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羊肉发酵香肠贮藏特性的影响,测定4℃及20℃贮藏4周过程中发酵香肠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4℃贮藏可以显著减少羊肉发酵香肠脂质的氧化(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与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的产生、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的下降及葡萄球菌数量的减少(P0.05);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影响发酵香肠的TBARS、TVB-N、Aw、pH值、色泽、质构等理化特性及葡萄球菌的数量(P0.05);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乳酸菌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TBARS、TVB-N、Aw、pH值、L*值及葡萄球菌数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在发酵香肠贮藏4周时间内,与20℃相比4℃贮藏可以更好的保持发酵香肠的品质特性及安全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酵香肠的品质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芹菜、猪肉为原料,制成素炒芹菜(菜肴1)、炒肉丝(菜肴2)及芹菜肉丝(菜肴3),分别测定3种菜肴炒制后在常温(25 ℃)贮藏和低温(4 ℃)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pH值、菌落总数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 ℃条件下,3种菜肴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先迅速升高后显著降低,菌落总数快速增加,3种菜肴贮藏1 d已经变质;在4 ℃条件下,3种菜肴的亚硝酸盐保持较低数值且呈波动趋势,菌落总数在贮藏0~3 d增速缓慢,从感官品质判断,贮藏2 d之后3种菜肴均不可食用。试验表明温度对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P<0.05),低温可延缓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延长菜肴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3.
4.
以鲈鱼鱼肉为材料,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鱼肉嫩度和菌落总数的影响.采用感官品质、pH值和色泽为指标评价鱼肉嫩度,利用菌落计数器测定菌落总数.结果显示:鱼肉感官品质随贮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越低鱼肉食品感官品质下降的速度就越慢;(-1.5±0.5)℃时鱼肉的pH值整体变化最小,符合一级鲜肉的评判标准,说明该贮藏温度对...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5):233-239
通过冻结点和含水率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确定雷竹笋的冻结点。以常温(25℃)为对照组,研究冷藏(4℃)、微冻(-3℃)、冻藏(-18℃)不同贮藏温度对雷竹笋贮藏时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对失重率、色差、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温度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笋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贮藏时间分别为6 d、18 d,微冻和冻藏条件下为30 d。冷冻贮藏的表皮粗糙度(Ra=30.683,Rq=40.892)高于微冻贮藏(Ra=14.516,Rq=18.517)。因此,从品质和经济效益考虑,微冻贮藏既能较好地保持雷竹笋原有风味,又能延长贮藏时间,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的影响规律,对0~20℃的贮藏温度下,在贮藏时间15d内的黄瓜果实的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黄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处理时间有关,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黄瓜细胞组织受损程度及与冷害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0℃下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变化最为明显,渗透率增量最大。表明贮藏温度越低,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越明显,出现跃变的时间越早,则黄瓜冷害发生得越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随之增加,冷害随之加重。同时,适当的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抑制冷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的影响规律,对0~20℃的贮藏温度下,在贮藏时间15d内的黄瓜果实的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黄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处理时间有关,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黄瓜细胞组织受损程度及与冷害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0℃下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变化最为明显,渗透率增量最大。表明贮藏温度越低,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越明显,出现跃变的时间越早,则黄瓜冷害发生得越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随之增加,冷害随之加重。同时,适当的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抑制冷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燕麦储藏过程中易发生陈化现象,会影响到其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对不同贮藏温度(4℃及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的燕麦籽粒,测定其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并考察其加工特性。结果表明:燕麦籽粒贮藏1年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下降,室温下贮藏的籽粒中淀粉、水分、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油酸、亚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同样下降显著(P0.05);4℃及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燕麦籽粒的加工特性都发生变化,其面团硬度增加,弹性和黏聚性均降低。但室温下贮藏后的加工特性变化较显著(P0.05);随着加水量的增加,面团硬度下降,弹性和黏聚性均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杏梅果实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贮藏温度(0、2、4、6℃),以杏梅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为参考指标,研究贮藏温度对杏梅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品质的影响效果不同。与4℃和6℃贮藏相比,0℃和2℃可以显著降低杏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同时较好地维持杏梅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TA),也有效抑制了杏梅果肉总酚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使其抗氧化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新鲜罗曼粉壳蛋为研究对象,研究5个贮藏温度-时间变化组壳蛋新鲜度指标变化,分别于0、10、20、30 d检测所有实验组壳蛋失重率、气室高度、哈夫单位、蛋黄指数、浓稀蛋白比、蛋清pH。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壳蛋失重率、气室高度和蛋清pH显著升高(P<0.05),哈夫单位、蛋黄指数和浓稀蛋白比显著下降(P<0.05)。贮藏20 d时,处理组5壳蛋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1、处理组1、处理组2和处理组3,而失重率、气室高度、蛋清pH较低(P<0.05)。贮藏30 d时,处理组5壳蛋失重率和气室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处理组1和处理组3(P<0.05),蛋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1、处理组2、处理组3、处理组4(P<0.05)。除失重率、哈夫单位外,对照组2与处理组5壳蛋新鲜度指标整体差别不大。因此,除了壳蛋自身品质外,需要尽可能延长低温(4 ℃)贮藏时间,延缓壳蛋新鲜度指标劣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时检测七个月储藏期的南粳5055含水率、脂肪酸值、发芽率及表面颜色等理化指标,分析收获时间和储藏温度及时间三个因素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间与储藏温度及时间都对储藏过程中的粳稻含水率及脂肪酸值等重要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但收获时间对其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 > 0.05);收获时间、储藏温度及时间与粳稻表面颜色具有较高关联性。不同温度下储藏的粳稻脂肪酸值变化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5055脂肪酸值增加的活化能(Eα)发现,抽穗后42~66 d收获的粳稻中48、54 d收获的粳稻反应活化能较高。研究表明,除储藏温度和时间外,收获时间也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欣 《食品科学》2009,30(23):32-34
