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枫  黄有佩 《合成纤维》2009,38(8):41-42
介绍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将复合纺丝技术与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结合在一起,直接采取水刺剥离技术,将中空桔瓣型涤锦复合超细长丝开纤、固结、成布。展望了此种新型非织造材料在人工革基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沈文杰 《合成纤维》2008,37(4):31-35
简单介绍了纺粘非织造布的发展历程,就新开发的国产PP/PE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设备状况、主要关键设备及产品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裂离型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敏 《合成纤维》2007,36(11):45-47,49
<正>由裂离型双组分纤维生产超细纤维,无论如何,要比分裂纤维复杂得多。纤维的分裂是在纺丝后和成网工艺之间通过机械拉伸处理来完成的。而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只能在部分取向情况下(POY)进行分裂,这是因为成网是在拉伸工艺中瞬间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叶绪吉 《合成纤维》1991,20(6):24-30
本文简要介绍了纺粘法非织造布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从各种用途详细分析了我国开发该产品的前景,指出了在原材料和工艺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纺粘法非织造布在具体做法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对其收缩率、力学性能的分析测试及外观评价,研究了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原白坯和色布水洗后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收缩率增加并且在5次后趋于稳定;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尺寸、强度及外观与水洗次数、烘干方式和水刺工艺设备相关;进口设备生产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采用正确的染色后整理工艺,可以提高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其收缩率小于5%,并保持产品的强度和有助于保持产品外观,满足多次使用的要求;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分纤率提高,产品强度提高,手感更加接近丝感。  相似文献   

6.
《合成纤维》2005,34(4):32-32
由Fiber Visions(维顺)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水剌专用聚丙烯(PP)纤维Hy—Entangle、Hy—Entangle WA.已投入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纺粘法非织布的现状、生产特点及技术,对目前最新的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工艺及用途。  相似文献   

8.
美国Honeycomb公司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简介吴兵(安徽省纺织工业设计院,合肥,230001)早在1973年,美国Honeycomb公司已为DuPont公司开发出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设备,使DuPont公司的此类产品在世界上占领了近10年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9.
非织造布     
《化纤文摘》2012,(6):32-33
  相似文献   

10.
朱远胜 《合成纤维》2012,41(10):31-33
为了解竹浆纤维在水刺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水刺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从水刺工艺参数和竹浆纤维的性能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水刺加工中水针的水压、水针管参数、水刺距离、水刺遍数、纤网的速度、托网帘的参数以及竹浆纤维的初始模量、截面形状、纤维纤度、纤维长度等原料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抗静电纺粘法丙纶非织造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荣华 《合成纤维》1997,26(2):5-8,55
纺粘法非织造布因在生产过程中不加油剂而有静电较大、易吸灰起毛、手感差等缺陷。本研究采用加抗静电母粒进行原液处理的方法试制了抗静电纺粘法丙纶非织造布。文章介绍了对抗静电剂的组分分析及不同配比的流变性能测定以及纺丝工艺试验。最终产品性能测定的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可以制得物理指标与同规格常规产品一致而抗静电性能大为改善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德国Hydrospun非织造布公司于近期成功地推出全球第一条商业化的SPUNjet非织造布生产线,生产线结合了纺粘和水刺的技术,所产非织造布织物的特点是蓬松、柔软、强度高(较纺粘非织造布织物的抗拉强度提高16%~25%,撕裂强度提高50%~75%),仍可保留纺粘过程高效率的特点。以Hy-drospun现在运行的SPUNjet生产线为例,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15日,日本旭化成纤维子公司宣布,在泰国的旭化成纺粘泰国公司(AKST)将投资50亿日元,在泰国新增生产能力为20 kt/a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AKST增设后的PP非织造布生产能力达40 kt/a。该装置预计2014年下半年动工,2015年11月开始运转,产品主要满足亚洲尿布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14.
《聚酯工业》2005,18(1):27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9家生产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企业,10条涤纶纺粘生产线,生产能力近3.5万t/a。2004~2005年,根据已经签订的合同和正在建设的,我国还将有6条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投人生产,新增38000t/a的生产能力,其中大部分产量将在今年年底实现。新增产能主要为热轧薄型产品,产品主要应用在包装布、人造革基布和电缆包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已经广泛用于化学粘合法非织造布,少量用于水刺法和热轧法非织造布。重点讨论新型水溶性聚乙烯醇K-Ⅱ纤维与水刺法非织造布相关的特性,应用于水刺法非织造布的工艺和主要产品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复合技术及工程聚合物应用方面简要论述了目前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现状,着重谈及寻求技术合作在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性,并就国内纺粘非织造技术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化纤文摘》2013,(2):2
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双模头PE/PP(PE/PET)双组分复合纺粘法生产线是国际上先进的纺粘法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它是以双组分复合纤维代替单组分纤维通过直接纺丝成网、热轧成布技术制成分双组分复合非织造布,产品平滑柔爽  相似文献   

18.
谢明 《广东化纤》1997,(1):23-27
论述了我国纺粘地非织造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织造布     
《化纤文摘》2012,(2):34-35
TS1720122229水刺工艺的技术述评R.Senthil Kumar…;Chemical Fiber International,2011,61(3),p.157(英)随着对机械门幅更宽、速度更快的高产率生产的强劲需求,全球水刺非织造布产能急剧增长。经济效益交钥匙工程项目的出现以及市场发展导致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在全球尤其在欧洲、日本和美国迅速扩大。水刺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结合可为非织造产品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