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烹饪过程是指将烹调原料加工烹制成色、香、味、形、质俱佳的食物,又能使食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达到合理营养,保障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在饮食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过程。但是,食物中营养往往是被食物的组织所包含。通过烹调,食物中部分营养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如淀粉加热后变化为糊精,部分淀粉分解成双糖。又如蛋白质受热会凝固变性,其中一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肽和各种氨基酸,若溶解于汤中,便形成胶蛋白,更利于消化吸收。加热也可使植物性细胞壁破坏,水溶性物质浸  相似文献   

2.
科学烹饪减少煎炸食物中的致癌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炸食物受许多人喜爱,可是,煎炸食品如果油温过高(超过200℃以上),便会分解出大量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类等强致癌物,在自然界1000多种致癌物中,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就占1/8以上,我国预防医学博士张学明经过多年研究证实,煎炸鱼中含有强致癌物-杂环胺,此项研究还发现,杂环胺的形成量主要受煎炸、烤的温度影响,其次是煎烤时间,煎烤温度低于200℃,杂环胺形成量就很少;煎炸温度超过200℃,但煎炸时间少于2分钟,杂环胺的形成量也很少,在煎炸的鱼外面挂一层淀粉糊,也能减少杂环胺形成,美国加州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温煎炒或油炸的肉食中含有突变源,研究人员应用单克隆抗体,对经过高温煎炸的牛、鸡、鱼肉等进行检测,结果测出10种致癌化合物,而且证实,突变源不是由于炭火等热源将肉烧焦所致才,而是肉食本身成分在加热200℃以上时的产物,当肉食加热150℃时,只产生少量的突变源;而温度在200℃以上时,肉中自身产生的突变源就会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3.
4.
<正>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关注度也越发高。不同食物所含有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但据调查显示,烹饪加工过程中,会对食物的营养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如此不仅不利于维护当今人类的健康,甚至还会带来诸多影响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在此情况下,科学烹饪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其利于保障食物的营养,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予以维护。  相似文献   

5.
6.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成就,煎、炸、炖、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合理地选择烹饪方式,不仅可以使食物具有不同的口感,还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吸收率,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中的营养价值。一、烹饪的概念烹饪是通过加热使食物中的成分出现物理和化学等一系列相关变化,从而使食物由生到熟的一个过程。烹饪算得上是一种饮食艺术,通过复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性,讨论了烹煮、煎炒、蒸和烤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提出了保护食物营养成分的措施,旨在帮助人们了解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烹饪。  相似文献   

8.
在烹饪过程中,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都会因受烹饪过程中理化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损失。了解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烹饪加工过程中该怎么做,才能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营养素。  相似文献   

9.
食物烹饪加工中维生素的损失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良好的“色、香、味、形”刺激人们食欲,增加食物摄入,促进营养与健康。食物合理、正确的烹饪加工有利于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摄入、消化与吸收。但不正确的烹调加工可能造成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维生素类微量营养素,由于其在食物中含量少,稳定性差,烹饪中非常容易流失、破坏。维生素长期摄入不足,易造成缺乏性疾病。研究食物烹饪加工中维生素类微量营养素的损失途径和保护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扬 《四川烹饪》1994,(3):15-16
香味调料在烹饪中对菜肴和面点有着香、赋香、矫臭、抑臭以及某些还能赋于辣味等功用,并且由此而产生出增进食欲的效果。另外,有些香味调料还具有着色性、防腐性、防氧化性等其它功用。除此之外,多数烹饪上用的香味调料还有特殊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具有消食除胀、散热健胃、祛风活血之药效。当然,烹饪中对于香味调料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其香味来对食物进行调香。 烹饪中使用的香味调料大都是植物性原料,不同的香味料使用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如茎、根、皮、花蕾、叶子、种子等等。有些是经过干燥后的原料(大部分是属于这一类),如八角、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等。有些是使用的新鲜原料,加姜、葱、蒜(它们也常常被归于蔬菜类中)。而还有一些则是用数种香味调料混合后制成,如咖喱粉、五香粉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利用某些植物原料经特殊加工后制成,如醋、酒、麻油、花生酱等等。  相似文献   

