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干 《金属学报》1977,13(4):320-372
在我国普遍以稀土、镁做球化剂,采用冲入法处理工艺获得球墨铸铁。它比用纯镁做球化剂有一系列优点:降低球化所需要的残余镁量;消除干扰球化元素的有害作用,允许用多种生铁作球铁原料;球墨铸铁的铸造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铸造缺陷相应减少;提高球铁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等。 稀土、镁球铁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主要有珠光体基体、铁素体基体和贝氏体基体三种。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球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以小能量多次冲击理论和进行的有关试验分析了珠光体球铁和铁素体球铁的性能特点及代替铸钢和可锻铸铁的可能性。最后介绍了影响贝氏体球铁性能的因素,测定了贝氏体球铁的断裂韧性值。  相似文献   

2.
破碎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雅心  李蒙  郭振延 《铸造》2005,54(10):1029-1030
在球墨铸铁件生产过程中,优化化学成分并严格控制铁液温度,选用低稀土镁球化剂,用盖包法进行球化处理,采用部分奥氏体化正火热处理,获得高强高韧球墨铸铁,其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破碎铁素体.  相似文献   

3.
球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霞  王宁  张妍  青山 《热加工工艺》2004,(9):15-16,19
研究了在不同的化学成分以及热处理条件下,不同基体组织的球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铁素体基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最好,珠光体、贝氏体基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不如铁素体基体的球铁;加入合金元素后,铁素体球铁和珠光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锑对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瑜强  丁建生  焦斌 《铸造技术》2003,24(4):330-330
锑 (Sb)在球铁中可获得完全珠光体基体组织 ,但因偏析而造成强烈干扰 ,稀土元素 (RE)能缓和Sb的强烈珠光体化能力 ,RE的加入量与Sb含量有关。本文对Sb在稀土镁球墨铸铁中加入量进行实验 ,表明适量的Sb对生产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QT70 0 2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1 实验条件工频炉熔炼 ,出铁温度 (15 0 0± 10 )℃ ,球化处理铁水量为 35 0kg ,球化剂用稀土镁硅铁Mg8RE5冲入法 ,加入量 1.4 % ,球化处理温度 14 2 0℃ ;FeSi75孕育剂 ,加入量以终Si量为标准进行控制。元素Sb以纯金属形式在炉前倒包加入 ,也可作为球化剂孕育剂的组元加入…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铸态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的含量对等温淬火后奥-贝氏体球墨铸铁机械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珠光体含量的变化对奥-贝氏体球铁影响的一般规律,提出利用同种材料、相同的工艺方法制作不同机械性能要求的齿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铸态合成高韧性铁素体球铁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质废钢、低稀土镁球化剂和合适的增碳工艺,生产铸态合成高韧性铁素体球铁素体球铁获得成功;机械性能达到标准,铸件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使用喷吹法,用无镁稀土合金作球化剂处理不同合硫量的铁水制备球墨铸铁的可能性。喷吹法由于改善了球化反应动力学条件,稀土和镁一样是优良的球化剂。文中对稀土球铁的稀土残留量范围,不同种类球化剂的相应处理方法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喷吹法是稀土球墨铸铁合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由三种热处理工艺获得的全贝氏体等温淬火球的机械性能、组织状态及切削加工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这种球铁的强度和硬度和奥贝球的相当,耐磨性略低于奥贝球铁;而塑性、韧性及切削加工性能与珠光体球铁的相当。这种球铁的基体组织为上贝氏体加部分粒状贝氏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铸态球墨铸铁基珠光体的含量对等温淬火后奥-贝氏体球墨铸铁机械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珠光体含量的变化对奥-贝氏体球铁影响的一般规律,提出利用同种材料,相同的工艺方法制作不同机构性能要求的齿轮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非合金化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取代铁素体-珠光体稀土镁钼球铁,提高管坯冲孔模使用寿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球化处理+二次孕育处理的冶炼工艺提高了管坯冲孔模的铸态性能;900℃奥氏体化3h、400℃等温处理3h及水+油的双液快冷的热处理工艺,在管坯冲孔模的工作层中得到了奥氏体-贝氏体组织。经冶炼、热处理后的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冲孔模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1.
在稀土镁球墨铸铁生产中,灰斑是以珠光体为基体的稀土镁球铁中常见的缺陷之一。虽然灰斑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就其实质而言,是石墨聚集,其周围的铁索体连成片。这些部位比珠光体的颜色为暗,看起来像灰斑。我厂生产的柴油机球铁铸件为珠光体基体的,在近二十年的生产过程中,发现灰斑缺陷大致可分为链状石墨灰斑、高稀土灰斑和豆粒状灰斑三大类。  相似文献   

