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脉冲电阻焊新工艺对辽宁发电厂11号汽轮机转子(40CrMnMo)材料进行工艺及性能试验证明,补焊层结合区有明显的化学元素扩散,结合良好,基体无淬硬。采用新工艺修复汽轮机主轴、给水泵主轴等精加工后表面出现的划痕等损伤,焊后无需进行热处理,焊件不变形,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秦睿 《甘肃电力》1998,(1):36-38
介绍了脉冲闪焊修补技术在汽轮发电机轴颈磨损修补方面的应用,从该技术修补的特点、工序工艺、达到的标准做了说明,修补后的部位经长期运行证明,达到了质量要求和预期目的。这一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汽轮发电机上应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时间分辨率为0.1ms的快天线电场变化和126MHz(带宽6MHz)甚高频(VHF)辐射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闪电辐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引入脉冲丰度这一概念,对地闪各特征阶段VHF辐射脉冲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发现:在地闪首次回击前,各特征阶段脉冲丰度有明显不同,回击过程脉冲丰度最高,并且其VHF辐射脉冲幅值远大于其余阶段;而在回击之后,有时仍存在很强的VHF辐射,其辐射脉冲幅值甚至超过了回击过程和梯级先导过程;云闪的初始阶段VHF辐射会有间歇性变化,其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一般很短,活跃阶段VHF辐射脉冲较丰富,云闪末尾阶段VHF辐射脉冲稀少。最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地闪各特征阶段脉冲丰度的明显不同,是地闪各阶段放电强度以及放电机制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闪电的甚高频辐射特征,自行研制了闪电甚高频辐射脉冲探测和定位系统,并将其用于对地闪的280MHz辐射电场进行了观测。研究了4次地闪的甚高频辐射波形及其特征,得出地闪在该频段的辐射可分为3类,孤立脉冲、连续脉冲和多个孤立脉冲,进一步分析给出了这三类辐射脉冲信号在闪电的不同阶段发生的频数和所占的比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闪的预击穿过程中孤立脉冲电场波形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梯级先导过程中连续脉冲电场波形所占的比例最大,预击穿过程中的多个孤立脉冲数大于梯级先导中的多个孤立脉冲数,最后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此现象是由于梯级先导的电磁辐射比预击穿过程强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扼要介绍了汽轮机叶轮轮缘凸肩开裂原因及补焊技术的试验研究 ,深入地对热焊法产生的焊趾裂纹机理进行了分析 ,根据热焊法、冷焊法各自特点的试验研究结果 ,提出了创新的热敷冷焊工艺 ,经实际推广应用证明 ,补焊质量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前言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缸体、高压阀门和三通等重要部件,多采用ZG20CrMoV和ZGISCf1M。lV铸钢制造。每次大修时经常发现这些铸件中存在超标缺陷,需挖补修复。这两种材料碳当量均大于0.5%,焊接冷型性较强,加之一般大型铸件形状复杂,所以现场扑焊较为困难。传统的补焊工艺“热焊法”及“冷焊法”分别指焊前预热、焊后回火热处理的补焊方法和采用奥氏体钢焊材补焊珠光体铸钢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因为采用“热焊法”补焊需焊后高温回火,工艺复杂费时,现场往往不易实现,过高的不平衡热应力容易导致部件变形,所以现场补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礼河电站水斗式水轮机转轮的补焊力法。着重分析了整体加热锒块法补焊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要点,对冷焊和热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使用脉冲氩弧焊方法对大型发电机转子25Cr2Ni4MoV补焊,通过对4种焊接材料的甄选,确定了与不同深度缺陷匹配的焊材选择方案。研究了脉冲氩弧焊补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结果表明焊缝的抗拉强度与冲击功达到与母材基本相近,通过合适的后热处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脉冲氩弧焊补焊接头性能可以满足转子运行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中部分大型铸钢件裂纹补焊,因补焊坡口的形状、位置等原图,无法一次完成敷焊层焊接,通过现场实际应用研究,认为采用分段冷补焊工艺同样可以完成大型持钢件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电火花沉积/堆焊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仁 《东方电机》2005,33(3):71-78
本文介绍了电火花沉积/堆焊工艺技术、沉积/堆焊焊层材料选择及性能分析等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沉积/堆焊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情况良好;对基体热输入小,热影响区很小且不会产生变形;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使沉积/堆焊层与基体硬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耐热铸钢件补焊工艺的研究,研制出了同质焊条。焊接采用第一层敖焊后跟踪氩弧重熔回火,各层之间回火,最后一层氩弧重熔退火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焊后不产生淬硬组织及较低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2.
