它的边界曲线可是任一曲线,所以可方便地模拟有缘石圆弧曲线的平面交叉口曲面.另因构造一般的Coons曲面非常困难,在此采用较为流行的一种双线性Coons曲面.它不需直接求出曲面片角扭失,这使得在计算机上实现平面交叉口的数字模拟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2.
传统交叉口竖向设计考虑交叉口内的排水及行车舒适性,未考虑转弯车辆的安全性,车辆在交叉口内转向行驶容易发生侧滑、倾覆及翻滚等交通事故。为了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本次研究。基于交叉口内的转向车辆行驶轨迹,从转向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弯半径、轨迹宽度及超高横坡等角度分析,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对交叉口内的排水方向、特征点位置及高程进行确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COONS曲面在平交竖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一种在PC机上实现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用Coons曲面模拟平面交叉口,实现交叉口数字化。因Coons曲面自由曲面,它的边界曲线可是任一曲线,所以可方便地模拟有缘石圆弧曲线平面交叉口曲面。另因构造一般的Coons曲面非常困难,在此采用较为流行的一种以线性Coons曲面。它不需直接求出曲面片角扭失,这使得在计算机上实现平面交叉口的数字模拟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优化的思想,针对城市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管线综合交叉口竖向设计优化模型;根据土方工程量最小化的原则,将管线综合竖向设计方法进行了程序化设计,使得竖向设计有了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可能;针对程序模型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定性调整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西安大明宫地区太华北路与凤城二路交叉口进行了实例设计,得到设计方案,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Y形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基于重心法的路脊线自动调整方法,实现了Y形平面交叉口的自动设计.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调整的Y形平面交叉口的路脊线,符合交叉口行车平顺、匀称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构竖向连续倒塌过程中,由于构件突然失效退出工作,结构的几何构成发生突变,引起构件振动。运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以南昌某服务中心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设置和未设置粘滞阻尼器2种工况,采用拆除构件法对其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初始失效柱位置竖向位移时程曲线、梁端转角、结构塑性铰分布情况,对比分析设置和未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降低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连续倒塌的动力效应,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竖向连续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构竖向连续倒塌过程中,由于构件突然失效退出工作,结构的几何构成发生突变,引起构件振动。运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以南昌某服务中心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设置和未设置粘滞阻尼器2种工况,采用拆除构件法对其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初始失效柱位置竖向位移时程曲线、梁端转角、结构塑性铰分布情况,对比分析设置和未设置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降低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连续倒塌的动力效应,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竖向连续倒塌能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对于有中央分隔带的交叉口,利用分隔带实现左转,可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减少其他相位上车流的延误,提高通行能力,但也相应地增加左转车流的延误.本文基于对利用中央分隔带的渠化设置的各车流延误计算,以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目标,计算得到具体的交叉口设置形式.并比较设置前后的交叉口总延误,得到渠化设置的交叉口流量条件,为交叉口利用中央分隔带实现左转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具体的交叉口应用,得到了该交叉口利用中央分隔带左转设置的具体指标和方法,计算结果也证明了该交叉口渠化设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双线性Coons曲面在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造合理数字模型的角度,讨论了在进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CAD技术中,怎样结合传统的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构造计算等高线的等分法来构造双线性Coons曲面,从而来模拟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面,并且实现了设计模型中点的定义计算和设计等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于T形交叉口早晚高峰期间公交车左转并线造成对直行车辆延误导致机动车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设置公交专用间接左转车道的方法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对北京现况某T型路口仿真.选取平均延误时间与排队长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不同交通量下车辆延误、排队长度的曲线,得出优化设计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优化方案后的优化结果,为公交专用间接左转车道的设置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假想柱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能不作椭圆而求出截交线为两椭圆时的交点、椭圆和圆的交点、椭圆和直线的交点的方法,并且出一种假想柱面法,解决了在不能回避椭圆截交线时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广泛的工程机械中拥有大量的复杂零件,其表面形状复杂需要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加工完成加工中心刀位轨迹的计算包含曲面求交.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之间的求交方法,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复杂曲面的求交计算.将其中的一个隐式曲面离散成许多三角面片,判断每个三角面片是否与另一个隐式曲面相交,求出交线,所有交线构成了隐式曲面之间的交线.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一种交点的精确计算的方法,使所得交线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自由曲面与函数曲面求交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u-w参数平面与xyz空间的对应关系,把以双参数形式给定的自由曲面 P(u,w)=[X(u,w),Y(u,w),Z(u,w)] Umin≤u≤UmaxWmin≤W≤Wmax 与以隐函数给定的函数曲面 g(x,y,z)=O 求交这一空间问题,转化为u-w参数平面上曲线flu,w,=O的求解这一平面问题。通过曲线的导数信息和曲线上的一个初始点,又将后者转化为一个一阶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从而导出了双参数自由曲面与函数曲面求交的数值解法,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常用的Bezier曲面、Coons曲面,B-Spline曲面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由曲面与函数曲面求交问题,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求交迭代格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现有图形截交线、相贯线求解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点云曲面空间网格化加密求交算法.采用几何图形离散化表达,并采用离散点求交集或重合度的方式计算图形间的公共部分.用空间网格包络盒快速定位点云曲面的相交区域,并采用计算三角面的重心位置,对相交区域进行点云加密.通过实际点云模型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经试验证明,所设计的算法操作简单、计算精度高、稳定可靠、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垂直洞塞作为一种新型消能工,其出口水流状态可视为淹没射流,出流区域为射流冲击区,受结构自身特点的影响,该类射流的流速大,射流冲击区壁面受到的压强大,为探索垂直洞塞出口冲击区附近有界区域内的壁面压强分布规律,为结构设计及水力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作者结合某大型泄洪洞工程,采用模型试验、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出口射流流速及不同压坡位置,研究了垂直洞塞出口射流冲击区的壁面压强特性。结果表明:冲击压强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当轴线上压强测点同压强最大值处的距离和压强半宽值的比值小于1时,试验及数模得到的壁面压强与理论分析曲线贴合,但当该比值大于1时,且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和射流直径之比较小时,两者结果明显高于理论曲线,理论曲线此时不适用。定量分析表明:随着下游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的增加,底板轴线压强分布逐渐贴合理论曲线;当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和射流直径之比大于2.35时,冲击区下游压坡段位置对底板压强半宽值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次中底板压强半宽约为射流直径的0.3倍;射流冲击区内,顶部和侧壁壁面的压强随着离射流中心的距离减小而降低,在泄洪洞上游封堵处压强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磁测井法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磁测井法的探测原理,数值模拟了灌注桩钢筋笼磁场垂直分量Z理论曲线,研究了钢筋笼磁场垂直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利用磁场垂直分量Z曲线零点及其垂向梯度极值点确定灌注桩钢筋笼端点位置和长度的方法。通过对于模型桩和工程桩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被用于实际的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工程检测中。  相似文献   

17.
三次非均匀样条上可展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D射影空间中点和平面间的对偶性可以得到对可展面的一种新的表示,这种表示直接、简单、有效。用这种方式,一个可展面可利用具有非均匀B样条基的控制平面来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具有现存曲线设计的特征。本沿用Bodduluri和Ravani的基本思想,把其对三次均匀可展面的设计推广到三次非均匀可展面的设计,并以不同的以中心点表示控制平面的方式对曲面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实例分析,实例表明设计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