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 ± 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红毛藻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检测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的营养成分。测得红毛藻干品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以及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10.00%、3.78%、39.42%和17.20%;检出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总量的35.53%,鲜味和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的49.87%,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4.79%);测得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3.77%,其中?棕-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EPA的质量分数最高,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39.26%;红毛藻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 钾、钠、磷、镁、锰、钙、铁等元素,宏量及微量元素里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钾(2 627.17 mg/hg)和铁元素(31.80 mg/hg)。研究表明,红毛藻为高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丰富的经济海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0.2% BP)处理冷藏对虾120 min后置于4±0.5 ℃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处理组(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浸泡下的冷藏对虾在贮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可以抑制对虾弹性的下降,显著阻缓对虾总细菌数(TVC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和K值的上升,减缓腐败变质的速度。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能延长冷藏对虾的保鲜期1~2 d,应用于对虾的冷藏保鲜效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田标  柯素晓 《饮料工业》2003,6(1):30-33
对用不同方法提取红毛藻可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能有效地保持红毛藻的天然颜色,经纤维素酶(1%)预处理后,红毛藻的提取率可达59.15%。  相似文献   

5.
红毛藻是特色药食两用红藻资源,腥味是限制红毛藻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对红毛藻复合脱腥加热联用浸泡脱腥剂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复合脱腥可显著降低红毛藻的腥味,最优脱腥工艺为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4 h,醋酸浓度3%,醋酸处理时间2.0 h。脱腥前红毛藻含有醇类、烯烃、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它类共7大类4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辛烯-3-醇、壬醛、2-壬烯醛、2,4-癸二烯醛和3,5-辛二烯-2-酮为腥味成分;复合脱腥后,挥发性成分由46种变为26种,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明显减少,烷烃类和其它类物质明显增多,上述腥味成分含量除壬醛由44.40μg/g降为37.89μg/g外,其它均降为0。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毛藻可溶性成分提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红毛藻可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能有效地保持红毛藻的天然颜色,经纤维素酶(1%)预处理后,在65℃,pH7.0,木瓜蛋白酶(1.5%)酶解2h,红毛藻的提取率可达59.15%。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到红毛藻多糖(BFP),再用DEAE-cellulose52柱层析对BFP进行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采用PMP柱前衍生、HPLC及化学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RAW264.7细胞模型分析BFP、F1、F2和F3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和其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结果:组成分析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均为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细胞模型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在所测定质量浓度范围(0~100μg/mL)均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和分泌TNF-α,而不诱导ROS的产生。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FP具有体外免疫诱导活性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F1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F2和F3作用机制相似,分别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结论:红毛藻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其中分级纯化多糖组分F1和F2是BFP中主要的免疫诱导活性组分;BFP、F1、F2和F3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的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即NF-κB和JNK MAPK信号途径;而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共同信号通路主要是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鼠尾藻、浒苔、龙须菜、红毛菜和条斑紫菜5种常见经济海藻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五种海藻中分别鉴定出29、22、29、32、2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及酯类物质。鼠尾藻、浒苔及龙须菜以烃类、醇类、醛类、酯类及其它挥发性化合物为主;红毛菜和条斑紫菜均以烃类成分为主,其含量超过70%以上,另外含有少量醇类、醛类及酯类物质。红毛菜和条斑紫菜烃类成分主要为8-十七碳烯及十七烷,含量超过总成分的50%,其中又以含量超过30%的8-十七碳烯为主,而鼠尾藻、浒苔和龙须菜8-十七碳烯含量甚少。研究表明,海藻挥发性成分组成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性,原始红藻红毛菜和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相似,以8-十七碳烯为原始红藻挥发物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9.
红毛藻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种方法从红毛藻中提取藻蓝蛋白。研究表明,组织捣碎法破碎细胞效率较高,6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效果较好,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线路。  相似文献   

10.
红毛藻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苹  周琼  翁凌  苏文金  曹敏杰 《食品科学》2006,27(12):482-486
从红毛藻(Bangia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A565/A280为5.0)的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纯化过程包括: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通过扫描藻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其为R-藻红蛋白。用SDS-PAGE及银染色法测定了组成R-藻红蛋白各亚基的相对分子量。并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等理化因子对R-藻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分析多糖组分的体外降血脂活性,阐明红毛藻的降血脂活性功效机理,为红毛藻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后,通过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红毛藻多糖(B.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BFP);采用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对BFP进一步分级纯化得到3 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通过酶动力学分析各组分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法测定BFP组分F1、F2和F3对HepG2细胞和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高血脂/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油酸诱导Caco-2细胞模型分析BFP组分F1、F2和F3的体外降血脂活性。结果: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BFP组分F3显著抑制了胰脂肪酶活性,且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细胞模型结果表明,F1、F2和F3在质量浓度0~500 mg/mL范围内对所试细胞均无显著毒性作用;F1显著抑制Caco-2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F3对高血脂HepG2细胞模型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中脂类的合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BFP组分可有效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降血脂活性。  相似文献   

