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测试不同共混比丁腈/高苯乙烯橡胶吸声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黏弹性能,以相同空气腔平板吸声结构制备吸声样品并测试不同压力条件下其在0.2 kHz至10 kHz的吸声性能,重点探讨材料模量、损耗因子、分子链段运动对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高模量的高苯乙烯橡胶并不能有效改善丁腈橡胶吸声材料在高压下的吸声性能,但少量并用可有效改善其注射硫化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2.
声阻抗梯度渐进的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吸声材料的表面阻抗是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材料的特征阻抗和厚度的影响。对于特定厚度的吸声材料,要获得优异的吸声性能必须是材料的表面阻抗大小适宜。文中从阻抗匹配的角度出发,分别选用具有不同特征阻抗的高分子微粒材料作为声波匹配层和声能耗散层,构筑一种特性阻抗呈梯度变化的高分子微粒梯度吸声材料。通过改变匹配层和耗散层的厚度来调节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的长链结构决定高分子材料的特殊性质。长链结构的显著特征是熵弹性,使高分子材料在强度、弹性模量、形变响应方面不同于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从而导致高分子材料的独具的橡胶态。"高分子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长链分子,文中以高分子长链结构和凝聚态结构为逻辑起点,根据长链结构的存在状态与高分子特殊的链段运动单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高分子独有的橡胶态、松弛特性及流动中明显的粘弹特性,体现出高分子长链结构在研究"高分子物理学"中的主线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的声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氨酯泡沫组装不同高分子微粒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微粒吸声材料。初步讨论了微粒种类、粒径、构造层次以及微粒本体性质等因素对材料吸声效果的影响。并尝试从材料的微观结构联系材料的声学性质(声阻抗等),探索材料多层次结构与材料吸声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阻尼涂料是一种涂复在各种金属板材表面上,具有减振、隔声、绝热和一定密封性能的特种涂料.这类具有较高的力学内耗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所涂敷的结构产生振动和辐射噪声时,由于材料的粘弹性内摩擦,将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衰减振动和降低噪声的目的.这种高分子材料之所以具有上述性能,同它的三种力学聚集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有关.当材料处于玻璃态时,分子及链段运动均告冻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微小而且可逆的弹性形变,外力消除后,形变立即恢复.当材料温度达到玻璃化温度T_g进入高弹态时,链段运  相似文献   

6.
水下目标吸声材料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勇  朱锡  李永清  李海涛 《声学技术》2006,25(5):505-512
全面了解和掌握水下吸声材料及结构在应用频率范围内其不同温度、压力等环境下的声学性能,对于水下目标结构的声隐身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水下目标吸声材料和结构的应用及研究,从材料声学设计的角度,讨论了水下吸声材料的声学特性和研究进展.还对水下吸声结构的形式、吸声机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预测了水下目标吸声材料和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实验使用一种增塑性试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改性PEO-PVDF基聚合物电解质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N(SO2CF3)2,LiTFSI]改性的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在聚合物电解质中LiTFSI起着增塑剂的作用,经其改性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有利于高分子链段运动和离子传输,进而提高离子的电导率。最终对经增塑盐改性的电解质的特性及其所组装的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要介绍了吸声材料的分类及其原理并总结归纳了部分传统吸声材料,发现其虽然有较好的吸声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产生二次污染;(2)使用寿命短;(3)应用范围受到限制;(4)部分材料造价成本过高等。针对传统吸声材料存在的弊端,探讨了以泡沫铝及其复合结构、纤维复合吸声材料、颗粒复合吸声材料、多孔-共振结构、高分子吸声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吸声材料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以圆管理论为基础的多孔材料的吸声模型。从原料,价格,性能等方面综合考量,新型吸声材料比传统吸声材料更具有优势,因此材料来源更加广泛、价格更加低廉、更加环保是未来吸声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硬段结构的研究对指导制备兼顾力学性能与自修复性能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分别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双(2-羟基乙基)二硫醚(HEDS)为硬段部分,聚己内酯二元醇为软段部分,制备了一系列含脂肪族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探究了不同异氰酸酯、硬段含量和扩链剂对其力学性能与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异氰酸酯结构来讲,脂环族异氰酸酯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与自修复性能;对于脂环族异氰酸酯体系聚氨酯的硬段含量而言,一定范围越高,二硫键与氢键的含量也越高,越有利于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自修复性能;对于扩链剂结构来讲,脂肪族二硫键主要是促进较高温度条件下的自修复性能,对于室温自修复性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韩宝坤  刘克  孙艳 《声学技术》2005,24(Z1):117-118
1引言 声学上常用的吸声材料多为高阻尼的有机材料,这类材料在力学性能上表现为恒应力加载下的蠕变行为和恒应变加载下的应力松弛行为,在声学性能上表现为材料响应比激励明显滞后,即损耗角较大,并且材料的性质强烈依赖于激励频率.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丁苯橡胶(SBR)和丙烯腈(CN)含量为36%~41%的丁腈橡胶(NBR),分别与氯化丁基橡胶(CIIR)共混,研究了SBR和NBR两种橡胶由于微观结构不同对声障板吸声性能的影响。由于微观结构的差异,SBR与NBR相比,其与丁基橡胶的共混(并用)胶料在0.5~3 MPa静水压力和3.5~7 k Hz频率范围条件下,吸声性能对静水压力的敏感性较低,且在试验的整个静水压力范围和频率范围尤其在1.5~3.5 k Hz频段具有更高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12.