以复合塑料袋装UHT 灭菌乳为研究对象,考察保藏温度和时间对UHT 灭菌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保藏温度和时间对UHT 灭菌乳的蛋白质、乳脂肪、乳糖、滴定酸度及感官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随保存时间延长,蛋白质、乳脂肪、乳糖含量及感官品质降低,而滴定酸度升高。保藏温度越高,以上变化明显加剧。4℃条件下,保藏时间范围内,样品的感官评分均保持在98 分以上,说明具有优良的感官品质;而保存在22℃和37℃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且保藏温度越高,感官品质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贮存温度、时间对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福林酚试剂法和SDS PAGE 2种方法 ,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 ,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由P1( 18 4ku)、P2 ( 2 3 1ku)、P3( 2 5 0ku)、P4( 34 5ku)、P5 ( 4 1 1ku)和P6 ( 4 5 0ku) 6种常量蛋白和其他微量蛋白组成 ,这些蛋白在 4~35℃及不同时间下都会降解 ,其中P6的降解最明显 ;相同贮存时间内 ,蜂王浆水溶性蛋白含量随贮存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同温度条件下 ,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含量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探讨1-甲基环丙烯对不同脱涩程度磨盘柿生理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对未脱涩和半脱涩冰温贮藏柿果的品质、生理代谢及软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贮藏条件下(-0.5~-0.2℃)下,1-甲基环丙烯有效抑制不同脱涩程度柿果硬度的下降、乙醇的积累、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减少了可滴定酸、总糖和Vc的损失,抑制可溶性单宁向不溶性单宁的转化,推迟PE活性峰的出现,降低PG活性峰的峰值。其中1-甲基环丙烯对半脱涩果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收获时期和储藏温度对黑小麦籽粒酚酸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提高小麦营养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对不同收获时期(蜡熟末期和完熟期)及储藏温度(4、25和45℃)下黑小麦籽粒中总酚、总类黄酮含量、酚酸组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蜡熟末期收获籽粒中总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FRAP值)显著高于完熟期样品。对于酚酸组分而言,不管是不溶性束缚型还是可溶性共价态,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均表现为蜡熟期收获籽粒显著高于完熟期籽粒。在45℃条件下储藏小麦籽粒中总酚、总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FRAP值、TEAC值)较高;不溶性束缚型丁香酸、阿魏酸及酚酸总和也表现在45℃储藏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总体而言,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籽粒中酚酸含量;而在收获后45℃储藏则有助于提高籽粒中酚酸含量,有利于小麦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碱液提取法提取荞麦淀粉,研究了不同储藏时间及温度对荞麦淀粉特性的影响。考察了提取物的水分、淀粉纯度、直链淀粉含量、淀粉膨胀度和溶解度的变化,并利用快速黏度仪和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了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热特性。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储藏的荞麦,提取物的淀粉纯度高于38℃下储藏荞麦的淀粉纯度;储藏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先下降再上升,淀粉膨胀度下降,且低温条件储藏时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但储藏对淀粉溶解度和糊化特性无显著影响。38℃储藏的荞麦,淀粉初始糊化温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再下降,而4℃储藏的荞麦变化不显著。储藏过程中,糊化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38℃条件下储藏的荞麦,该变化更为明显。研究可以为碗托等荞麦淀粉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存条件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乳质量和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菌落总数的检测和酸度的测定,探讨了不同贮存温度随时间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和酸度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原料乳的贮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4℃贮存条件下,原料乳存放36 h,对质量没有较大的影响;在原料乳温度达到10~15℃的时候,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2 h.  相似文献   

18.
丁艳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5):131-136
为了降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与销售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损失,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冷时间对生鲜农产品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采摘的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蒜薹四种生鲜农产品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在实验平台预冷0 h、10 h和20 h,通过微孔袋包装并扎口,放入冷藏库中冷藏18 d,每3 d进行一次取样。研究不同预冷时间对农产品失重率、硬度、呼吸速率与乙烯生成速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感官评分、丙二醛、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时间达到18 d时,未经预冷处理的农产品腐烂率与失重率最高,分别是21.51%,63.29%,可溶性固形物最低,含量仅为12.11%,10 h预冷时间下腐烂率、失重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均控制得较优。针对抗氧化性能,10 h与20 h预冷时间下抗氧化性能和未预冷相比明显升高,且10 h预冷时间抗氧化性能最高,农产品外观品质保持较好。说明经预冷处理农产品贮藏品质均优于未经预冷处理,整体看来10h预冷时间农产品贮藏品质优于20 h预冷时间,可以降低农产品在运输销售途中的损失,使得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变温方式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变温方式对绿芦笋贮藏品质及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实验以阿波罗品种绿芦笋为试材,通过3种不同的升温方式,研究了变温方式对绿芦笋货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逐渐升温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延长绿芦笋的货架期,其中A-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该处理可以使绿芦笋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和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货架期为8d,A-3感官评分为17分,TSS为3.91%。而A-1感官评分为10分,TSS为3.42%;且A-3处理绿芦笋的硬度变化较小;同时,A-3能减缓绿芦笋电导率的上升,货架期为8d,其电导率为18.27%,而A-1处理为其1.2倍;A-3处理绿芦笋的PPO、POD和CAT活性总体高于其余两种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