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欧宗现 《水泥工程》2021,34(5):67-69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需要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影响焚烧炉和水泥窑稳定运行等问题。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比选,得到一种独创的渗滤液三级回喷焚烧工艺,利用窑头篦冷机、窑尾分解炉和焚烧炉的高温焚烧渗滤液,并成功应用于宜昌花林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萤石尾矿作为水泥熟料生产的替代原料,组织开展了水泥窑熟料煅烧试验。试验数据分析显示,在熟料煅烧过程中,萤石尾矿中CaF2掺入可明显提高生料易烧性,促进碳酸盐的分解,降低熟料煤耗,提高熟料强度,同时试验发现伴随萤石尾矿的掺加,窑系统氮氧化物排放下降,萤石尾矿催化提高窑系统脱硝效率,降低氨水用量,有利于降低企业脱硝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萤石尾矿作为水泥熟料生产的替代原料,组织开展了水泥窑熟料煅烧试验。试验数据分析显示,在熟料煅烧过程中,萤石尾矿中CaF2掺入可明显提高生料易烧性,促进碳酸盐的分解,降低熟料煤耗,提高熟料强度,同时试验发现伴随萤石尾矿的掺加,窑系统氮氧化物排放下降,萤石尾矿催化提高窑系统脱硝效率,降低氨水用量,有利于降低企业脱硝成本。  相似文献   

4.
唐占甫 《水泥工程》2017,30(5):19-20
<正>1概述1.1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平均热值较发达国家偏低,利用水泥窑的热风焚烧垃圾技术不用外加燃料,可节约分解炉燃料,符合我国国情。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垃圾渗滤液、废弃均得到妥善处理,相比填埋方式处理垃圾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替代了部分燃料,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属于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省4个2001-2012年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进行了调研,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水质,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渗滤液水质相比,贵州省垃圾渗滤污染物含量显著偏低,COD为0.5~4.8 g/L。调研的部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工艺经改造后,出水可达到GB 16889-2008表2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比较选择MBR+U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优。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建议积极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就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时,垃圾灰渣成分及其波动对熟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可以作为水泥替代原料;垃圾灰渣作为替代原料会带入一些干扰元素,为保证垃圾处置量及熟料质量,需要对垃圾进行均化等处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UASB-AS-气浮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物化预处理、厌氧分解、好氧生物处理、物化后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GB 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渗滤液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UASB—AS-气浮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物化预处理、厌氧分解、好氧生物处理、物化后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达到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渗滤液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1)
生活垃圾渗滤液是行业内的热点和难点,其成分复杂,有机负荷大,处理困难,对渗滤液而言,达标排放至关重要,如垃圾填埋场厂区不能有效的消解渗滤液,将会对周围所处的地域、水体、环境造成系列的影响。本文就目前生活垃圾渗滤液相关处理工艺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谢剑峰  余明江  陈勇 《水泥》2022,(2):27-31
研究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运行过程中,将入厂垃圾挤压产生的渗滤液喷入预分解窑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文系统地分析计算了不同季节渗滤液不同喷入量时增加的热耗和烟气产生量,计算得出在夏季渗滤液处理量达到最高1.5 t/h时,每小时需要多增加115.14 kg原煤消耗,吨熟料原煤消耗增加量为0.476 kg/t,系统拉风...  相似文献   

11.
用粉煤灰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 ,研究用粉煤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中COD的去除作用、效果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用粉煤灰处理渗沥液 ,最佳灰水比为 1:10 ;预处理时 ,在渗沥液 pH <4,效果最佳 ;混凝剂 (硫酸铝 )用量为 2 g/L时 ,处理效果最佳 ;用混凝剂和粉煤灰综合处理时 ,先加少量混凝剂进行预处理 ,后再加粉煤灰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金山  周立岱  郭宇  赵明 《辽宁化工》2006,35(6):340-343
通过室内垃圾柱淋滤装置对锦州市南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渗滤液中污染组分的浓度变化曲线,分析了垃圾场中渗滤液污染物组分的变化特征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相关原因。从而为今后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防治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道洪  姚兆俊  刘健东 《广东化工》2014,(9):152-153,157
垃圾卫生填埋因操作简单、处理量大而成为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其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因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文章概述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修复技术;重点阐述了垃圾渗滤液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与生物降解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及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机理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艳  谭艳来  陈大志 《广东化工》2014,(10):149-150
文章采用GC/MS分析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及预处理后的出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铁碳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预处理后,氯乙烯、三氯甲烷、C15H24等物质的峰面积大幅降低,六甲基环三硅氧烷、二氯一溴甲烷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组分被降解为三甲基氧膦、二甲基环硅氧烷、草酸铵、二甲胺等组分。因此,铁碳微电解-微波协同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可以有效降解其大分子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为垃圾渗滤液膜分离浓缩液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填埋场陈腐垃圾的工程实例,选择某填埋场8年以上填埋龄的陈腐垃圾为研究对象,经精细化作业挖掘后,利用“某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进行预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由于陈腐垃圾不可燃物比例高、含水率低、有机质含量低、化学成分不同等特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陈腐垃圾时,需要对生料配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配合。通过对比水泥窑的窑磨系统操作参数,提出陈腐垃圾的处置不会对水泥窑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且处置陈腐垃圾后的熟料强度均能满足要求。本工程实例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陈腐垃圾技术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实现老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再利用或库容释放,以满足填埋场重复填埋使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可彻底消除垃圾的处置技术。介绍了海螺、华新和中材国际三家有代表性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路线,分析了三种技术示范化项目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三家技术的示范化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果,各项环保指标均完全满足相关标准的限值要求。最后,还阐述了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瓶颈,即经济效益及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ASBR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  袁维芳  陈小珍 《广东化工》2011,38(3):159-160,162
通过ASBR中试反应器处理某垃圾填埋场内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的条件下,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和进水氨氮浓度对ASBR反应器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4 d时,间歇搅拌和氨氮浓度低于800 mg/L时,ASBR反应器达到最佳,ASBR反应器对COD、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为32.04%、10.5%和32.63%,渗滤液可生化性由0.39提高到0.46;进水氨氮浓度大于800 mg/L,即FA〉62.59 mg/L时会抑制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辛美静 《水泥工程》2015,28(5):46-50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水泥行业和环保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份复杂、水分含量高、组份波动大,为达到最优的协同处置效果,必须进行预分选。市场上现有预分选设备均不能满足协同处置的要求,中材国际从研究垃圾的成分、物理性能入手,自行研发出与协同处置工艺相匹配的破碎机、滚筒筛、风力分选机等专用装备,并在"溧阳市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用于水泥生产利国、利民、利后代,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实践者。文章全面介绍了2×300t/d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线(包括垃圾焚烧系统、不燃物处理系统、通风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氯旁路系统等)的系统工艺流程;逐一分析了垃圾焚烧处理线投运后对窑系统的影响,包括对进入分解炉的气体量、气体温度、气体成分和有害物质等对熟料产质量的影响。目前,第一条300t/d垃圾处理线的处理量已达到350t/d,对窑产量的影响也明显小于预期。  相似文献   

20.
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是《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严格控制的、也是传统工艺难处理的一项指标。文中以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对其氨氮进行了处理。水样依次通过OSMONICS微滤EW膜和超滤GE膜后,调节膜出水pH值为6.5,加入质量分数0.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通过静电引力与NH4+形成大分子的复合态铵,然后经反渗透SE膜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水样清澈透明,无异味,水质达到了GB 16889-1997的一级排放标准,氨氮去除率为99.4%。另外还探讨了水样的pH值、SDBS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