姜哲 《振动工程学报》1999,12(1):126-132
当声波传播偏离平面波传播规律时,声场中存在无功声强,影响声能量的传递,有部分能量滞留在声场中。在近场,局部声源表面有时吸收声场中的能量,这成为声场中出现负声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的隔声性能,首先采用模态叠加法和遗传优化算法实现一种反射型薄膜声学超材料单胞多参数结构优化设计;然后为了拓宽薄膜声学超材料单胞结构的隔声带宽,进一步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低频宽带吸声的十字型薄膜声学超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经过优化所得的反射型薄膜声学超材料可有效提高隔声带宽和离散频率的隔声量;并且十字型薄膜声学超材料单胞在510 Hz至820 Hz频带范围内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884,从而突破了薄膜声学超材料单胞仅在共振频率附近的窄带内具有优异吸声性能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片式阻性消声器的消声能力决定于消声片的吸声系数,消声片内的中隔板对吸声系数影响的详细分析对消声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传递矩阵法并结合声波在吸声材料中的传播理论,建立了片式阻性消声器内多层消声片的吸声系数计算模型,计算了消声器内不同消声通道的吸声系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消声通道的吸声系数,讨论了中隔板对片式阻性消声器消声能力的影响。以实际消声器为例,通过计算吸声系数和实际的插入损失测试,对比两种结果,显示两者在随频率变化的趋势上吻合良好,验证了消声片内设置中隔板对消声器消声效果在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低频和较高频率范围内,中隔板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中频段,中隔板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局部近场声全息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陈进  李加庆  薛玮飞 《振动与冲击》2007,26(12):138-140
声场的局部测量不能满足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近场声全息理论推导的前提条件,所以该方法无法实现局部声场的精确重建。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在空间域直接实现声场的重建,避免由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而产生的各种误差。结合不同的正则化方法,研究了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对局部声场的重建效果,分析了重建面边缘区域以及中心区域误差对总误差的贡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可以实现局部声场的精确重建,重建面边缘区域的误差大于中心区域的误差;正则化技术方面,基于Engl误差最小化原则的正则化参数选择法,使得Tikhonov正则化方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6.
消声瓦声学性能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建立均匀圆柱腔中弹性波的计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建立复合过渡型声腔结构消声瓦吸声性能计算的理论模型,并应用这一理论模型计算分析现有声腔结构消声瓦及几种变形的声腔结构声腔结构形式的消声瓦的吸声性能,讨论材料环境温度和材料参数变化对吸声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消声瓦声腔结构和不同材料参数对吸声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驻波管四传声器法,分析了透射管中多次透射反射波对隔声量测试结果的影响,在考虑所有多次透射反射波的因素后推导了修正计算公式。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测试,比较了考虑所有透射反射波的修正方法与仅考虑第一次透射反射波的修正方法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吸声性能优良的透射管声学末端,考虑一次透射反射波的修正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而如果采用吸声性能较差的透射管声学末端,则应该考虑到所有高次透射反射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具有弹性壁面的矩形封闭空间中壁板振动模态与空间声模态的耦合特性。采用有限带宽声功率流法研究了壁板的声辐射功率中声-振耦合所作的贡献,给出了内模态耦合系数的计算公式和模态耦合因子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壁板结构的辐射声功率不仅与外场声场声压、壁板本身的固有特性有关,而且与壁板和内声空间的耦合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辐照对PA6/PTFE合金吸水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辐照对尼龙6(PA6)基共混材料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PA6和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合金并在室温下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通过吸水率测试、准静态拉伸和弯曲实验以及缺口冲击测试,研究了辐照对PA6/PTFE共混体系吸水性能以及吸收水和辐照剂量对共混合金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过程引发交联反应,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缺口冲击强度和吸水率则随之减小.吸收水对共混合金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与合金组分有关.PTFE含量较低时,吸收水抑制PTFE对合金冲击强度的减弱作用;当PTFE的质量分数大于7%时,吸收水反而加剧PTFE对材料冲击强度的减弱效应.此外,PA6/PTFE合金的吸水率随PT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弯曲模量则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20.
铸石吸声板是利用聚氨酯作为载体,以铸石粉、添加剂、水和胶搅拌成的浆料,涂挂于载体上,通过振动后自然固化而制成。制成后的吸声板具有刚性、开孔的特性,且孔孔相连、通透。考察不同厚度、孔径的载体对铸石吸声板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孔径的前提下增加载体的厚度可以提高对中低频吸声系数,而对高频吸声效果影响较小。厚50mm的铸石吸声板NRC达到0.60,吸声性能达到Ⅱ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