对包头第三热电厂2号炉过热器出口集箱与主蒸汽管道连接管上螺塞角焊缝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对12CrlMoV与SA-335P22异种钢角焊缝裂纹进行了补焊。焊后检验证明该焊接和热处理工艺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满足现场补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部地貌过渡带的雷电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筠珺  杜克磊  孙凌 《高电压技术》2008,34(7):1347-1352
我国中部地貌过渡地区地势复杂,是雷电灾害多发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地区雷电的特征,根据卫星的总闪和地面的地闪定位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讨论了总闪与地闪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总闪多年平均分布是西北较少,而东南较多;年总闪数出现极大值的年份恰好是拉尼娜现象强盛年份,或者是弱的厄尔尼诺年;而总闪最小的极小值则出现在ElNio的最强盛年份;地闪的增加往往出现在极易形成不稳定层结的地貌过渡带的核心区域;正负地闪比例与北方有较大差异,而更接近于南方;多数的正负地闪只有一次回击;地面的地闪与卫星的总闪资料在5~9月份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脉冲MAG焊工艺特点,脉冲焊电源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较大功率输出以及较高的可靠性.由于零电压软开关电路拓扑结构简单,软开关控制的实现简易可靠,因而特别适合较大功率焊接应用场合.本文通过对传统脉冲逆变焊机优、缺点的分析,并基于对相移式全桥零电压软开关电路基础理论的系统讨论,提出了一种适合脉冲MAG焊工艺的零电压软开关电路拓扑,并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测试证明,所设计的新型软开关脉冲MAG焊逆变电源具有全范围的软开关能力,其开关损耗低、外特性良好,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学形态滤波和Hilbert变换的电压闪变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电力系统中大容量冲击负荷的不断增加,配电网中的电压闪变也越发严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为进一步的治理奠定基础。而IEC推荐的闪变测量方法只能给出闪变的统计性评价指标如短时闪变严重度和长时闪变严重度,此种指标无法说明闪变的具体参数特征。为此,文中给出了基于数学形态滤波和Hilbert变换的电压闪变快速测量计算方法。其中,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滤波方法相比传统的数字滤波方法计算速度更快,更易于硬件实现,而且能够在保留电压闪变信号扰动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去除电压闪变信号中含有的尖峰脉冲、白噪声,高频噪声等干扰,将去噪后的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可准确地测出闪变的包络,为进一步测量电压闪变的有关参数奠定了基础。仿真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由脉宽调制变频器交流驱动而产生的快速脉冲对于电动机匝绝缘老化的影响还尚不明白,对其长期可靠性的影响也不了解。用“层一层”小试样经受脉冲频率为10kHz、脉冲电压过冲达920V、上升时间为120μs的典型脉冲来模拟匝绝缘所受的电应力。在这些条件下测得无局部放电。用测量电容、介质损耗、张弛电流、匝间和热激励电流(TSC)来表征绝缘因受多次脉冲的积聚效应而产生的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在其短时(1310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一种基于DSP的TANDEM型双丝焊系统,它有机结合了CAN总线技术、硬开关技术和脉冲焊技术。在分析焊接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双丝脉冲焊所要求的焊接电源外特性,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论,引入双环负反馈控制模式。同时,以CAN总线通信系统作为搭建该焊接系统协同控制的通信平台,使两个焊接电源电流的输出为脉冲模式,且相位交替相差180°。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逆变电源电气性能良好,焊接过程中电弧之间的干扰非常小,飞溅少,焊缝表面光滑,成型效果好,焊接速度快,体现了双丝焊高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低幅值单频或多频叠加调制的电压闪变信号经过分解后,在频域内总是在工频两侧呈对称分布的特点,并考虑到实际低幅调值制信号的频率范围,提出将电压闪变信号映射到频域内,实现电压闪变信号的调制,只保留对求取调制信号参数有用的低频部分———调制闪变信号,并运用Hilbert-Huang变换提取调制闪变信号瞬时参数。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推导公式便能实现电压闪变信号中调制信号参数的有效提取。仿真和实例分析结果均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为电压闪变参数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甘肃雷暴云电荷分布和闪电特征的个体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观测的资料表明 ,虽然甘肃地区雷暴云的电结构普遍呈三级结构 ,云底部存在一分布相当广的正电荷层 ,但不同雷暴中的闪电类型及闪电行为特征往往有较大差异。有些雷暴没有负地闪 ,而有些雷暴过程中却有负地闪 ;有些雷暴中的负地闪全为 C型 ,有些则既有 C型 ,又有 P型。不同雷暴中闪电情况的不同 ,与雷暴云的个体差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皮萨伦科分解的电压闪变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信号特征空间分析的皮萨伦科分解方法对闪变波动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计算瞬时闪变视感度,再使用统计排序法对视感度进行统计,从而得出短闪值。该方法在理论上可高精度地确定电力系统中任意组合的交变正弦信号的频率和幅值。通过仿真将使用基于FFT、小波方法与皮萨伦科分解所得的瞬时闪变视感度与短闪值与IEC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