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钠作为营养标签中的核心营养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发挥中至关重要的作用。ICP-OES方法测定钠具有多元素同时测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仪器操作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被广泛推荐使用。所有测量过程都是用测量值表征真值的过程,因此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是衡量一个实验室的测量能力的重要指标。本实验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有关标准,构建了一套完整的ICP-OES方法测定预包装快餐食品中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案,建立了不确定度模型,分析了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量化了这些来源的分量,最后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正确评价和使用检测数据提供更为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是食品检验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参数,它的运用提高了食品检验过程、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方法:阐述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结论:综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借助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间的分散性, 了解测量结果所处的范围, 利用质控图法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从而减少测量的误差。方法 根据GB/T 541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第1法。结果 利用纯牛奶CS样品(核查样品Check the sample, 即核查样品指质量控制测量中附有参考量值的物料, 指定实验室检测样品的检测值)。在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 对牛乳检测中的脂肪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论 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实验室质控分析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借助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间的分散性,了解测量结果所处的范围,利用质控图法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从而减少测量的误差。方法根据GB/T541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第1法。结果利用纯牛奶CS样品(核查样品Check the sample,即核查样品指质量控制测量中附有参考量值的物料,指定实验室检测样品的检测值)。在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对牛乳检测中的脂肪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论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实验室质控分析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充分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5 年来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总结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分类以及评定步骤。此外,系统介绍了食品检测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并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规定检测实验室应制定与检测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并将其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工作。本文对能力验证样品(乳粉)的菌落总数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实验证明,此方法适合于类似检测条件下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7.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其决定了测量结果的使用价值。分析方法根据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的方法,建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测量和评定,以期为评定测量结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验得出该方法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定。最终得出,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量结果表示为0.06mg/kg±0.22×10-2mg/kg。  相似文献   

8.
正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本文通过采用HPLC法测定了面包中丙酸钙的含量,并对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丙酸钙作为防腐剂可以添加在焙烤类食品中,限量为2.5g/kg(以丙酸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食品中丙酸钙的国家标准方法。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用于表征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当测量结果处于临界值时食品检验机构必须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本文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建立了食醋中总砷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食醋中总砷含量的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不确定度的关键分量,为实验室准确测定食醋中的总砷含量,提供了不确定度参考值。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测量结果有不确定度的表说,才能便于测量结果的正确使用。荧光法是测定食品中总砷标准方法之一,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食醋中总砷,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量化、给出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
范蕊 《食品安全导刊》2022,(4):186-188,192
随着我国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升.测量不确定度是食品检验结果的重要参照,其运用使得食品检测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从食品微生物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就食品微生物检测不确定度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相关实验室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结果可靠性的指标,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分散性的参数,是检测结果的一部分。不确定度理论虽已建立,但在各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深入。本文主要研究测量不确定在纺织品检测中目光评级项目的应用,主要分析了目光评级项目A类、B类不确定的来源和分类,给出了目光评级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及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是判定测量结果质量的依据~([1-2]),故测量不确定度是衡量测试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不确定度来源于测量过程中的多种因素~([3])。根据《食品中镉的测定》(GB5009.15-2014),重复测定香菇中镉的含量并对其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如实反应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速冻草莓中菌落总数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评定,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依据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标准》和依据JJG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速冻草莓样品中菌落总数进行了测定,建立数据模型,对引起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终得到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确定度为0.0824,k=2.13。结论菌落总数检测过程中,分散性对结果不确定贡献较大,因此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采用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1]。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因此合理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分析实验室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统计,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味精中铅的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量化等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味精中铅的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对于铅含量为411μg/kg的味精样品,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8μ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定麻油中皂化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如实反映检测的置信度和准确性。方法采用2015年版四部通则(0713)《中国药典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皂化值》检测麻油中的皂化值,并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规定,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不确定度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由不确定度的评定可知,对实验结果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麻油及空白样品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其次为实验重复性。盐酸滴定液的浓度及麻油称样量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对较小,氢氧化钾摩尔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本实验测得麻油中皂化值为(192.2±2.4)mg/g(置信概率p=95%,包含因子k=2)。结论在实验时要提高滴定管读数的准确性并且要注意环境温度,尽量减少由这些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控制图法对食品中菌落总数项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方法,在保证精密度的条件下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基于控制图法对积累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建立测量值X与EWMA的叠加图及MR图,表明测量结果仅受随机效应的影响,结果符合正态性和独立性假设,计算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U=0.10 lgCFU/mL。结论控制图法评定菌落总数不确定度将不确定度评估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相结合,简便且易于操作,适合实验室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标准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2—2022)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根据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找出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计算了每个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并对总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合成。评价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是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在试验中注意对各种因素的控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化学试剂硝酸中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铜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为质量分数修约、玻璃容器、工作曲线拟合、重复测定、分析仪器等,最主要的来源是工作曲线。通过合理选择不确定度分量,优化评定过程,减少评定环节,达到对不确定度合理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鸡肉中强力霉素残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找出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方法按照GB/T 21317-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肉中强力霉素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如标准物质的纯度、标准物质的称量、标准曲线的配制、样品的称量、样品的制备、标准曲线的拟合、样品测量重复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鸡肉中强力霉素残留量为123.8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8.9μg/kg,测定结果表示为:X=(123.8±8.9)μg/kg(k=2)。结论样品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绘制是本次测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检测过程中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不确定度的定义为“与测量结果相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不确定度有效评定了测量结果。本实验参照《SNT0857—2000进出口啤酒中二氧化硫的检验方法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啤酒中二氧化硫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实验室质量控制及检验结果报告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