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进 《人民长江》1997,28(9):20-21,24
高坝洲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是在诸多方案比较和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经不断优化选定的。泄洪布置较好地顺应了原来的河势,满足了二期导流的要求。选定的消能工较好地解决了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和水位变幅大,运用工况复杂的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坝洲枢纽属中水头水电工程,泄洪流量大,佛氏数低,下游水位有长江水位顶托与不顶托两种情况,为妥善解决消能防冲问题,经过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后确定表孔采用宽尾墩戽式池,深孔采用雷伯克齿坎消力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是水利枢纽布置首要研究问题,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非常重要,涉及到泄流能力、过流面空化、水流掺气、泥沙磨蚀及对其下游河床冲刷等问题。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洪建筑物最大泄量达66 200 m3/s和消能建筑物弗劳德数低的难题,泄洪建筑物采用了底孔泄洪、表孔排漂的泄洪方案,消能建筑物采用了二级消力池底流消能方式。泄水闸主要采用底孔泄洪,弧门推力巨大,选用钢梁作为弧门支撑体,解决了工程设计难点,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清 《人民长江》1992,23(2):43-47
隔河岩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方案,是在大量比较方案的设计研究和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和不断优化选定的。选定设计方案的特点是,首次将收缩射流——水垫池的联合消能工应用于高水头大流量的拱坝坝身式泄洪建筑物上,较好地适应了坝址自然条件和枢纽的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区内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谷狭窄,大坝高度大、洪水流量大、泄洪功率大。参照国内工程消能方式,经过多方案认真比较研究,优化布置和体型,采用坝身表、底孔平面相间布置、联合泄洪方式,表孔和底孔泄洪按照纵向分层拉开、横向单体扩散、总体分散归槽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枢纽表、底孔下泄水流空间分散,消能充分,下泄水流对消力塘底板压力均满足受力要求,保证了枢纽泄洪消能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树华  王天恩 《红水河》1998,17(1):39-41
主要介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下坝线枢纽布置方案的泄洪消能问题,对T形墩消力池方案和宽尾墩消力地方案这两种消能型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两者对比而言,T形墩消力地方案,则取得了较高的消能防冲效果。  相似文献   

7.
溪洛渡水电站坝身泄洪消能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溪洛渡水电站具有“窄河谷、高拱坝、巨泄量”的特点,按照“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布置原则,以及“泄小洪水时运行灵活,泄中洪水时充分发挥水库调洪削峰能力,泄大洪水又有足够的超泄能力”的泄量分配原则,开展了多方案的坝身泄洪消能布置比较研究。结合水力模型试验,初步论证了坝身7表孔+8深孔方案宣泄30000m^3/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洪峰流量大、泄洪消能建筑物规模大、运行条件复杂、水库调蓄能力小、河床宽度有限、下游水位变幅大等特点,泄洪消能及下游河岸防冲刷问题突出。为尽量减少溢流前缘宽度以及考虑到排沙、施工导流等,经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表、底孔结合布置方式。由于泄洪表孔下游单宽流量大、下游水位高,经多方案分析比较和模型试验研究,表孔采用宽尾墩加戽式消力池消能型式,底孔采用底流消能型式,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泄洪消能建筑物分二区布置,各工况下消能效果良好。研究所得成果为类似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皂市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水力设计根据坝址水文特性、规划要求及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采用表底孔相间布置联合泄洪、表孔宽尾墩底流出流-底孔射流-消力池联合消能的泄洪消能型式,适应了五峰暴雨区洪水陡涨陡落、水位变幅大、泄流量大及消能区地质条件差等特点,成功地解决了中水头、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消能问题,为尽可能地不扰动下游右岸水阳坪滑坡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吴雪茹 《红水河》1995,14(2):50-52
本文就古尝水利枢纽侧槽溢洪道挑流水舌冲砸右岸及对下游严重冲刷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反复试验探索,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消能工。  相似文献   

11.
三里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采用坝身表、中孔集中泄洪和坝下天然水垫塘消能方案。泄洪布置实现了“最大限度地使落水点在横向、纵向上拉开”的设计原则,坝下天然水垫塘消能指标适中,两岸简单防护,消能设施布置简洁。水工模型试验显示,三里坪大坝坝身泄洪建筑物总体布局合理,表、中孔体型布置满足要求,坝下天然水垫塘防护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2.
皂市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水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坝址水文特性、规划要求及工程地形、地质条件,皂市水利枢纽泄洪消能设计采用了表、底孔相间布置联合泄洪、表孔宽尾墩底流--底孔射流--消力池联合消能的型式,适应了渫水洪水陡涨陡落、水位变幅大、泄流量大、防洪调度运行条件复杂及消能区地质条件差等特点,成功地解决了中水头、大单宽、低佛氏数消能问题,完善了枢纽坝后式厂房布置方案,并且满足了尽可能不扰动下游右岸水阳坪滑坡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大藤峡与龙滩水电站联合,可有效调节西江10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兼顾提高中小洪水时浔江两岸防洪标准,有效控制库区淹没,合理拟定防洪调度规则至关重要。以防洪控制断面为判别起调条件,针对西江上中游型、中下游型、全流域型不同类型洪水龙滩和大藤峡水库承担任务的不同,视龙滩防洪运用情况拟定大藤峡控泄条件,分析大藤峡水库合理有效的防洪调度规则,推荐采用不考虑洪水预报的防洪调度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苏州河河口局部流速大、流态复杂、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力大等特点,采用解析计算、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对照的方法,对苏州河河口水闸的消能防冲水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水闸运行对上下河床的冲刷及工程区的局部流动规律,研究最大流速及其出现的位置,确定消能防冲的保护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河口水闸闸门运行时不仅要控制上下游水位差.而且需要严格控制闸门的启闭速度,以防止护坦外河床冲刷。  相似文献   

15.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胡中平  班红艳 《人民长江》1999,30(1):25-26,29
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坝址地处高窄峡谷河段,因该枢纽组具有洪峰流量大,下游水位变幅大,泄洪与通航矛盾突出等特点,故其泄洪消能设计就成为枢纽建筑物布置及水工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方案比选,在泄洪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优选方案为大坝中部设7个表孔,两岸边设2条滑雪道,当洪水频率P≤5%时,开启2个近岸底孔联合泄洪,在泄洪建筑物体型设计上,除优化表孔及底孔设计参数,合理确定结构型态外,对左、右滑雪道分别采用异型扭鼻  相似文献   

17.
大藤峡水利枢纽作为172项重大节水供水标志性工程,其建设管理具有引领性和风向标的效应。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积极应对工程初期边界条件不具备和生产关系不成熟的困境,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建立起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体系,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力推进工程建设,打造行业标杆工程。以此为基,对大藤峡工程建设管理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新疆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溢洪洞及泄洪洞挑流鼻坎体型优化的试验研究,通过调整鼻坎体型,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窄泄槽、高流速、泄槽与河道交角大、窄河道的异型窄缝鼻坎.这种鼻坎水舌不仅能沿纵向、竖向拉开,还能横向有所扩散,使水舌覆盖消能区较大范围,削弱了岸边回流,减轻了河床冲刷,且有效地控制了水舌落水位置、范围及分布,减少淤积体对电站尾水抬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西江水系集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和灌溉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流域控制性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历时较长,期间工程任务及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受其影响,坝址、坝线及建筑物规模也进行了多次调整。针对选定的工程规模,依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期通航安全、充分考虑初期发电效益,对影响坝线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的船闸、厂房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