12.
红毛藻中天然蛋白质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多种细胞破碎方法、硫酸铵盐析浓度对红毛藻中天然蛋白质色素的提取效果,确定组织捣碎法为效率较高的细胞破碎方法,70%饱和度的硫酸铵为较佳的盐析浓度。同时,对蛋白质色素盐析液的稳定性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相结合,从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到纯度系数(A565/A280)大于6.0的R-藻红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其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9、21ku。用适宜摩尔浓度的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氨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醇(SPDP)将纯化的R-藻红蛋白与羊抗小鼠IgG抗体交联,利用SDS-PAGE和荧光检测鉴定R-藻红蛋白与抗体的交联效果。结果显示:R-藻红蛋白能与羊抗小鼠IgG成功交联。分别采用Dotblot和Westernblot对R-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体作为二次抗体,小鼠抗鲢鱼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为一次抗体;对鱼类小清蛋白进行免疫检测,结果显示:R-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体能检测相关抗原的存在,且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藻红蛋白荧光探针可缩短免疫杂交的检测时间,简化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红毛蟹     
正红毛蟹是视觉系红毛蟹在视觉上美观大方,它身体呈大红色,四肢不发达但游动迅速,尤其两只前脚,坚挺有力。红毛蟹喜欢低温,一般5℃是它感觉舒服的温度。因为海域不同,每个国家的红毛蟹在品质、口感上略有差别。韩国、俄罗斯、日本和朝鲜都有红毛蟹,也有以红毛蟹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秋天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红毛藻藻红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利用Cu2+能使R-藻红蛋白发生荧光猝灭的特性,建立一种荧光检测Cu2+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5 h、加酶量2.5%时,提取的R-藻红蛋白质量浓度为43.64 mg/mL。使用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沉淀和DEAE Sepharose FF柱纯化,得到纯度为2.1(A620/A280) 的药品级R-藻红蛋白,其对Cu2+有良好的选择性,最佳检测条件为:R-藻红蛋白质量浓度1.2 mg/mL、水浴温度30 ℃、反应时间15 min、缓冲液pH 7.0,在Cu2+ 0.5~50 μmol/L范围内,相对荧光强度与Cu2+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S/N=3)0.06308 μmol/L。将此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Cu2+含量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94.50%~106.03%。方法具有绿色安全、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势,对水产品中重金属Cu2+含量的检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消化酵解和细胞炎症模型探究江蓠、红毛藻、麒麟菜和坛紫菜等4种经济红藻的消化酵解特性及其抗炎潜力,为红藻的高附加值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体外模拟口胃肠消化和结肠发酵,测定4种红藻中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总酚的去向。利用16S r RNA基因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红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发酵产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4种红藻发酵产物的抗炎活性。结果:在口胃肠消化过程中,坛紫菜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酚类物质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难以消化的部分到达结肠后充当肠道微生物群的能量来源,其中坛紫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同时,4种红藻均表现出调节肠道菌群的能力,包括提高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此外,红藻发酵液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损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红毛藻发酵液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结论:4种红藻经模拟消化后有较好的生物可及性,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抗炎潜力,为基于红藻的高值活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菜的食疗     
邢湘臣 《烹调知识》1994,(4):42-42,44
紫菜,又称紫软、索菜。属于红毛藻科的食用海藻,产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岩石上,素有“岩礁娇子”之称。《闽书》说紫菜“散生时正青,干时紫色”,故名。又因它薄如纸片,我国有的地方叫它“纸菜”。日本则称其为“海苔”。 我国沿海产的紫菜,品种达十余种,如坛紫菜、条斑紫莱、圆紫菜、甘紫菜、长紫菜和边紫菜等。 一 紫菜是食用海藻的珍品,营养十分丰富,被誉为“素食之珍”。据分析:干紫菜每100克  相似文献   

18.
浅谈紫菜     
杨杰 《美食》2005,(3):20-21
紫菜自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为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藻类植物的统称。市场上出售的袋装紫菜系采集新鲜紫菜经漂洗晒干制成。紫菜的种类颇多,现已发现的约有70多种,主要有坛紫菜、条斑紫菜、圆紫菜等。  相似文献   

19.
刘晶  王华  李华  米思 《中国酿造》2012,31(7):159-163
为研究CO2浸渍工艺对干红毛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仪器辅助液液萃取方式提取传统工艺和CO2浸渍工艺酿造的干红毛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结果表明:2种葡萄酒中共鉴定出48种香气化合物,主要为醇类、酯类、酸类和酚类物质等,其中传统葡萄酒中鉴定出32种,而CO2浸渍葡萄酒中鉴定出41种.和传统葡萄酒相比,CO2浸渍酒中仅有酸类物质的含量发生轻微下降,其他物质(如醇类、酯类和酚类等)的含量以及香气物质的总含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来看,CO2浸渍工艺酿造的干红毛葡萄酒的香气质量比传统工艺酿造的葡萄酒要好.  相似文献   

20.
《广西轻工业》2016,(3):119-120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红毛鸡药材质量。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对不同产地红毛鸡药材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1个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重金属的检出率较高。结论:不同产地的红毛鸡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重金属有较高的检出率,药材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微量元素与重金属含量随产地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