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对一株产纤溶酶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LJ-22的固、液体发酵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温度31℃,初始pH7.0,转速180r/min,接种量4%,培养时间72h,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温度34℃,初始pH7.0,接种量10%,装样量10g,静置培养时间72h。在上述条件下,菌株LJ-22的液体发酵产纤溶酶酶活为(830±12.5)IU/mL,是优化前的1.69倍,固体发酵产纤溶酶酶活为(4300±12.8)IU/g,是优化前的1.56倍。通过比较固、液体发酵条件及产酶酶活,得出该菌株更适合液体发酵,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茯苓真菌液体发酵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茯苓的摇瓶液体培养,确定了茯苓液体发酵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为大规模茯苓多糖的生产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即:发酵温度26℃、摇瓶转速150 r/min、种子液接种量为6%、葡萄糖4%、蛋白胨0.75%、硝酸钾0.75%、pH值为5.5、装液量为80mL/250 mL.  相似文献   

3.
米糠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米曲霉,研究了液体和固体两种发酵方法生产谷胱甘肤(GSH)的工艺.通过研究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影响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转速.确定了液体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培养转速130 r/min、培养时间2 d、接种量5%;固体发酵生产谷胱甘肤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90%、培养时间3d、接种量5%.  相似文献   

4.
采用丝瓜络作为蛹虫草孢子附着点和植物油吸附基质,经半固态发酵生产虫草素,旨在提高液体表面培养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虫草素产量。利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别对玉米油和橄榄油条件下的加液量、孢子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虫草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油用玉米油,加液量为3.0 mL/g,孢子接种量为9.49%,发酵温度为27.3℃,相对湿度90%。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虫草素产量达到10.13 g/L,比初始半固态发酵虫草素产量提高了76.48%。综上,发酵温度的控制是获得虫草素高产的关键因素。蛹虫草丝瓜络半固态发酵能够通过提高比表面积获得较高的虫草素产量,为大规模工业化虫草素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对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发酵最佳条件为:装液量179mL、摇床转速165r/min、发酵温度28℃、初始pH6、接种量为4片直径1.2cm的菌丝块,干菌丝量达到0.8626g。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巨大口蘑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今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时间等因素对桑黄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3℃,摇床转速为162r/min,装液量为81.4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6.0%.在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表明,胞外多糖平均可达1.866g/L.  相似文献   

7.
发酵型茯苓葡萄酒的研制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分析了初始糖度、接种量、主发酵温度、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对发酵型茯苓葡萄酒发酵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主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酿造条件,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发酵型茯苓葡萄酒最佳主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25.56 g/L、酵母接种量3.4%、主发酵温度27.23 ℃、偏重亚硫酸钾添加量89.26 mg/L,此时茯苓葡萄酒酒精度为13.72%vol,其感官品质及理化、微生物指标检测数据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红曲色素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运中 《食品科学》2003,24(7):83-87
本文研究了以早籼米为原料,以红曲霉为菌种,种子液体发酵、红曲固体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新工艺。选育优势菌株SM005h一株,种子液体发酵最佳条件是6%接种量,1:0.5通气量,搅拌转速350r/min,31℃下培养31h。红曲固体发酵最佳条件是接种量6%,米饭初始水分38%,发酵温度32~35℃。  相似文献   

9.
采用茯苓9号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0g,酵母浸膏与蛋白胨共10g(添加比例4∶5),KH2PO41g,MgSO40.5g,维生素B17.5mg,水1L。在常温、150r/min时,菌种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5.5、培养天数为8d、装瓶量为70mL/250mL锥形瓶、接种量为7%时,可得到较好菌丝增重量,最大菌丝干重可达5.004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茯苓9号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0g,酵母浸膏与蛋白胨共10g(添加比例4∶5),KH2PO41g,MgSO40.5g,维生素B17.5mg,水1L。在常温、150r/min时,菌种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5.5、培养天数为8d、装瓶量为70mL/250mL锥形瓶、接种量为7%时,可得到较好菌丝增重量,最大菌丝干重可达5.004g/L。  相似文献   

11.
茯苓菌株HD06-10进行液态发酵培养,获得的茯苓多糖进行硫酸酯化结构改性处理,制备硫酸酯化茯苓多糖(SP),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条件。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SP精制品,并通过紫外光谱、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红外光谱对SP进行纯度和理化、结构性质鉴定,结果表明:SP为多糖纯品,符合多糖及其硫酸根反应特征,分子量大约为5000~6000u;SP特性黏数降低,水溶性增加,IR分析有硫酸根的特征吸收峰,说明茯苓多糖的硫酸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2.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在蒸粮阶段添加茯苓等中药材蒸煮、糖化、发酵,得到一种富含茯苓多糖的养生黄酒。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糖化阶段,酒曲添加量1.0%,糖化温度25℃,糖化时间48h;前发酵阶段,酵母添加量0.09%、料液比1∶2、前酵温度30℃、前酵时间7d;后发酵阶段,后酵温度15~20℃,后酵时间9-11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茯苓养生黄酒酒度为9.5vol%,总酸含量为4.21g/L,茯苓多糖含量为4.64g/L。  相似文献   