12.
为稳定获得高品质球墨铸铁,以牌号为QT450-15球墨铸铁件为研究对象,选用含镁、稀土不同的两种球化剂对原铁液在一定的球化处理温度范围内进行球化处理,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力试验机等方法对镁的吸收率、石墨球的大小、球化率、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球化处理温度和低镁球化剂对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450~1500℃内调整球化处理温度,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进行盖包法球化处理,球化反应平稳,Mg吸收率稳定在50%以上。铁素体含量大于95%,石墨球圆整细小。抗拉强度Rm大于450 MPa,伸长率A大于22%。  相似文献   

13.
球墨铸铁件低温冲击韧度不足的原因是缺口及其形状,化学成分中硅、磷、锰等元素的含量,各种金相组织的多少。熔炼球墨铸铁时控制化学成分,选用Mg6RE2的中镁低稀土球化剂,采用含Ba硅铁孕育剂,球化处理温度控制在1450℃左右,浇注温度以1350℃左右为宜。最佳的低温冲击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为:升温至880℃保温2.5 h,炉冷至720℃,保温3.5 h,再炉冷至600℃出炉。控制珠光体含量,确保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量达到90%。  相似文献   

14.
为稳定获得高品质球墨铸铁,以牌号为QT450-15球墨铸铁件为研究对象,选用含镁、稀土不同的两种球化剂对原铁液在一定的球化处理温度范围内进行球化处理,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力试验机等方法对镁的吸收率、石墨球的大小、球化率、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球化处理温度和低镁球化剂对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450~1500℃内调整球化处理温度,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进行盖包法球化处理,球化反应平稳,Mg吸收率稳定在50%以上。铁素体含量大于95%,石墨球圆整细小。抗拉强度Rm大于450 MPa,伸长率A大于22%。  相似文献   

15.
低碳球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球铁是含碳量远低于常规含碳量的球墨铸铁,现在已经发展了四个品种:1)铸态高韧塑性铁素体低碳球铁,2)铸态高强度珠光体低碳球铁,3)准铸态贝氏体低碳耐磨球铁,4)铸态耐热、耐蚀奥氏体低碳球铁.低碳球铁采用传统球铁生产中被认为有"反球化"作用的元素作为球化剂,为球化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球化元素与"反球化"元素均为表面活性元素,没有本质的区别.低碳球铁的优点是成本低、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6.
等温淬火球铁(ADI)的热处理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等温淬火球铁(ADI)的热处理1.1等温淬火热处理是生产ADI的必要条件球墨铸铁由于石墨呈球状对金属基体的切割作用小,所以金属基体的性能特点对球铁的性能影响很大。普通球铁的金属基体多为珠光体或铁素体,而经过等温淬火热处后的ADI典型的金属基体是针状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这种组织国际上通称为奥铁体)。  相似文献   

17.
对消失模铸造砂轮毛坯模型和浇注系统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冷却工艺制备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基和珠光体-铁素体球铁基CBN砂轮,并研究了铸造球铁基砂轮毛坯的后续机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铸造毛坯模型和浇注系统能使铸液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平稳地充型,同时能满足砂轮补缩和后续机加工装夹定位的要求;所制备的奥-贝球铁和珠光体-铁素体球铁均具有高的抗弯强度,但奥-贝球铁的硬度比珠光体-铁素体球铁高1倍。分析制定砂轮毛坯的机加工工艺,以标准轴承外圆面为定位基准,采用慢走丝加工砂轮中心孔,其精度可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近年来,发展铸态高强度、高韧性球墨铸铁管已成为铸管生产的方向。众所周知,上述性能的球铁应该具有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球状石墨的金相组织。我国有关报导表明,铁素体球墨铸铁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在代替可锻铸铁方面也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本文是在实验室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铸态铁素体球铁的化学成分、球化剂和孕育处理等主要生产条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铸态高强度QT700-5球铁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球铁铸态性能达到QT700-5要求,进行了以下试验:通过选用合理的化学成分,采用冲天炉与电炉双联熔炼工艺,进行两次脱硫获得高温低硫原铁液;使用盖包法球化处理工艺,以获得较高的球化率;选用低稀土球化剂,采用含Sb、Ba的孕育刺.以获得合适的珠光体和铁素体比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球墨铸铁曲轴的强度和韧性,对铸态球铁进行不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处理,在球铁基体内获得了珠光体及分散状的破碎铁索体组织.分析正火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奥氏体、铁素体和石墨的三相共存区内,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正火后球铁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增加、铁素体含量下降,试样的强度、硬度呈上升趋势,韧性塑性有一定的下降.在860~870℃下保温1.5 h的曲轴,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