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机硅压敏胶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艳丽  孙芳  杜洪光 《粘接》2009,(6):39-42
以硅橡胶和MQ硅树脂为原料,通过羟基缩合反应制备了有机硅压敏胶。用FT—IR和GPC表征了其结构。讨论了硅橡胶和MO硅树脂的原料配比、硅橡胶的黏度、MQ硅树脂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压敏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压敏胶的初粘性、1800剥离强度和持粘性等性能。结果表明,用MQ硅树脂与运动黏度为100×10^-4m^2/s的硅橡胶在质量比为2:3时,可得到具有良好粘接性能的有机硅压敏胶。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小兰  律微波  李金辉  张荣军 《粘接》2010,31(10):52-55
采用价格低廉的水玻璃制备MQ硅树脂,通过对硅树脂体系引入苯基、乙烯基提高压敏胶的综合性能,研究MQ硅树脂的合成与压敏胶的制造工艺,制备出高性能的有机硅压敏胶。  相似文献   

3.
耐高低温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合成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方法,分析了原料配比、加料速度、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反应介质等因素对有机硅压敏胶的影响,测定了有机硅压敏胶的初粘性、180°剥离强度和持粘等性能,通过优化配方,最终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的有机硅压敏胶。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MQ硅树脂的结构性能特点、医用压敏胶的性能要求以及有机硅压敏胶在医用领域的优势。研究了MQ硅树脂的M/Q值和用量对医用有机硅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Q硅树脂用于医用压敏胶时,较佳的M/Q值为0.78,较佳用量为55%,此时可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医用有机硅压敏胶。  相似文献   

5.
以正硅酸乙酯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得MQ硅树脂,MQ硅树脂再与107硅橡胶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107-MQ;再加入过氧化苯甲酰(BPO)及辅料配成有机硅压敏胶。考察了MQ硅树脂与107硅橡胶的质量比、BPO用量、外加辅料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较佳工艺为:MQ与107硅橡胶的质量比为0.75:1.1.75:1、BPO用量2份、丙烯酸羟乙酯用量0.5份(MQ与107硅橡胶总用量100份),此时有机硅压敏胶液稳定,可长时间放置,初粘32#钢球,剥离强度12N/25mm。  相似文献   

6.
以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硬单体、BA(丙烯酸丁酯)作为软单体和KH-570(硅烷偶联剂)作为有机硅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硅丙-PSA(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并着重探讨了该PSA对粘接低表面能SF(有机硅泡沫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硅丙-PSA对SF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并且对SF基材的压缩性能、耐热性能无显著影响;有机硅单体含量及PSA胶层厚度对180°剥离强度影响较大,当PSA胶层厚度为100μm、w(KH-570)=0.5%(相对于总单体质量而言)时,PSA的剥离强度(1.53 N/25 mm)相对最大;当w(KH-570)=1.0%时,PSA的综合粘接性能(如初粘力、持粘力和剥离强度等)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考察了树脂组成、粘度、固化剂和增粘树脂用量等因素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转移涂布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PVC装饰胶带。  相似文献   

8.
将含有乙烯基的硅树脂利用溶液聚合法将其引入到丙烯酸酯分子链中,合成了有机硅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利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后的压敏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改性前后压敏胶的耐高低温冲击等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及耐湿热老化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改性后的压敏胶性能优越。60℃下湿热老化1000h后改性压敏胶180°室温剥离强度为5.68N/25mm。对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压敏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室温、高温性能及高低温冲击性能进行了比较,经高低温冲击后,丙烯酸酯压敏胶失去压敏性能,而硅树脂改性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还具有一定的剥离强度,为10.32 N/25mm。  相似文献   

