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粮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极为重要,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粮食安全愈发的重视。若粮食检验存在不规范问题,不但会造成粮食生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粮食检验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主要针对粮食与粮食产品的工艺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食用品质等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影响粮食储存品质检验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20-223
以牛油火锅底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在冷藏(4℃)条件下其水分、酸价、过氧化值、辣椒素类似物、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样品的水分、酸价、过氧化值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且氧化速度逐渐加快。辣椒素类似物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降解速度逐渐减慢。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低级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控制牛油火锅底料油脂在冷藏期间的劣变有利于维持产品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生命力、营养成分变化的情况,同时以稻米、小麦与面粉、大豆为例,分析了贮藏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变化。粮食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可影响粮食籽粒的发芽率;粮食陈化以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类、酸性物质、维生素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食用品质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玉米、小麦、稻谷等品种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分析,结合储粮管理经验,总结了控制其品质劣变的储粮方法,保证了储粮品质良好,减少了损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粮食储存过程中粮食品质变化是判断粮食是否储存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是对影响粮食储存品质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预警对于储粮企业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采用Python软件构建了粮食储存品质预测模型。通过使用全国各储粮生态区的质量品质数据来训练和测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两种预测模型,时间序列品质预测模型可进行连续单指标跨期预测,温湿度-品质预测模型可进行度夏后粮情预测。经验证,时间序列品质预测模型对粮食储存品质指标预测效果较好,预测误差均低于15%。  相似文献   

7.
巴氏消毒乳储存过程中化学与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温度的巴氏消毒乳感官品质、生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来确定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5 d的储存期内,巴氏消毒乳在4℃和8℃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在12℃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趋势较4℃和8℃储存条件下快。巴氏消毒乳中脂肪酶的活力、TBARS值和蛋白水解程度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SDS-PAGE显示主要蛋白未见明显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嗜冷菌的数量逐渐减少,菌落总数呈现对数生长趋势并在储存的第4天达到稳定期。巴氏消毒乳中残存的脂肪酶、蛋白酶和微生物是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采用恒温加速法探究传统豆酱在25、38和50 ℃条件下储存28 d过程中色泽、总酸、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感官的变化。同时采用微生物挑战试验探究传统豆酱的防腐体系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传统豆酱储存时间的延长,传统豆酱的褐变、总酸和还原糖呈现升高的趋势,氨基酸态氮以及感官特性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温度升高会加剧这一变化趋势。在25、38和50 ℃下分别储存28 d后,褐变指数增加了2.1%、12.2%和23.5%;总酸含量升高0.03、0.06和0.18 g/100 g;色率增加了1.14、1.36和1.76倍。在38和50 ℃条件下储存28 d后,其还原糖分别升高了0.3和0.9 g/100 g。传统豆酱密封条件下,其防腐体系在28 d内可将产膜酵母、米曲霉以及耐盐性乳酸菌的浓度从104 CFU/g降低到小于10 CFU/g。与密封条件相比,敞口条件下其防腐体系对产膜酵母及耐盐性乳酸菌具有相同的杀菌能力,然而米曲霉在28 d后仍有7.9×102 CFU/g。表明传统豆酱在封口条件下对霉菌、酵母和乳酸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羽肉鸡冷鲜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黄羽肉鸡在冷鲜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1℃和4℃)下黄羽肉鸡理化参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和4℃储存过程中,鸡肉p H值、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在-1℃条件下,储存第6 d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含量达到16.3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10 d达到22.40 mg/100 g,肉已变质。在4℃条件下,储存第4 d TVB-N的含量达到15.94 mg/100 g,变成二级鲜肉;储存第6 d TVB-N的含量达到24.91 mg/100 g,肉已变质。两种储存温度条件下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随氧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上升。在鸡肉色泽方面,在两种储存条件下,其亮度(L*)先上升后下降,红度(a*)逐渐下降,而黄度(b*)逐渐上升。说明-1℃比4℃储存能更好地保持冷鲜鸡肉品质。根据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以TVB-N、p H、TBARS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以色泽、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为参考指标,应用于冷鲜黄羽肉鸡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1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小麦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籽粒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储存过程中小麦的品质特性的变化受到温度和样品自身因素的影响。40℃条件下品质变化较快,尤其是种子生命活力,在储存3~6个月时已基本丧失了生命活力。储存过程中不同品种的小麦生命活力和食品加工品质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储性可能存在可遗传的变异。籽粒硬度与损伤淀粉含量关系密切,但是小麦储存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尚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稻谷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3个籼稻和3个粳稻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的品质变化研究,探索稻谷储存品质产生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稻谷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不同,与籼稻相比,粳稻部分指标对高温更加敏感;高温储藏比低温储藏导致稻谷品质劣变的速率大;稻谷糊化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都增大,而衰减值下降;利用物性仪对大米蒸煮后的质构特性测定表明,蒸煮米饭黏度减小、硬度增大、黏/硬减小;蒸煮品尝值与最低黏度、最终黏度极显著负相关,初步认为其可以作为初始判定稻谷陈化指标,但是对稻谷劣变程度的量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SEM研究稻谷籽粒断面结构,显示:新鲜稻谷的胚乳细胞呈现非裸露状态,比较平滑,复粒淀粉被较厚的造体膜掩盖着,高温储藏下,稻谷横断面越来越粗糙,配入细胞内的淀粉粒裸露清晰可见,复粒淀粉的淀粉粒表面膜翘起并爆开.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稻谷、小麦储存品质指标的多次测定,认为稻谷的脂肪酸测定对象应明确为糙米,将粘度指标由陈化判定指标改为参考指标;建议完善小麦的品尝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小麦储存品质指标与储存年限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食用植物油的储存过程对品质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分析了食用植物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及原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稳定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粮食陈化的品质变化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和延缓粮食陈化,是摆在粮食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提高思想认识外,应加强对粮食的管理,提高科学保粮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搞好促销压率,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粮食干燥品质变化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的评价标准不适合于干燥粮食品质评价体系。深入研究粮食干燥的品质特征性指标,把握粮食干燥品质变化规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粮食干燥品质评价体系,为高水分粮食干燥条件的选取和干燥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预防和延缓粮食陈化,是摆在粮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除提高思想认识外,应加强对粮食的管理,提高科学保粮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搞好促销 压库,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同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粮食质量质检工作和做好储备粮的质量检验是粮食监管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人员要加强对粮食的检验和品质的控制,保障优质粮油的供给.本文通过对粮食检验技术发展现状的调查,指出品质控制中的常见问题,以期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提升现代化粮食检验技术,推动粮食产业由"增产"向"提质"方向转...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充氮储存和常规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研究充氮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储存的大豆原油相比,在北京地区充氮储存22个月的条件下,大豆原油的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羰基值无显著改变,加热试验后色泽变浅,溶剂残留量总体下降;充氮储存的大豆原油酸值、过氧化值较常规储存的上升缓慢。充氮储存对延缓油脂劣变有明显效果,可以延缓油脂氧化速度,对保证油脂储存品质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