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Nd-Fe-B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工业化生产技术.采用封孔化学镀对Nd-Fe-B进行封孔和中性化学镀加厚阻断,再进行酸性高磷化学镀的三维化学镀镍方法,使基体表面镀覆一层均匀致密、无孔隙的镍磷镀层,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学镀镀层与钕铁硼基体的结合力问题,从而提高了Nd-Fe-B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贮氢合金表面镀铜工艺的改进及其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稀土贮氢合金粉末进行了表面化学镀铜工艺的研究,经表面预处理后,再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铜处理,可以得到厚度比较均匀的镀铜层.此种工艺比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铜处理更为筒便和快捷.用经化学镀铜处理后的贮氢合金粉末制成的电极,其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活化次数增多.  相似文献   

3.
许磊  竺培显 《电源技术》2007,31(12):1008-1011
从金相、硬度、析氧电压、阳极极化曲线及电极腐蚀方面,对铅酸蓄电池铅钙(Ca 0.08%)电极合金中添加锡、铋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锡、铋在铅钙电极合金中的作用与影响有明显差别,且不同含量的锡、铋对合金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化学镀Ni处理对Mg2Ni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学镀Ni处理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的放电容量,但不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循环寿命;放电电流对经化学镀Ni处理的Mg2Ni合金的循环寿命影响较大.XRD和SEM分析表明:经化学镀Ni处理的Mg2Ni合金表面覆盖有一层致密的金属Ni细小颗粒;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化学镀Ni处理降低了合金表面的电子转移阻抗和氢原子扩散阻抗,提高了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化学镀Ni处理对Mg2Ni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学镀Ni处理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的放电容量,但不能有效提高合金的循环寿命;放电电流对经化学镀Ni处理的Mg2Ni合金的循环寿命影响较大.XRD和SEM分析表明经化学镀Ni处理的Mg2Ni合金表面覆盖有一层致密的金属Ni细小颗粒;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化学镀Ni处理降低了合金表面的电子转移阻抗和氢原子扩散阻抗,提高了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6.
龙雪梅  吕东生  李伟善 《电池》2003,33(6):371-372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气体收集实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纯铅电极和铅铋[w(Bi)=0.05%]合金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析氧反应.阳极极化曲线测量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的析氧电流稍小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析氧电流;氧气收集实验.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稍小于铅铋合金电极;交流阻抗实验表明,在两种电极上的析氧反应均受电荷传递控制,且相同电位下,纯铅上的析氧反应电阻略大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反应电阻.铅铋合金中0.05%铋的存在对析氧反应有催化作用,但影响不大.因而,适量铋的存在并不会增大电池的水损失.  相似文献   

7.
关于贮氢合金表面包铜工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贮氢合金化学镀铜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镀液的碱度是影响包覆反应的主要因素,增加镀液温度,降低镀液碱度、还原剂含量及搅拌速度有利于增加化学镀层的均匀性、韧性及光亮度,降低镀层的内应力,使其在贮氢合金充放电循环中发挥更好的抗氧化、抗粉化和耐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化学镀Ni—P合金层的退镀溶液配方,对Ni—P合金层退镀液对金属基体的腐蚀量进行了测定,并对退镀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形貌观察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化学镀铜(Cu)和热处理对储氢合金La0.6Nd0.2 Mg0.2 Ni3.3 Co0.3 Al0.2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化学镀Cu后,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较好,第2次循环时,电极的放电比容量即达到最大值335.4 mAh/g,第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由未处理的80.43%增加到89.3%,极化电流从77.07 mA/g增加到102.79 mA/g;在473 K热处理后,阻抗由0.333Ω降低到0.227Ω.处理后,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反应能力得到改善,合金表面电子转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铜铋对铅锑板栅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陈红雨 《电池》2000,30(5):204-206
从金相、元素面扫描、硬度、抗拉强度、腐蚀失重、阴极极化曲线及循环伏安曲线等对铅酸蓄电池铅锑(Sb2.0%)板栅合金中添加铜、铋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研究,铜、铋在铅锑(Sb2.0%)板栅合金中的作用与影响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Pb-Ca-Sn合金表面镀锡、铋,采用叠加交流伏安法、线性电势扫描法、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其合金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膜性质。结果表明,经电镀表面处理的电极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阳极膜中导电性差的Pb(Ⅱ)化合物的形成,促进PbO1+x(0  相似文献   

12.
秦春段  王涛  苏勇 《蓄电池》2011,48(3):104-107
实验采用塔菲尔曲线、动电位线性扫描、交流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铋含量的铅钙锡铝板栅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并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硬度。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铋,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抑制Pb(Ⅱ)的生长,减小阳极膜的阻抗,提高电池的深充/放电性能,提高合金板栅的显微硬度。但过多的铋反而恶化Pb-Ca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3.
铋对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中的铋对恒流腐蚀的影响,电解液中的铋对H2和O2析出的作用以及正极活性物质中的Bi2O3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铋在铅蓄电池中的作用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铋的作用的认识已有所变化,已经从多年前人们一直想方设法除去的有害杂质变成了有益杂质。综述了最近关于不同含量的铋对铅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文献。不少实验结果显示了铅粉中含铋给电池带来的极大的优越性,甚至近年来有学者建议应规定铅粉中含铋量的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但是有关最适宜铋含量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去确定。  相似文献   

15.
This work reports on a process (DOPA: Direct Oxidation of a Precursory Alloy) of preparation of ceramics used as varistors for the electric protection against power surges. This new route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ZnO varistors doped with Bi2O3, Sb2O3 and other oxides. One important stage of this process is the total conversion of an alloy into the corresponding mixed oxide. We have reported here the studies of the full conversions metal-ceramic powder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se varistors: zinc and bismuth.  相似文献   

16.
铋元素对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了美国RSR公司和中国江苏春兴集团制订的有关铅及铅合金化学组份、物理及机械性能的标准。就含铋铅粉及合金在VRLA蓄电池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 ,它们对电池的容量、比能量、大电流放电及低温容量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含铋铅粉对铅蓄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粉中含有不同微量铋 ,经过试验证明能够提高电池放电性能 ,特别是对正极板影响较为明显 ,同时能够增加电池寿命 ,铅粉中含铋量在 0 0 0 4%时 ,对电池性能的各个方面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中性条件下铋对锌电极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置换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铋含量的锌-铋合金粉,利用收集气体的方法测定了含不同比例铋的锌粉在锌型电解液中的腐蚀速度,并制成多孔电极,测量其阴、阳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铋盐取代锌锰干电池中的含汞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但是存在一个最佳比例值,扫描电镜图也证明,在最佳比例值铋能够在锌表面形成均匀有效的复盖膜,若超过或小于这个比例值均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通过锌-铋合金粉在有机缓蚀剂TBI-15中的腐蚀速度实验,初步研究了两种缓蚀剂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3,5-二氨基苯甲酸和氧化铋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实验发现在电解液中添加600~5.28×10-3~6.16×10-3 mol/L浓度的3,5-二氨基苯甲酸能够减少Pb(II)膜的生长,从而减缓电池出现早期容量损失;同时在电解液中添加0.16×10-3~0.22×10-3 mol/L浓度的铋离子能够提高合金的析氢过电位,减少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失水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