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应用9种商品纳滤膜和1种反渗透膜对某新闻纸厂生化处理后废水进行处理,以便筛选出适宜处理废水的膜.生化处理后废水溶解有机碳和总溶解固形物分别为57和1430mg/L.利用无机盐-有机物分离效率因子(SOS)对膜的性能进行分级.试验发现,试验用膜中,DK、HPA-150、ESNA1-LF2、DL、TFC-SR2和NF-270等6种纳滤膜的最佳SOS在3.5~5.6范围内.其中,ESNA1-LF2、TFC-SR2和NF-270在透过比达90%时,仍具有较高的膜通量.此外,评估了膜的表面性能,如截留分子质量、表面电荷和疏水性对膜污染及SOS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饲料工业》2021,(6)
市面上的粘土产品种类较多,结构与成分差异较大,且评估指标与条件不统一。选择普通的凹凸棒土1、蒙脱石2及其他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功能性粘土产品:吸附型粘土3、止泻型粘土4、粘结型粘土5进行试验,检测以上5种矿土对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之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吸附效果,并评估其对饲料中营养物质VB_1、VB_2及赖氨酸的吸附与解吸情况。结果表明:吸附型粘土3对三种霉菌毒素及营养物质吸附率均较高,止泻型粘土4、粘结型粘土5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率较高,对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吸附率较低,添加使用时可考虑其黄曲霉毒素吸附剂的作用;几种矿物粘土类产品对营养物质VB_1、VB_2均有一定程度的吸附,对赖氨酸的吸附率较低,在饲料中添加使用时可根据产品对营养物质的吸附情况增加相应营养物质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传统水提醇沉工艺和超频震动薄膜过滤技术分离浓缩小叶榕叶提取液的效果。方法考察、分析不同孔径A,B,C,D膜的过滤稳定性、通量、有效成分收率及除杂,选择合适的膜及运行参数。结果B孔径膜最适合小叶榕叶有效成分的分离,配合D孔径膜,可使分离浓缩连续进行,工序少,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低,安全指数高,膜不易堵塞,膜的保存和再生工序简单。结论此法用于小叶榕叶提取液生产,可替代传统的醇沉分离和加热浓缩中总黄酮的分离,浓缩工艺。 相似文献
6.
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是可将木聚糖降解为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类酶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在饲料、造纸、食品医药以及能源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用粗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了放线菌菌株Xylan009,对其进行了木聚糖酶活性测定,发现菌株Xylan009木聚糖酶活性较好。16S rRNA基因分析显示,菌株Xylan009和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的菌株的进化距离最近。细胞化学分类数据支持把菌株Xylan009归入到拟无枝酸菌属中。综合菌株Xylan009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菌株Xylan009为拟无枝酸菌属的一个新菌种。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提高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水平。方法将4种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食品分离菌株)和6种干扰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及显色情况,结合生化实验和血清学实验结果比较不同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鉴定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沙门显色培养基的分离鉴定效果最好,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不产H_2S,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这2种干扰菌产H_2S,肠炎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沙门显色培养基中的菌落形态区别于其他沙门氏菌。结论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不能将产H_2S作为判定是否检出沙门氏菌的唯一标准。在挑取和鉴定典型、可疑菌落时必须结合不同的选择性平板和显色平板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只从单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12.
1983年Kim等研究了用醋酸纤维膜(CA膜)和聚乙烯醇膜(PVA膜)反渗透法,从有机溶液中分离各种糖、醇、氨基酸、尿素和表面活性剂的可能性,发现了在CA膜中,葡萄糖和果糖之间有渗透性的差异。作者等考虑了原料的组成和加入一些盐的效应,进一步研究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反渗透分离。在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无机物质,其中一种糖就能有选择性地形成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用振动磨矿机对高岭土进行机械化学处理时所发生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方面的变化。使用差热分析、热重分析、氮吸附、粒度测定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孔隙率分析等技术揭示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颗粒的形成和结晶的逐步损失。由以上方法所记录的结果来看,原料保持其化学组成,因而热效应缺乏证据。原料获得了高比表面积的变化和对于酸性溶解的高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研究小叶榕叶(Folium Fici Microcarpae)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和纯化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质谱,红外光谱、氢谱、碳谱技术,对从小叶榕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叶榕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苯甲酸(Ⅰ),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Ⅱ),2-羟基苯甲酸(Ⅲ),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Ⅳ),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Ⅴ),4-羟基苯甲酸[Ⅵ),红花菜豆(Ⅶ),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Ⅷ).结论 首次证明小叶榕叶含有上述成分.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kD的中孔纤维超滤膜从免疫牛初乳乳清中分离提取IgG,研究了操作压力和温度在超滤过程中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确立了最适操作压力为0.15MPa,最适操作温度为25℃;并采用分段超滤法对免疫牛初乳乳清中的IgG进行分离,从而使浓缩液中IgG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叶榕叶(Folium Fici Micr Ocarpae)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和纯化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质谱、红外光谱、氢谱、碳谱技术,对从小叶榕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叶榕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苯甲酸(Ⅰ),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Ⅱ),2-羟基苯甲酸(Ⅲ),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Ⅳ),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V),4-羟基苯甲酸(Ⅵ),红花菜豆(Ⅶ),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Ⅷ)。结论首次证明小叶榕叶含有上述成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研究操作温度、进料体积、进料浓度和洗脱流速对蔗糖水解液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在SM B系统单柱分离实验中分离度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试验结果,结合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图的分析,预测了果糖和葡萄糖在SM B系统的单柱分离实验中的最佳操作参数:操作温度62.7℃,进料体积20.0m L,进料浓度40.1%,洗脱流速5.6m L/m in时,分离度最大值为89.1%,经过对最优条件进行3组实验验证,测得分离度平均值为88.2%,与模型预测值89.1%拟合。同时,分离出的果糖液纯度高达94.6%,回收率达90.3%,基本满足生产高纯果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