13.
梅光明  李孚杰  沈思  黄文 《食品科学》2007,28(10):278-283
以茯苓为原料,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茯苓与茯苓边角料中碱溶性多糖分布水平和结构差异;并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茯苓多糖和茯苓粉进行微细化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4℃条件下,料液比为1:40时,采用浓度为0.75mol/L的碱溶液提取8h为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茯苓块中的多糖含量最高,茯苓加工边角料亦可作为多糖加工较好的原材料;较未处理的茯苓多糖粉和茯苓粉,经超微细化处理后,其理化性质有一定变化,更有利于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茯苓真菌作为发酵菌株,丹参作为药性基质,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双向发酵试验。确定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对最佳丹参加入量和发酵时间进行探究,比较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对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 d,培养基中丹参最佳质量浓度为1 g/mL,最佳双向发酵时间为5 d。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显著增加了体系中胞外多糖(15.74 mg/mL)、胞内多糖含量(1.26 mg/mL),同时共发酵体系引入了丹参总黄酮(1.04 mg/mL)。共发酵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提高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力。所制得的茯苓-丹参共发酵产物具有潜在降血糖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保健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取真空冷冻干燥(FD)、40℃恒温干燥(CD-40)、60℃恒温干燥(CD-60)、100℃恒温干燥(CD-100)、120℃恒温干燥(CD-120)、日晒(SD)、空气能仿生变温干燥(AD)7种方法对茯苓进行干燥,比较干燥后茯苓产品的茯苓菌丝体的显微性状、水溶性多糖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醇溶性蛋白含量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FD相比,SD、AD的茯苓菌丝体呈疏松排列,CD的茯苓菌丝体呈糊状黏结状态;AD的茯苓产品的抗氧化活性最高;与FD相比,AD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水溶性蛋白极显著增加(P<0.01)、醇溶性蛋白显著减少(P<0.05)。综合分析,AD为最佳的茯苓干燥方法,可解决茯苓无硫加工产业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茯苓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对其产茯苓粗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 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 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茯苓粗多糖产量的3个显著性因素:葡萄糖、酵母粉、硫酸镁。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到 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47.1 g/L、酵母粉20.5 g/L、硫酸镁1.8 g/L、蛋白胨30 g/L、硝酸钠5 g/L、磷酸二氢钾1.0 g/L、VB1 1 g/L、无水氯 化钙0.1 g/L。 在此优化条件下,茯苓粗多糖产量为138 mg/100 mL,是优化前的1.3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硫磺菌、茯苓、红曲和蜜环菌中筛选富钙率和钙有机化程度高的食用菌,并研究富钙高的硫磺菌液体培养时富钙对主要活性成分齿孔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富集方法研究无机钙的添加对四种食用菌生长的影响,采用静置浸出法分析菌丝体钙有机化程度,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硫磺菌主要活性成分齿孔酸的含量。结果:固态培养时,在适宜的加钙量下,硫磺菌的生长均优于茯苓、蜜环菌、红曲。液态培养在加钙量为100 mg/L时,硫磺菌的富钙率显著高于茯苓、蜜环菌和红曲。硫磺菌液态培养加钙量为100 mg/L时,可以达到93.51%的富钙率、85.85%的钙有机化程度和18.34 mg/g的齿孔酸含量,因此硫磺菌具有成为功能性新型补钙产品开发利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细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方法:利用显色平板从黄海海州湾燕尾港海域的海泥中筛选几丁质脱乙酰酶产生细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菌株发酵条件。结果:筛选获得几丁质脱乙酰酶产生菌MCDA01,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鉴定为天目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chindleri)。菌株最佳生长条件为30℃,p H8.0,Na Cl 4%。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20℃,培养基起始p H7,装液量20%,诱导剂几丁质浓度1%。在此条件下,产酶量达到201.37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4.14倍。结论:几丁质脱乙酰酶产生菌MCDA01产酶量达到201.37 U/m L,有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废蜜(糖蜜)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含有很多微生物可利用的成分,是一种廉价的生产原料.以甜菜糖蜜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方法生产蛹虫草菌丝体.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发酵液中胞外多糖做为次要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中的氮源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蛹虫草液体发酵;大豆分离蛋白与蛋白胨以4:1的比例混合,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促进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80r/min、装液量50/250ml、培养温度23℃、接种量8% (v/v),优化条件下蛹虫草液体培养生物量达到42.71 mg/ml,培养液中多糖含量达到5.97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