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Planning》2015,(1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是面向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开发,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对于典型的工科电类专业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结合紧密,实践教学的要求很高。以我校电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为例,主要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平台的构建、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及学生的工程实习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图探索应用型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专业教学中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符合当代社会要求和学生特点,具有科学性,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使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变得更明确、更具体,拉近专业教育与工程实际的距离,也保证了学生思考、自学、研讨、实践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测绘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测绘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测绘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测绘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课程设计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及其学校实际,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构建方案和实施办法,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课程设计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程,提高课程设计质量,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必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于加强工程教育界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课题组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的,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环保执业能力培养不匹配的现状,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师资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执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工程硕士培养需要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实践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当前普通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现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找出工程能力培养薄弱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工程能力构成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工程教育全过程工程教育思想;开设工程导学课程培养工程系统思维;加强产学研联合工程实践基地建设;设置本硕联动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改善工程实践教育质量,从而提出面向行业发展和工程岗位能力需求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途径,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5)
当今社会中,我国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一方面应该具备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应该拥有实践能力。本文阐释了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且基于此,提出了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地方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土建类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和实施细节,夯实育人平台,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把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转型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的是为了使这些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竞争力、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打下扎实基础。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实践教学则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及办学区域性要求,深入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特征,从实施主体、培养标准及能力培养等探讨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以执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土木工程人才卓越计划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1.
加入《华盛顿协议》后,中国工程教育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为着手点,将工程教育理念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高校在工程教育背景下开展特色内涵建设,实现同类院校间的错位竞争探索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传统工科土建类专业在这一形势下亟需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围绕新工科内涵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改革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分析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各类实验课程和实践训练环节,融合“新工科”建设创新理念,形成课程实验、集中设计、集中实习、创新创业四大教学模块/平台,以及实践教学的基础认识、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三个层次,构建“一条主线、四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为培养创新型、交叉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对当前高等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阐述,分析了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特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设置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能力的毕业要求;通过绘制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构建了支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中对学生层次化、模块化能力培养,保证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目标达成,可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行业特色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作为国内最早创办地下工程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在经由《华盛顿协议》开启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西南交通大学在实践中深度思考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以成果为导向,在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及双一流建设的内外需求下明确并细化人才培养目标,量化毕业要求并以此架构培养目标的实现矩阵;确立课程体系总框架,在兼顾标准、特色以及能力结构映射下,通过毕业要求对应指标点确定课程模块和实现矩阵;通过专业课程优化拓展、整合多元化课程,突出了实践能力培养核心、扩展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工科类专业改革的趋势。文章针对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长安大学测绘类专业,根据工程认证标准,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的创新能力,构建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志强 《山西建筑》2012,38(24):20-21
根据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特点,重点讨论了训练中心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设备要求、噪声隔离、气体安全使用、供电保障与安全、给排水保障等内容,以使工程训练中心设计得以优化,为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为中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指明了道路,更进一步为培养专业实践人才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授课形式单一、结合新技术少和涉及实践知识少等问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横向对比国内及新加坡高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并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式,提出教学改革措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期为国内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于春娟 《山西建筑》2009,35(24):218-219
主要从工程测量课程培养学生测量能力的目的出发,分析了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场地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高等院校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青海大学的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改革实践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行等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从业水平需全面提升而相关人才培养任务愈发艰巨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及时转变专业规划建设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避免同质化竞争,进而探索并构建起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和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升级变革、企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并能够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