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塑料工业最主要的增塑剂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以及儿童玩具等生产。由于DEHP在塑料制品中含量高且常以游离状态存在,故非常容易通过多途径迁移至食品基质中,进而对人体造成器官损伤、生育和神经毒性等严重危害。本文就DEHP的性质、毒性损伤以及在食品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做了综述,以期为DEHP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常用抗氧化剂迁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几种常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常用抗氧化剂,重点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于食品接触塑料包装材料中4种常用抗氧化剂(BHT、Irganox1010、Irganox1076、Irgafos168)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研究现状及结论。同时对目前抗氧化剂迁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食品包装油墨迁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松  王志伟  胡长鹰  王雷  李丹 《食品科学》2012,33(11):317-322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包装材料中油墨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本文论述国内外包装油墨安全相关的法规及要求,总结国内外油墨迁移研究现状,为今后的食品包装油墨安全提供法律依据和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塑料、纸质、玻璃、金属和复合材料等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现已成为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的功能性助剂以及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及辅料的迁移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多局限于塑料包装材料,而国外的研究相对全面。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来源组成及其迁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加以综述,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食品包装行业的质量监控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塑料、纸质、玻璃、金属和复合材料等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现已成为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的功能性助剂以及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及辅料的迁移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多局限于塑料包装材料,而国外的研究相对全面。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来源组成及其迁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加以综述,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食品包装行业的质量监控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PET塑料桶及PET塑料桶装大豆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藏期间PET塑料桶中DEHP向大豆油中迁移的规律,建立了DEHP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超声波法提取DEHP(55℃、40 min),采用GCMS法检测DEHP迁移量,PET塑料桶中DEHP检出量为4.594 mg/kg,大豆油中DEHP最大检出量为1.292 mg/kg,最大迁移率为28.12%.以储藏温度(A)和储藏时间(B)为试验因素,大豆油中DEHP迁移检出量为试验指标(Y),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DEHP迁移规律的数学模型为:Y=0.77+0.089A+0.11B-0.013AB +0.039A2 +5.072×10-3B2.经响应面分析,大豆油中DEHP的迁移量与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呈正相关性,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油中DEHP的迁移量也逐渐升高,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DEHP的迁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民生大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包装不仅是隔绝食品与外界的重要屏障,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若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存在问题,那么食品安全将沦为一纸空谈。为了加强食品包装的安全管理,我国早在2009年将食品包装安全纳入  相似文献   

9.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包装能有效地保护食品,防止变质,但其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又会给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迁移规律以及传质模型;对主要被检物质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塑料与纸基材料中物质的迁移规律和传质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对食品包装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塑料包装材料因来源充足、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上。塑化剂中目前以邻苯二甲酸酯类较为常用。塑化剂通过增加塑料大分子链间的距离,降低塑料分子间的作用力来增加塑料的延展性和韧性。但塑化剂分子的游离性,使其易于迁移入接触物中。本文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理化性质,对白酒、食用油等不同类型食品的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迁移情况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对目前我国塑化剂超标准案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同时为塑化剂的深入研究及食品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壬基酚的迁移量。样品经迁移试验得食品模拟物,水性模拟物直接上机,油基模拟物经甲醇提取、冷冻离心后取上清液分析,外标法定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壬基酚线性关系良好,6种模拟物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998 5以上,两类模拟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和0.01 mg/kg,回收率为89.3%~94.4%,RSD值为2.76%~3.37%。该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壬基酚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苯酚、十二烷基苯、2,6-二异丙基萘(2,6-Di PN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以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5种模拟污染物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接触时间的情况下,从牛皮包装纸向固体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各模拟污染物的迁移率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最终都有达到平衡的趋势。并且模拟污染物的分子量越小,其达到迁移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分子量越大,其从纸张中向固体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率越低。另外,非极性模拟污染物的迁移率较极性的高。对相同模拟污染物而言,温度越高,其达到迁移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即迁移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美国1999年食品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发展动态 ,调查结果表明 ,包装产品的安全性、保质期、使用的方便性仍是今后食品包装发展的中心问题 ,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也是食品机械改进的方向。另外 ,文中对新型包装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已开始大规模应用,然而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中的纳米成分有向食品迁移的动力和趋势,现已成为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迁移的试验研究、数学模型和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加以综述,为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塑料包装材料中2,4-二叔丁基酚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模拟物为提取剂,通过正己烷超声辅助萃取对豆浆塑料包装进行污染物处理。并且采用单面浸泡法对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恶劣条件使用下污染物的迁移进行检测。用GC-MS法对迁移的污染物定性,通过HPLC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之一是2,4二叔丁基苯酚,在40℃加热4 h条件下,中性食品中2,4-二叔丁基酚迁移量为78.5 mg ·kg ^-1,超过了EU No 10/2011规定的检出限量60mg·kg^ -1。其他使用70℃加热2h,100℃加热30min条件下2,4-二叔丁基酚迁出量低于检出限量,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6.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欧盟和我国标准中对脂肪类食品塑料接触材料总迁移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利用欧盟EN 1186-13-2002和我国的GB 9688-1988,SN/T1891.1-2007 3个标准,对市售的10个微波专用食品塑料容器中有害物质的总迁移量(脂肪类)分别进行检测并按各自标准判定,结果显示:根据GB 9688-1988和SN/T1891.1-2007检测并判定,合格率均为90%,根据欧盟EN 1186-13-2002检测并判定,合格率为10%。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指出我国标准存在的局限性,建议加快采标进程和实施力度。图10表5参13  相似文献   

18.
为了剖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成分,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3种仪器对3种塑料食品包装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y/GC-MS可以鉴定材料的成分;ICP-OES可以测试出样品中的元素信息,并由此推断包装中所含添加剂;GC-MS可剖析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化学添加剂成分。因此,3种分析方法协同作用可以从微观角度监控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食品级PVC中4种增塑剂迁移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品包装材料聚氯乙烯(PVC)为研究对象,研究PVC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4种增塑剂在30℃~80℃条件下,水、乙酸、乙醇、正己烷4种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此4种增塑剂都在正己烷的环境下迁移量最大,并且在各种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未来食品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