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日本建筑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特征,常以教学科研机构为基地向社会普及建筑知识。伊东建筑塾是由伊东丰雄发起的民间建筑教育机构,每年定期举行建筑设计讲座,策划支持社会大众参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项目。考察伊东建筑塾的建筑教育活动内容,并以此为例分析了建筑教育活动社会化的方式方法,对建筑教育向社会推广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高雄体育场     
中国台湾省第二大城市高雄作为2009年世界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对主体育场设计概念提出的要求是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此次建筑设计竞赛的获胜者是伊东丰雄,他的设计与经典体育场的对称和封闭模式多少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希  徐雷 《世界建筑》2013,(1):112-117
针对在被消费活动和信息资讯包围的当代社会,建筑和城市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的现象,从库哈斯和伊东丰雄的理论出发,将消费和信息时代的新语境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和城市的特征总结为"断裂":包括时间和空间脉络的"断裂"、建筑与城市以及建筑表皮与内部的"断裂",并以库哈斯的"超建筑"和"广普城市"以及伊东丰雄的"临时建筑"和"流动表皮"为例,探寻了建筑与城市在"断裂"的背景下的新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建筑创作》2014,(1):16-51
2013年9月24日,日本建筑师协会的古市徽雄先生和张增辉先生在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伊东丰雄先生进行了采访。希望通过这篇长达两万字的访谈将伊东先生的建筑师全貌呈现给中国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辛 《山西建筑》2007,33(27):43-44
通过对伊东丰雄建筑思想的深入剖析,阐释了伊东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关联,日本传统审美观、自然观对其的影响以及伊东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思考,探讨了以伊东丰雄为代表的日本前卫建筑师如何在当今纷繁的建筑思潮中,延续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龚海涛 《山西建筑》2007,33(5):28-29
介绍了伊东丰雄的三件建筑作品,并对其作品的建筑思想进行了阐述,对伊东丰雄的三个建筑类型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临时性、轻盈感、流动性是伊东丰雄建筑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24日,日本建筑师协会的古市徹雄先生和张增辉先生在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伊东丰雄先生进行了采访。希望通过这篇长达两万字的访谈将伊东先生的建筑师全貌呈现给中国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杨菁  朱振骅  李江 《建筑创作》2014,(1):378-383
伊东丰雄是一位努力探索新结构体系和空间的建筑实践家,近年来他一反之前的材料偏好,开始在作品中大量采用混凝土。日前建筑网站ArchiDaily评选出10座以非凡灵感运用混凝土的建筑,伊东的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TAM)名列其中。通过对TAM结构和材料体系的阐释,分析了三方面问题:从“浮动网格(Emergentgrid)”这一概念出发,TAM的结构材料体系如何参与到复杂的场地环境和多样性活动设计中来;TAM拱形结构的设计是否基于历史主义的考虑,又有何创新;TAM采用了钢框架和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模糊处理了承重结构和表皮的关系,这种手法似乎与“材料真实性”原则相悖,这反映了伊东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杨璟 《建筑学报》2023,(1):10-15
对SANA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和伊东丰雄设计的台中歌剧院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有类似“新巴比伦”的游戏式和迷宫式的城市空间—鼓励模糊性的社交和对公共空间的自由探索,并且通过非线性的表皮和材料激发身体的运动和感知;二者的空间模式或许是一种适合于数字时代的公共建筑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从成城学园到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科 内藤我们的对话栏目总是从嘉宾的童年时代谈起,伊东先生的出生地是哪里?伊东我生在千叶县,但成长在东京的杉并区。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环境下,人才的信息素质是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而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低下和信息道德缺失影响了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因此,我们必须以信息意识培养为导向,更新教育观念;以信息品德培养为前提,塑造创新品德;以信息能力培养为目标,培育创新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丰富创新实践内容。通过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实现信息化环境下人才创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Shannon信息的认知特性及本质,讨论了信源存在条件及分类。根据信源建模的特征及密钥随机性对密文概率模型的影响,提出了随机概率模型描述的广义信源及广义信源熵。并把Shannon信息推广为前信息及广义信息,证明了二种信息量之和对确定的划分A(或信符集)守恒。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存在海量、异构和分散等问题,影响了建筑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分析现有电子商务平台信息特征,以及研究BIM和Linked Data技术在信息集成方面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IM和Linked Data的建筑业电子商务信息融合框架。该框架以BIM作为商品信息模型;使用Linked Data将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配送信息、交易信息、采购合同信息关联到商品信息BIM模型中,形成融合的信息环境,为实现建筑业电子商务信息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存大量古建筑,其信息存档是古建筑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BIM的古建筑构件信息库的建立可以更快捷有效地保存古建信息,构件信息的合理标准化是信息库能否高效建立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古建构件信息的标准化以及关键信息的量化提取的方法,从而方便信息的重用及相应功能函数的建立,提高古建构件信息库的效率及功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当前建筑施工中信息共享问题,基于IFC标准对建筑施工信息组织与表达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信息需求分析,建立起以B IM为载体的施工统一信息模型;按照IFC标准对建筑信息的定义,把施工统一信息模型分为过程信息模型、资源信息模型和成本信息模型;通过建立与IFC数据实体一致的类和结构体,对IFC标准对所需信息的表达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建立起各自的模型。提出的施工信息统一模型基于B IM技术,采用IFC标准为数据表示和交换规范,不依赖于具体的施工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为促进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结构分析所涵盖的信息,构造和设计了结构产品模型信息基本框架,并对结构几何信息模型、荷载信息模型、分析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进行定义和表达。在基于IFC的EXPRESS-G图表达规范基础上,分别从几何信息模型、荷载信息模型、分析信息模型三个方面对IFC标准的结构产品模型缺失信息进行扩展,从而全面完善IFC标准的结构信息模型基本框架,以促进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信息的有效交换。  相似文献   

17.
面对信息时代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加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信息实践能力为导向,从信息意识和修养、信息知识和技术、信息能力和道德等三方面拟定建筑学专业人才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建筑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易智华 《规划师》2006,22(12):9-12
系统应用与信息管理的需要、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需要、信息多样化与多源化的需要是规划信息标准化的内在动力.规划信息标准化建设应按信息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强弱来确定实施等级,建立规划信息共享与交换标准、规划成果综合验收机制、规划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和规划信息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其中大部分是文本信息,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支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因此基于BIM 的建设领域文本信息集成管理将大大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实现平台,以及数据交换标准(IFC),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建设领域非结构化文本信息的管理体系框架:以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将文本进行结构化处理,用于信息的检索、排序。在此基础上将文本信息按IFC 标准进行分类,并与建筑模型实体相关联,实现文本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的集成。提出的方法可以为提高建设领域文本信息管理能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如何引进和留住高级信息化人才和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人才的价值也成为了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建筑行业信息化人才的涵义,概述了信息化人才的识别和定位,探讨了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的信息化人才需求、不同阶段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和信息化人才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