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矿化度升高和降低的盐敏性实验,揭示了特低渗透储层的盐敏特性,探讨了盐敏损害机理.该区块储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为6%~16%,渗透率为0.01×10-3~10×10-3μm2,孔喉中值半径为0.01~0.54 μm;粘土矿物含量为0.8%~6.5%,其中伊利石含量为20%~90%,伊/蒙间层含量为4%~36%.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升高和降低时,基块的盐敏程度均为弱到中等,裂缝的盐敏程度强.根据敏感性实验结果,优选出了矿化度范围适宜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甲酸钾钻井完井液,为更好地保护储层同时采用了屏蔽暂堵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储层保护技术的3口井,目的层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为0.66%,比未采用该技术的邻井缩小了5.78%;表皮系数为1.75,低于没有应用该技术井的表皮系数平均值(4.54),证明以盐敏实验结果为依据设计并实施的钻井完井液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2.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通常根据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径的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等,将上部钻井液改造为完井液;但往往在实际井中,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经改造后的钻井完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而对另外的井段则不能起到较好地保护储层作用。针对储层孔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配制了17个配方,分别进行了污染试验,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采用原浆加3%阳离子乳化沥青进行屏蔽暂堵技术,室内评价表明,该技术对储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暂堵剂图解优化新方法在钻井液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使钻井完井液在井壁上形成超低渗透的泥饼,需要依据暂堵剂粒径与储层孔隙尺寸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暂堵剂优选方法。国内外普遍采用的"1/3架桥规则"和屏蔽暂堵方法主要依据储层的平均孔喉直径优选暂堵剂的颗粒尺寸,这对均质储层较为有效,但难以有效封堵非均质储层中较大尺寸的孔喉。在研究连续颗粒堆积效率最大值原理、理想充填理论和d90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暂堵剂颗粒图解优化的新方法,研发的配套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根据储层孔喉尺寸的分布对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暂堵剂产品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的复配组合,得到最优的粒径分布,指导钻井液的暂堵优化设计。现场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优选出的复配暂堵剂钻井完井液能有效形成致密泥饼,封堵非均质储层中不同粒径的孔喉,有效阻止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和滤液侵入油气层。与传统方法相比,对储层岩样的侵入深度较浅(<2 cm),具有更高的岩心渗透率恢复率(>83%)与更低的突破压力梯度(1.05 MPa/m),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通常根据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径的单一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等,将上部钻井液改造为完井液;但在实际井中,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经改造后的钻井完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商务提堵效果 对另外的井段则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储层作用。针对大宛齐计层孔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新型屏蔽暂堵技术,并在3口 中得到了成  相似文献   

5.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通常根据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经的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等,将上部钻井液改造为完井液;但往往在实际井中,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经改造后的钻井完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而对另外的井段则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储层作用。研究针对储层孔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采用广谱暂堵剂GPJ-08进行广谱暂堵,通过室内评价表明,该钻井完井液体系对储层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兰  吴琦  黄述春  李荣  王智洪 《钻采工艺》2012,35(5):101-103,13
目前采用的屏蔽暂堵技术适合于孔喉贡献率呈单峰状分布的储层。在对川东安岳地区须家河储层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储层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呈多峰状分布的分析,提出多级架桥暂堵技术,形成以两级架桥粒子为主的安岳地区须家河储层保护技术方案。经三口井的现场试验,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原井浆性能影响小,所设计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5%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采用的屏蔽暂堵技术适合于孔喉贡献率呈单峰状分布的储层.在对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储层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呈多峰状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级架桥暂堵技术,形成以三级架桥粒子为主的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储层保护技术方案.经龙113井的现场应用,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原井浆性能影响小,所设计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减少钻井液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在宋芳屯油田芳407区块选择了50口井采用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钻井。储层孔喉尺寸特征是涉及屏蔽式暂堵技术成败的关键,只有采用粒级分布与储层孔喉尺寸相匹配的暂堵剂才能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因此通过取心井岩心室内实验研究,分析孔喉分布区间,确定油层保护重点对象。选择合适储层特征的暂堵剂,并对其屏蔽效果进行室内评价。完钻井后,通过加测表皮系数对其进行试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构造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属于裂隙-孔隙型储层,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类型储层容易受到碱敏、水锁及固相粒子的损害。为此,在对磨溪-高石梯构造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分析基础上,评价了龙王庙组储层潜在损害因素:水敏、碱敏、速敏、应力敏感,并依据孔喉渗透率贡献率的多峰分布理论,提出了多级架桥屏蔽暂堵储层保护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配方,评价了加入多级架桥暂堵剂前后对钻井液性能及对岩心渗透率恢复值的影响,并在该区20口井次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级架桥暂堵材料对井浆性能影响小,所用的多级架桥暂堵钻井完井液室内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0%以上,平均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率由实施前的65%提高至84.5%,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理想充填保护油气层技术是根据d90(累积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体积分数为90%的颗粒直径)规则,通过综合考虑整个地层孔喉尺寸,借助于理想充填软件优选出与地层孔喉相匹配的一组完整的暂堵剂粒径分布序列,可实现对孔喉的有效暂堵和保护。根据吐哈油田各重点区块的储层特性,应用理想充填油气层保护技术,对丘陵、温米和鄯善等近十二个重点区块的钻井液暂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使用自主开发的理想充填暂堵软件,将1000目、600目、100目3种Ca CO3暂堵剂按质量比2∶13∶5复配,可使钻井液颗粒的d90(110.92μm)大于储层的最大孔喉尺寸(dmax=80.33μm),可有效封堵储层中各种尺寸的孔喉。复配暂堵剂加量为3%时,钻井液流变参数变化较小,滤失量降低,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可从30%左右增至80%以上,储层保护效果较好。该技术在吐哈油田20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井日产液量较邻井提高45%以上,平均含水率18%。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memory based stress-strain model developed earlier by Hossain et al. (2007) Hossain, M. E., Mousavizadegan, S. H., Ketata, C. and Islam, M. R. 2007. A novel memory based stress-strain model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 1: 653678.  [Google Scholar] has been solved numerically in this study. The derived mathematical model introduce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urface tension, and pressure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fluid memory o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The variation of shear stress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rate is obtained for fluid in a sample oil reservoir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fluid memory. The stress-strain formulation related with the memory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we obtain the variation of it with time and distance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α. The dependency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on fluid memory is considered to identify its influence on time. As pressure is also a function of space, the memory effects on stress and strain are shown in space with the pressure gradient change. The compu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memory causes nonlinearity, leading to chaotic behavior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This model can be used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and rheological study, well test analysis, and surfactant and foam selec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压裂液添加剂和产品,并对比了美国BJ Services、Dowell和Halliburton及加拿大Nowsco公司的20类120种产品,分析讨论了国内外压裂液添加剂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国内压裂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外钻井液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介绍了国外几种新型钻井液体系及其使用情况,对特殊钻井工艺使用的钻井液体系、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比了90年代国外研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合成基钻井液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新型水基微泡沫钻井液的室内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微泡沫在水溶液中的具体结构及微泡沫钻井液分散细、稳定性好的原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水基微泡沫聚合物钻井液的配方,并对其密度、流变性、稳定性和滤失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总结出压力、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优选配方所配制的微泡沫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稳定、密度低(循环当量密度维持在0.93~1.04kg/L),具有保护储层的功能,不需要增加钻井设备,能满足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吐哈盆地复杂井固井问题,对钻固一体化工作液(DCIF)进行了室内实例研究。3口井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DCIF钻井液性能可以满足钻井工程要求;DCIF固井液性能易调,失水量低,抗压强度高,也可用于固井作业。  相似文献   