9.
新型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MQ硅树脂可用作改性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在保持较好力学性能(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和绝缘性的同时,可较大地提高硅改性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MQ树脂的结构和压敏胶的性能用29Si-NMR,DSC,粘性等表征。MQ硅树脂含量对硅改性压敏胶性能影响极大,通常MQ硅树脂用量为(0.3~0.5)%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该压敏胶粘剂可以直接涂布于经电晕处理的聚酯膜制备压敏胶粘带,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含氢硅油和苯基硅橡胶为基体,BPO(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氯铂酸-异丙醇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和自由基法制备了双交联型SPSA[有机硅PSA(压敏胶)],并着重探讨了交联剂含量、催化剂含量以及交联工艺对SPS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官能团n(Si-H)∶n(Si-Vi)=0.5∶1.0、w(BPO)=1.0%(相对于硅橡胶和硅树脂总质量而言)、交联温度为150℃和交联时间为10 min时,SPSA的初粘力为9#钢球、135℃剥离强度超过7.0 N/mm、常温持粘力和80℃持粘力均超过24 h;该双交联型SPSA的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耐介质性和耐热性,兼具了单一交联法所得SPSA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MQ硅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含有乙烯基的MQ硅树脂共聚到丙烯酸酯链节之中,合成了硅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利用FT-IR对改性后的压敏胶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硅树脂的加入时间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先期或中期加入10%的硅树脂,制得的压敏胶性能优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在150℃下持粘性为2200s,室温180°剥离强度为14.5N/25mm,100℃的180°剥离强度为6.3N/25mm,在200℃热老化10h后,剥离强度仍达6.2N/25mm。  相似文献   

12.
MQ硅树脂增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用 M Q 硅树脂增强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增强效果主要决定于 M Q 硅树脂的结构,包括 M/ Q( 摩尔比) 和硅羟基的质量分数。 M/ Q 决定了硅树脂和硅橡胶的相容性,而硅羟基决定了硅树脂和硅橡胶之间的化学结合程度。随着 M/ Q 的增加,两者的相容性变好。随着硅羟基质量分数的增加,化学结合程度增加。当 M Q 硅树脂的 M/ Q 为0 .8 ,又有适当的硅羟基质量分数时,增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纳米SiO2对有机硅树脂增强加成型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由单官能硅氧单元和四官能硅氧单元组成的有机硅树脂(简称MQ硅树脂)增强加成型硅橡胶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加入少量纳米S iO2,研究了纳米S iO2对MQ硅树脂增强硅橡胶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 iO2在硅橡胶中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几十到几百纳米;纳米S iO2填充MQ硅树脂增强的硅橡胶的邵尔A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与未填充纳米S iO2的硅橡胶基本相当,撕裂强度增大;其高温热稳定性优于未填充纳米S iO2的硅橡胶,但其透明性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补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烯基硅油(SiVi)、含氢硅油(SiH)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可室温硫化的液体硅橡胶。分析了SiVi与SiH比例、几种补强材料、MQ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及用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SiH:nSiVi:1.3,MQ树脂用量为25份时,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为232MPa,断裂伸长率为110%.  相似文献   

15.
MQ硅树脂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制MQ硅树脂改善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性能,结果表明,MQ硅树脂可以增大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度,延长其固化时间,有效地改善其力学性能;含量为5%时,增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高温硫化硅橡胶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有机硅胶粘剂,该胶粘剂主要由苯基硅橡胶与MQ硅树脂组成,对影响该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胶粘剂对铝有较好的胶接强度,其剪切强度与MQ树脂的结构有很大关系,随MQ树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胶接强度也有影响。另外,该胶粘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老化性能以及对聚四氟乙烯较好的胶接性能。  相似文献   

17.
纳米二氧化钛对MQ硅树脂增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Q硅树脂增强加成型硅橡胶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加入少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硅橡胶。试验结果表明,MQ硅树脂增强的硅橡胶中,加入少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能够改善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其硬度和断裂伸长变化不大,而拉伸强度和抗撕强度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也提高。溶胀实验表明,添加纳米粒子后,硅橡胶的溶胀比降低,凝胶质量分数和交联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