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峡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86年6月23~24日,由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同志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水利电力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就进一步论证三峡工程,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确定了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的工作目标、方法、内容、阶段划分及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2.
在对三峡工程经济效益的分析论证中,对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灌溉效益和对南水北调的作用与效益却似乎被忽略了.实际上,三峡工程的灌溉效益和对南水北调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三峡工程的灌溉效益和对南水北调的作用进行了概念性论述.对灌溉效益的定量分析尚需大量的工作.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划的修编工作,这正好是分析论证并全面评价三峡工程的功能和综合效益的绝好时机.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在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经各专题组专家努力工作和各方协作配合,历时2年8个月于1989年9月完成,并将论证结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最近经国务院办公会议研究,于1990年7月6日至14日召开了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论证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铮 《中国水利》1989,(1):24-27,8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经过两年半的时间,至1988年11月,已全部审议通过了14个专题论证报告。参加这次论证的专家之多,涉及的领域之广,论证的问题之深,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为了使水利工作者及关心三峡工程的各界人士了解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是否体现了科学化、民主化的精神;三峡工程是建好,还是不建好;是早建好,还是晚建好;以及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些重大问题,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特开辟《三峡工程论证》专栏,供专家和有识之士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欢迎读者提出问题,本刊将请有关专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经过数十年无数科技专家的艰苦努力,特别是1986年以来,又经过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织全国40多个学科的400多位专家,进行了两年又8个月的重新论证,论证结论认为,三峡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水库移民可以妥善安置,没有制约性的不利环境影响;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1990年国务院听取了论证情况的汇报,并正式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现正进行审查中。当前,在讨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各方人士一致关注着三峡工程兴建的时机问题。我认为,对兴建三峡工程首先应有紧迫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荆江、洞庭湖区,洪水威胁严重。一旦发生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特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多年来,我国政府和科研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减少不利的影响,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三峡工程建设。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在三峡工程论证和研究中,对地震、地质、泥沙、水质、物种保护等进行了充分的、反复的论证,并采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中央对三峡工程建设非常关怀,一贯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方针。1984年国务院虽已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可行性报告,但鉴于各方面又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和建议,198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责成主管三峡工程的原水利电力部组织更广泛的论证,重新提出可行性报告,报国务院审查。水电部立即成立了论证领导小组,聘请了400多名专家、顾问,组成14个专题专家组开展论证工作。两年多来,各专家组进行了大量工作,组织科研、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几千名科技人员开展了补充试验和研究工作,经过专家们认真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对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提出了各专题的论证报告,经论证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审议通过。论证工作已告完成,可行性报告正在编制。有些报刊已陆续作了一些报导,本刊特将专家组论证的主要结论简要介绍于下,供关心三峡工程的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论证只代表一家之言吗由于三峡工程论证的结果和某些反对建三峡工程的人愿望相反,因此有人公开指责这次论证“只能代表水电部‘一家之言’”;有人说,参加论证的专家都是赞成上三峡工程的,因此有偏见;甚至说有些专家是迫于压力说假话。例如1988年《群言》第10期上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说:“现在三峡工程论证由一贯急于上马的原水电部领导去领导,……这个论证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和全部成员,又都是原水电部的正副部长、正副总工程师和三峡工程的负责人,下设各专业组组长,也大都为该部成员,这种局面自易于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1987年4月17—20日,水利电力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在组长钱正英、副组长陆佑楣、潘家铮主持下召开了第四次扩大会议,集中审议了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初步选择的水位方案,研究了下一步论证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10.
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三峡工程论证、决策,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针对三峡工程自2003年实现围堰蓄水运行以来发生的生态与环境现象引起的各方对评价结论的晕新争论,中国工程院也组织开展了包括生态与环境在内的三峡工程论证结论的阶段性评估研究.结合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论证过程、评价范围和内容、评价结论及工程分析,提出了几点认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为社会广泛关注,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会所编的《三峡工程的论证与决策》业已问世。本书发表了我国一批长期从事水利电力、能源建设和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的著名专家、教授的论著,近年来他们又直接参加了三峡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宏伟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直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尤其是水利水电战线的同志们,正以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三峡工程的审议。自从1990年7月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在听取了重新论证的情况汇报和各方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曾经经历长时间的论证工作,在论证工作中,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可行性论证阶段,主要研究的泥沙问题有5个方面。1993年以来三峡工程的泥沙研究包括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工程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回顾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三峡工程设计和论证阶段,对三峡工程综合经济效益所进行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三峡工程建设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对三峡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再认识和评价,分别论述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效益及对南水北调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应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和扩大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1984年原则批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鉴于这一工程还有一些问题和新的建议需要从经济上、技术上深入研究,因此,于1986年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对工程的可行性又作了进一步论证和补充。通过这一阶段论证,对三峡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新的建议,在论证专题报告中和这次长办编的可行性报告中都有科学的明确的回  相似文献   

16.
我参加了三峡工程论证中的生态与环境专题组、地质地震专题组和综合经济评价专题组的部分讨论.还应邀参加了三峡工程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有机会成到14个专题论证报告,也读了最近的反对建三峡工程或主张晚建三峡工程的文章和报告.以下分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然  尹庭伟 《水力发电》2003,29(12):12-16
三峡工程是一项科技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贯穿了三峡工程规划、论证、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是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三峡工程开工10年来,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是一项科技工程。科学研究贯穿了三峡工程规划、论证、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是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三峡工程开工10年来,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叙述了三峡问题争论的由来,并根据国家发展对电力需要,提出“凡已具备上马条件的水电站,都应该一齐上马”的鲜明观点,并针对三峡工程论证中一些症结问题,阐明了工程必须早上、快上的意见. 文中通过计算及比较,论证了三峡工程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国力能够承担的可能性.并通过电价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三峡工程所具有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长江科学院三峡工程科研工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厚 《人民长江》2003,34(8):29-36
在近半个世纪里,长江科学院围绕着三峡工程,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了科研工作,是三峡工程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程泥沙、工程水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水工建筑物结构、工程材料、爆破技术、工程安全监测等.长江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对解决三峡工程重大技术问题,推进论证,制定重要的工程措施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