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可制得酸值为14 mg KOH/g蜡的...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微粉蜡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报告了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研究过程 ,经特殊工艺加工 ,可获得粒径在 30 μm以下、多数粒径在 0 .5~ 10 μm的聚乙烯微粉蜡 ,建立了产品检测方法 ,综述了聚乙烯微粉蜡在各行业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3.
瓦楞纸箱防潮上光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瓦楞纸箱防潮上光剂的配方和制备过程.讨论了低分子聚乙烯、蜂蜡、石蜡、巴西棕榈蜡,乳化剂等对其质量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低分子聚乙烯的质量分数为0.3,混合蜡的质量分数是0.3,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h,这时生产的瓦楞纸箱防潮上光剂防潮性能最好,光亮度最大,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苑刚  谢琴  朱礼彬  段绘叶  朱进 《包装工程》2018,39(3):104-107
目的研究耐磨助剂(聚乙烯蜡)对无苯凹印油墨性能的影响,探讨聚乙烯蜡质量分数对墨层耐磨性能及喷涂二维码附着牢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无苯凹印白墨中聚乙烯蜡用量,配制凹印白墨,并制备印刷样进行耐磨性能、二维码附着牢度等试验。结果聚乙烯蜡可以改善墨层的耐磨性能,但其质量分数超过3%后会造成墨层与二维码附着牢度下降。当聚乙烯蜡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油墨印刷品的耐磨性能及与所喷UV二维码的附着牢度的综合性能最佳。结论通过控制聚乙烯蜡质量分数可以获得墨层耐磨性与二维码附着牢度均较好的无苯凹印油墨。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类废塑料制聚乙烯蜡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璇  冀星  李术元 《中国工程科学》2001,3(12):90-37000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是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课题。废聚乙烯(PE)在塑料垃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从理论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废聚乙烯裂解制取聚乙烯蜡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聚乙烯蜡的性能及市场情况,分析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制蜡工艺,综合评价了这些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还简要介绍了红外脱油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清除经机械布轮抛光后铝合金型材上的残余蜡,在分析各种金属清洗剂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弱碱性水基除蜡清洗剂,该清洗剂能够很好地清除经机械布轮抛光后铝合金型材上的残余蜡浓缩液(20~25倍),其具体配方为:45~50 g/L K4P2O7,25~30 g/L Na2B4O7,25~30 g/L C12H25-( )-SO3Na,15~20 g/L C12H25 SO3Na,20~25 g/L AEO-9,5 g/L C7H5O2Na,8~10 mg/L C6H5N3.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清洗去蜡效率对比检测,得到最佳的清洗温度为50~60 ℃,最佳的清洗时间为10~12 min.结果证明该除蜡清洗剂具有去除蜡脂能力强、对铝合金腐蚀率近乎零、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恒速型、恒压型毛细管流变仪分别考察了镧系硬脂酸盐以及硬脂酸镧与聚乙烯蜡(PE-X)混合物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5000S)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DPE加入一定份数的镧系硬脂酸盐以及硬脂酸镧和聚乙烯蜡共混后,熔体的表观黏度降低,产生压力振荡时的滑移长度减少以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其中以硬脂酸镧及聚乙烯蜡复合体系可以较好地改善聚乙烯的加工流变性。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类废塑料制聚乙烯蜡技术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是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课题,废聚乙烯(PE)在塑料垃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从理论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废聚乙烯裂解制取聚乙烯蜡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聚乙烯蜡的性能及市场情况。分析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制蜡工艺。综合评价了这些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还简要介绍了红外脱油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高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淀粉填充型塑料地膜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加入适量的改性淀粉及聚乙烯蜡,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实现增容共混过程,制备出具有良好实用性能的塑料地膜.探讨了LDPE、HDPE、LLDPE三种树脂的共混配比、改性淀粉加入量、聚乙烯蜡加入量等对塑料地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塑料膜的亚微观相态,并考察了塑料膜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蜡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共混树脂与改性淀粉的相容性,并可提高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工艺,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编织袋耐热性和耐候性较差,韧性和刚性较差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所述的塑料编织袋生产工艺,包括备料-拉丝-编织-覆膜-裁剪-印刷-缝制-打包步骤,所述的备料是将原料按配比投入到干燥搅拌机内搅拌,在温度为20-35℃条件下,干燥20-30分钟,然后升温至50-60℃,再干燥20-30分钟,所述的原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乙烯蜡、硬脂酸甘油酯、pp抗冲击剂、填充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种子法制备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成品VAE乳液作种子,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固含量不低于60%(未加入DBP),黏度约3000mPa.s的聚醋酸乙烯乳液;考察了种子乳液、保护胶体、表面活性剂对乳液黏度、滤渣、贮存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产品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彭迪  叶志文 《爆破器材》2020,49(3):22-25,32