16.
现场废弃油基钻井液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完钻废弃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室内优化研究,将密度为1.23g/cm3的钻井液优化成密度为2.3g/cm3的钻井液.通过进行配方优化实验发现:随着白油比例的增大,流动性有所好转;添加辅助乳化剂之后,黏度明显增大,流变性变差;稀释剂与优化体系不配伍,破坏体系的沉降稳定性;最终优选出最佳优化配方为:33%井浆+67%白油+5%主乳化剂+4%润湿剂+3%MOTEX+0.5%流型调节剂+重晶石(密度为2.3g/cm3),该钻井液流变性良好,滤失量低,乳状液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钻屑和地层水污染能力,抗温达到200℃,能够满足高温高压井以及复杂井段的钻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深部的油气藏,在钻进事需要使用性能更为优良的加重钻进液。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段力军 《石油机械》1996,24(6):54-58
LZCQ/3离心式真空除气器是用来除去气侵钻井液中直径小于0.8mm的小气泡的除气设备。它采用水平离心力场和负压双重作用原理来达到除气目的,其处理量为3m3/min,除气效率为95%~99%,可有效地除去侵入钻井液中的气体,避免因气侵造成的井涌、井喷和盲目加重钻井液而引起的井漏等恶性事故。这种除气器具有安装、操作、维护保养方便,无故障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可兼作搅拌器用于搅拌罐内钻井液,代替离心泵倒罐。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井的情况,从油基钻井液、合成基钻井液及水基钻井液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发展方向。国外早期超高温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近年来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应用越来越多,尽管钻遇的井底温度已经超过300 ℃,但钻井液最高密度没有超过2.40 kg/L。国内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与国外相比,尽管应用的温度没有国外高,但钻井液密度高,已经突破2.50 kg/L。相对而言,国外在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方面更注重高性能专用产品的开发,而国内尽管在超高温钻井液处理剂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形成系列产品,大部分研究局限在实验室,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多在传统处理剂基础上,或采用国外产品形成,钻井液的综合性能还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国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已经成熟,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改善钻井液的环境可接受性。我国应在专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形成配套的钻井液体系,并围绕环保、高效、经济的目标进行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研究。   相似文献   

20.
CY-1无渗透钻井液处理剂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压差卡钻、钻井液漏失、井壁垮塌及地层严重损害等问题,保证安全、快速钻进的同时,节约钻井成本,提高油气产量,人们研究开发了一种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新型钻井液体系,其中零滤失井眼稳定剂和防漏堵漏零滤失井眼稳定剂是其两个关键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CY-1无渗透处理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及评价,结果表明,CY-1处理剂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能快速形成封堵膜,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提高砂床和砂岩的承压能力,而且成本较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