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d(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使用高斯多峰拟合法对Pd(Ⅱ)-BSA体系荧光光谱的各荧光成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BSA的荧光主要来源于色氨酸(Trp)残基,并推测Pd(Ⅱ)与BSA结合作用的位置在第212位Trp残基上.研究了Pd(Ⅱ)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和猝灭速率常数Kq的比较对Pd(Ⅱ)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Pd(Ⅱ)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2.
利用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在模板分子牛血清白蛋白存在下,采用滴加成球法制备出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特异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及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壳聚糖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特异识别功能,显示出明显的印迹效果。这种特异分子印迹介质的制备,为分离提纯特种结合蛋白提供了一种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组氨酸/壳聚糖的配比及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合成了6种N-组氨酸壳聚糖(NHCS)多孔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能力,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NHCS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和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等。结果表明,在37.0℃、BSA的初始浓度为2.5 mg/mL时,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组氨酸/壳聚糖的摩尔比为3∶1制得的50kD-NHCS-3多孔支架吸附BSA效果最好,吸附容量(Qe)为820.90 mg/g;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且是一个自发、熵增、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50kD-NHCS-3多孔支架可以重复使用,有望用于BSA或其他蛋白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4.
将Fe3+固载在交联玉米醇溶蛋白(Zein)纳米纤维膜上,制备了亲和吸附材料(Zein-Fe3+),并研究了其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交联Zein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形貌,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X射线能谱仪(EDAX)分析纳米纤维与金属离子的配合机理,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膜对蛋白质的吸附量。结果发现Fe3+螯合交联Zein纳米纤维膜对牛血清白蛋白具有较高的吸附量,表明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离子液相中食用色素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谱行为。实验了离子液体用量、盐的浓度、溶液酸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对体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的条件下,苋菜红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40nm处,比单纯AT红移15nm,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x10^4L·mol^-1·cm^-1,用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为150。应用加入无机离子及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食用色素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结合仿生合成的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利用LB技术诱导制备了具有取向性生长晶型和对称花瓣状形貌的Li_2CO_3微晶。经SEM、XRD等表征Li_2CO_3微晶的表面形貌、结晶性能,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证明BSA LB模板对Li_2CO_3微晶的形貌和生长取向性有很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相分离制备7种 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NHCS/PLLA)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性能,并研究其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等.结果表明,在37.0℃、BSA 的初始浓度为2.5 mg/mL 时,50 kD-NHCS-3与PLLA质量比为5/5制得的 NPs3支架对BSA 的吸附容量最大,达928.53 mg/g;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为分离纯化BSA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氯聚氰活化的氨丙基硅胶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快速而经济地制得牛血清白蛋白手性固定相。在反相模式下,将该手性固定相用于色氨酸的拆分,系统探讨了流动相pH值、柱温、有机修饰剂的种类及含量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色氨酸在自制牛血清白蛋白手性柱上得到了理想的拆分,分离因子可达4.33。  相似文献   

9.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离子液相中食用色素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谱行为。实验了离子液体用量、盐的浓度、溶液酸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对体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的条件下,苋菜红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40nm处,比单纯AT红移15nm,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x104L.mol-1.cm-1,用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为150。应用加入无机离子及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食用色素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钛表面自组装牛血清白蛋白以控制血小板粘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牛血清白蛋白通过自组装方法组装到钛表面,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首先,用氢氧化钠活化钛,得到有活性羟基且带负电荷的多孔表面,然后浸入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溶液,最后浸入带负电荷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自组装前后表面形貌变化,通过傅立叶红外漫反射(FTIR)检测各步处理层表面基团变化,通过视频接触角观察各步处理后钛表面接触角变化,通过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评价自组装前后表面血液相容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组装到钛表面后,血小板的粘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钛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山嵛酸Langmuir膜有机模板控制和氨气扩散动力学控制相结合的仿生矿化方法,制备了大面积均匀致密且沿(200)晶面取向生长的Zn5(OH)8(NO3)2·2H2O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样品形貌、表面成分及其晶型进行了表征。结合π-A曲线研究了薄膜生长的驱动力,对材料结构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angmuir膜模板诱导结合动力学控制下的无机晶体生长体系为在室温下合成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薄膜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吡罗红B(P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离子液相中PB对BSA产生了荧光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过程。计算得到在298K和308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5.80×105Lomol-1和4.42×105Lo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8和1.17。热力学参数表明PB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静电作用力。用同步荧光法探讨了PB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操作压力和溶液组成(溶质浓度、pH值和水质硬度)对牛血清蛋白在超滤过程中发生的膜污染的影响,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实验所用的超滤膜的结构.研究发现,在膜过滤的过程中,存在着极限膜通量,增大操作压力和进水中蛋白质浓度只能加速膜污染的速度,但不能增强最后的膜污染程度;增大溶液的pH值,以及减小水质硬度,都能够减轻蛋白质在超滤过程中的膜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片状NaxCo2O4化合物的新的化学合成法---蛋白质吸附法,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对NaxCo2O4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BS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降低胶态前驱体的平均粒子尺寸, BSA浓度的增大抑制了γ-Na0.71Co0.96O2晶体的形成, 并对煅烧产物的相组成和形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800℃煅烧得到超薄片状γ-Na0.71Co0.96O2晶体, 厚度约200nm, 片状方向的等效尺寸在1~5μm 之间. 与固相法相比, BSA作为吸附剂获得的NaxCo2O4片状晶体的厚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桑色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实验表明桑色素对HSA的荧光猝灭属于单一静态猝灭反应,在溶液中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各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p>105,结合常数Kb>104;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HSA与桑色素间距离r为3.81~3.58nm,能量转移效率E为0.18~0.13。并根据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常数推测了药物与H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和偶极-偶极作用力。  相似文献   

17.
While patterning 2D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are well established through different techniques, 3D printing still constitutes a major bottleneck on the way to device miniaturization. In this work a fluid phase phospholipid ink is used as a building block for structuring with dip-pen nanolithography. Following a bioinspired approach that relies on ink-spreading inhibition, two processes are presented to build 2D and 3D metallic structures. Serum albumin, a widely used protein with an innate capability to bind to lipids, is the key in both processes. Covering the sample surface with it prior to lipid writing, anchors lipids on the substrate, which ultimately allows the creation of highly stable 3D lipid-based scaffolds to build metallic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