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聚乙二醇(PEG)200为原料合成了可作为乳化炸药乳化剂的聚异丁烯丁二酸聚乙二醇酯。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对影响反应的一系列条件(温度、催化剂、原料组成比例等)进行探索,确定合成聚异丁烯丁二酸聚乙二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酯化温度为190℃、酯化时间6 h、酯化催化剂2%(质量分数)NaHCO3为合成条件时,能够得到优良的聚异丁烯丁二酸聚乙二醇酯。该乳化剂的乳化力优于Span80,制备出的乳胶基质的热稳定性优于以Span80和T152作为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二醇(PCLD)、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及1,4-丁二醇等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分别制备出IPDI型水性聚氨酯PTMG-PU、PCLD-PU。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实了二者结构上的差别。通过研究合成制备工艺过程中多种因素对乳液黏度及胶粒粒径的影响,发现当控制中和度为90%~100%、n(NCO)/n(OH)比为1.13~1.20、DMPA质量分数为2.5%~9.0%以及乳化时叶片转速为1500 r/min~2000 r/min、加水速度为100 mL/min~200 mL/min(体系总体积200 mL)时,可制得乳液黏度和胶粒粒径适中且固含量可达40%以上稳定的IPDI型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14.
无皂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少量甲基丙烯酸钠盐的存在下,成功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高透明性的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P(St/BA)无皂共聚乳液。同时.本文还对不同配方的乳液及其涂膜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单体组成与乳液表面能、乳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单体配比中St含量的增加。乳液接触角和乳胶粒粒径减小。乳胶粒具有均一的尺寸,并显示出明显的核壳结构。本文通过对苯丙无皂乳液组成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积累了一定量的理论数据,为无皂乳液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半缩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半缩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总酸酐丙二醇DCPD=11.10.10~0.15;加成温度为120~140℃;加成反应时系统酸值为120~140mgKOH/g;加成反应时间为2小时。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为单体、改性PVA-0588为乳化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丙烯酸酯的阳离子共聚乳液。研究了不同的引发剂种类、不同的引发剂用量、不同的季铵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粒径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引发剂-还原剂体系,可获得平均粒径100 nm左右,粒径分布窄的阳离子苯丙乳液;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施胶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在同等条件下,比粒径宽分布的样品施胶效果提高7%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β-环糊精(pCD)微球,再用顺丁烯二酸酐(MAH)改性制得丁烯二酸单酯化β-CD微球,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改性β-CD微球粒径、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的温度和200r/min~300r/min的电动搅拌,环氧氯丙烷(EPI)和β-CD的质量比为15∶1,复合乳化剂司盘-80和吐温-20...  相似文献   

18.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乳液离子开环聚合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离子开环聚合手段制备了聚有机硅氧烷乳液。考察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和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转化率及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变化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分析了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副产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时,D4不能开环聚合;而当使用离子型乳化剂时,可有效实现开环聚合;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和催化剂呈现不同的聚合特点;在D4的阴、阳离子催化开环聚合过程中,均发生back-biting现象,但后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易凯  杨阳  王彩霞  吴敏  鲁鹏 《包装工程》2021,42(9):86-93
目的研究氧化纳米纤维素/乳酸链球菌素(TONCC/nisin)凝胶粒子的性质及其在环保抗菌泡沫中的应用。方法利用TONCC的表面羧基基团与nisin的表面阳离子的吸附耦合作用,制备TONCC/nisin水凝胶和微凝胶,以微凝胶作为稳定粒子,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油相,制备TONCC/nisin/AESO Pickering乳液,对水凝胶、微凝胶、乳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热固化乳液得到环保抗菌的泡沫材料,并对泡沫材料的结构和抗菌效果进行表征。结果水凝胶的结构随着在水中浸泡时长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宏观表现为坍塌变形,nisin逐渐析出,微凝胶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其粒径变化不大;以微凝胶作为界面稳定剂的AESO乳液的热稳定性较好,在90℃下加热30 min乳液液滴并未发生聚并现象,该乳液固化后形成的多孔泡沫材料对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当泡沫中nisin含量为2μg/g时,其抑菌率为43%。结论TONCC和nisin形成的微凝胶粒子在水中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于乳化AESO制备Pickering泡沫,同时赋予泡沫多孔性和抗菌性,在制备环保抗菌泡沫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