11.
《川菜》2014,(10):30-33
提到蒸出的食物,很多人是否第一反应是寡淡无味。但试想下,一整天在炸炒的油腻包裹下,你是否很少注意到食物的原味好吃呢?更何况,蒸出来的食物更健康哦。怎么蒸菜更健康以及蒸菜的诀窍,今天就来教给大家。蒸出来的菜含油更少 烹饪中的“烹”是煮的意思,“饪”意指熟。在健康烹饪排行榜中: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的就是蒸、煮,其次是拌、灼、汤、炖、炒、烤、炸。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减少食物原料烹饪过程中的营养素损失,提高食物营养价值,本文研究了食物烹饪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类型,并从烹饪方法、食物初步处理、烹饪过程3个方面研究了食物原料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控制措施,进一步减少了烹饪过程中食物营养素的损失,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向文江 《四川烹饪》2003,(12):33-34
用中式烹调方法烹制出的食物,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美妙,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然而,由于我们有时候使用的初加工及烹调方法不当,也常常会导致食物营养素的损失,从而降低食物营养价值。首先是初加工不当而造成食物营养损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爱把米反复淘洗干净;蔬菜切后再洗;对肉类原料也总是用水冲洗后再烹制,看起来这是讲究卫生,实际上用这样的初加工方法却造成了食物营养素的大量流失。据有关资料介绍:淘米会造成维生素B1损失30%~60%、无机盐损失70%、蛋白质损失15.7%、碳水化合物损失2%,如果淘米的次数越多,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VC的主要来源,长期不吃蔬菜就会引起坏血病。此外,绿色蔬菜和橙色蔬菜中核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多,含铁量也较高。蔬菜中还含有大量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如萝卜中的淀粉酶可促进消化;大蒜含有植物杀菌素,对抵抗疾病和防止肠道传染病有一定作用。在整个烹饪过程中,蔬菜中的营养素受溶解性、氧化反应、酶作用、热分解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流失或者被破坏了。因此,如何合理烹调蔬菜,最大限度地保存蔬菜中的营养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烹调前的加工处理1.洗涤干净,减少污染。新鲜蔬…  相似文献   

16.
隋唐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食物加工与烹饪有了较大地进步。主食烹饪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面食的制作技术有了较大提高,面食的花色品种进一步增多。副食烹饪水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煮、烤、脍等烹饪技术已炉火纯青,新兴的炒菜技术也日益成熟;第二,菜肴烹饪原料得到了极大地扩展;第三,象形花色菜的出现和食品雕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烹饪加工中常需加香味调料,用以改善或增加菜点的香气,或掩盖原料中的不良气味。烹饪中使用的都是植物性天然香味调料。不同的香味调料使用的民有所不同,所用形态也有所差异。使用香味调料时应根据不同的 同的质量要求和工艺过程来选择,以求获得最佳的风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以其传统的刀工、调味、火候等烹调方法及艺术造型而闻名于世。这样,不仅提高了食品的感观品质,增进食欲,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然而由于传统的初加工及烹调方法的不当而造成营养素的损失,从而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却令人担忧。它有待于我们进一步革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烹饪发展过程中,调味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个菜系所使用的食材相差不大,但在调味品使用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选用优质的调味品是制作美肴的重要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调味品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品种更为丰富、清洁卫生,既能够提高菜肴的口感,还可以减少烹饪的时间和程序。文章针对现代调味品味道的形成及构成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中国烹饪发展与调味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调味品的应用原则,最后研究现代调味品在中国烹饪发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从业者科学使用调味品,提高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物营养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高。食物原料的烹饪与加工会导致营养素的流失。因此,烹饪时需根据食材的特点,科学选择烹饪方式,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流失,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本文阐述了食物原料在烹饪过程中营养素流失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人们合理选择烹饪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